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翘首(qiào) 鲜腴(yú) 濒临(bīn) 滞留(zhì)
B.喧嚣(xiāo) 秀颀(qí) 吹嘘(xū) 禁锢(gù)
C.嶙峋(xún) 俯瞰(kàn) 盎然(àng) 妯娌(lǐ)
D.洨河(xiáo) 炽热(chì) 锃亮(zèng) 镌刻(jùn)
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随着“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建设规划的提出,成都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B. 为了防止这次财务大检查不走过场,部长要求各级领导机关在财务检查中首先要严格检查自己,做出表率。
C. 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D. 各种读书声汇成一支动听的歌声。
3、“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这首诗赞美的是哪个人物( )
A. 吴用 B. 戴宗 C. 公孙胜 D. 柴进
4、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匿名(nì) 稽首(jī) 烨(yè)然 油光可签
B. 文绉绉(zhōu) 酷肖(xiào) 睥睨(nì) 粗制滥造
C. 胡髭(zī ) 黔(qián)娄 诘(jié)责 广茂无垠
D. 鬈发(juǎn) 加冠(guān) 姮(héng)娥 深恶痛疾
5、如梦令·一抹斜阳沙觜
(明)刘基
一抹斜阳沙觜,几点闲鸥草际,乌榜小渔舟,摇过半江秋水。风起,风起,棹入白苹花里。
【注释】①沙觜( zī ):沙洲口。 ②乌榜:游船。 ③棹:船桨,此处指船。
【1】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回答。
⑴说说“一抹斜阳沙觜,几点闲鸥草际”中的“抹”“点”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默写。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王绩《野望》)
(2)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笔力苍劲,意境雄浑,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
(4)《龟虽寿》中,表现作者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意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答谢中书书》中,作者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林翠竹,四时具备。……
7、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完成问题。
(1)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大迁移”指的是中国红军的长征。
B.毛泽东因为读《盛世危言》引发了恢复学业的愿望。
C.书中“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指的是朱德。
D.《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作者是美国的埃德加•斯诺。
(2)彭德怀在苏区为什么差点儿被“红小鬼”逮捕?
8、说明文阅读
筷子
说起我们中国人使用筷子的习惯,话可就长了。
早在商代,筷子称为“挟”,后来改称叫“箸”,大约过了上百年后又改为“筷”。“筷子”的“筷”与“快”是同音字。“快”表达了人们的肚子饿了,急于进食的愉悦心情,于是便拿起“筷子”美餐起来。
用筷子吃饭,得心应手,灵活自如,十分方便。有人做过这样的测定,使用筷子时要牵动手指、手腕、手臂,甚至肩膀等30多个关节和50多处肌肉。由此可见,用筷子吃饭,不仅进食方便,而且还可以灵活手指、锻炼脑力,有益身心健康。这样一举多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中国的筷子,各式各样,原料也各异。最为出名的有驰名中外、价廉物美的杭州天竺筷。这种筷子是用佛教名山天竺山的细白竹做成;有花纹清晰、浓淡相映,令人爱不释手的福州漆筷,这种筷子下圆上方,漆花瑰丽,筷子头上有寓意吉祥的鸟兽花草和各地名胜图案;还有象牙、玉石雕刻而成的各类高档筷子。
今天,在全世界,凡吃中餐者,都用筷子。《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中国的筷子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中国的筷子取代餐桌上的刀叉,反映了学者以文化英雄的优势胜过了武士。”
中国筷子还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许多来旅游观光的外国客人总愿带回几把中国筷子作为纪念。小小筷子传播了友谊,加深了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互相了解。
【1】“说起我们中国人使用筷子的习惯,话可就长了。”这句话中“长”的意思是什么?
【2】文章谈了筷子哪些方面的内容?
9、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1)题目:用心聆听您的教诲
(2)阅读下面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宋代诗人石曼卿做海州通判时,发现县衙对面“山岭高峻,人路不通,了无花卉点缀映照”。有一天他突发奇想,叫人用黄泥裹着桃核做成弹丸,闲暇时便一颗颗往山岭上投。几年下来,竟然“花发满山”。后来,苏轼游历此地,赋诗赞曰:“坐令空山出锦绣,倚天照海花无数。”空山收获繁花似锦,表面上看得益于诗人的奇思妙想和闲雅情趣,本质上则源自日复一日的坚持。数年之间,没人记得清都有谁参加过投掷游戏,也无法计算究竟有多少颗桃核最终落脚山坡。然而,可以确定的是,如果没有坚持不懈的重复播种、静谧无言的守望等待,定然不会迎来满山芳华的惊喜。其实,为学立志、干事创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作文要求:(1)表达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5)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