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岁月到底是在她脸上留下了痕迹,额上都起了褶皱。
B.夜雨会使旅行者企望安逸,突然憬悟到自己身陷僻远、孤苦的处境,顾影自怜,构成万里豪情的羁绊。
C.这些伟大的建筑物的宁静祥和与下面街道上熙熙然的人群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照。
D.谁知腹中虽离渊博尚远,那目空一切、旁若无人光景,却处处摆在脸上。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对于这件事大家七嘴八舌,莫衷一是,终于取得一致意见。
B. 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
C. 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D. 古人中不乏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是一篇新闻特写,记者别具匠心地选用了百余个动词,堪称精当运用动词的新闻经典。
B.《记承天寺夜游》中的“闲”字是文章的文眼,“闲人”是文章的点睛之笔。“闲”字反映了作者身为闲官的现实,也道出了他的政治处境:贬谪之人,无职无权,清闲无比。
C.《藤野先生》是鲁迅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它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暗线,以作者的爱国主义感情为明线,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敬爱和怀念之情。
D.桥梁专家茅以升《中国石拱桥》一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成功运用打比方、举例子、分类别等说明方法,为读者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4、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李白,《赤壁》的作者杜牧,合称“李杜”,唐代诗人。
B.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东晋诗人。《饮酒(其五)》是他的作品。
C.《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作者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
D.《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富贵不能淫》出自《滕文公下》。
5、古诗词阅读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请赏析词中“惊起一滩鸥鹭”中“惊”字的妙处。
【2】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
①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②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③____________________,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⑤____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
⑥__________________,哀转久绝。(郦道元《三峡》)
⑦__________________,狐兔翔我宇。(曹植《梁甫行》)
⑧________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2)将王维的《使至塞上》补写完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7、小易特别喜欢科学探索,这学期的《昆虫记》他自然就特别喜欢读,但是,小易在阅读中只思考法布尔对昆虫习性的观察和分析。请你提醒小易在阅读《昆虫记》时,还有哪些需要去关注并品味的内容?
8、中国古建筑中的亭
(罗哲文)
①亭子,是古建筑类型中形式最为多样、造型最富变化、分布最为广泛、风格最为灵活的种。可以说大小随宜、随处都可修建。它们或据山冈,或藏幽谷、或临绝壁,有的还伸入到江河、湖、海的碧波惊涛之间。
②明代著名的造园学家计成在他的一本造园专著《园冶》中,在谈到亭子的修造时说:“唯地图,可略式也。”意思是只要有了平面图就大略可以造出来了。亭子的平面形式有很多,除了常见的三角形、五角形、梅花形,还有荷叶形、长方形、新月形等,不一而足,此外还有用各种不同的平面组合而成的形式,最常见的是由两个圆亭、方亭、菱形亭等相并组成的双亭,这称作连理亭;也有由三个亭子并列组成,或前后相错建成的三元亭、三星亭;更有由五个亭子按游龙形、五方形、五星形组成的形式,如北京北海公园北岸的五龙亭,江苏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北京景山五亭虽然相隔有一定距离,但彼此有主有从相互呼应成为一组。甚至还有由更多的亭子组成的形式。
③灵活多样的平面布局,使亭的主体结构亭身更加优美而富于变化。为了使亭子具有休歇观赏的功能,亭身的造型自当讲究。
④空凌,这是亭身结构的一个特点。不论亭子是建在山巅、水边、花丛、竹林,或波涛汹涌的江心、海岸,人们总是喜欢从亭子里向外观山、赏景、看花、观涛,因而要空凌才能便于观看。因此大多数的亭子都是全部空凌,无窗无户,有些亭子虽然安设了门窗,也都是空凌透亮,以满足人们在亭内向外观赏的实际需要。为了便于人们休息停坐,亭的四周均设有栏杆、坐槛或“美人靠”,在亭内也有设桌几、椅凳等。
⑤轻巧秀丽造型优美,也是亭子作为“景点”的重要特点,《园冶》中所谓“亭安有式”就是说亭子要按照地形环境、周围景色相宜设计,没有固定的格式。一般是按照平面的形式从梁柱和门窗形式上下工夫。扬州瘦西湖有个钓鱼台亭,四面用了空透的大圆窗,使比较呆板的四方亭子轻巧起来,使人们从分开的圆框中可以分别观看五亭桥和白塔,构思巧妙。还有一些亭子,由于位置的眼制,没有建一个整亭的地方,只好取其一半,称之为半亭;甚至在廊子、庭院墙角等地方只有四分之一的面积,也修建了四分亭;有些在墙壁之上挑出三面、四面的半亭,形式多样,巧夺天工。
⑥亭子的顶,最能显示匠师们建筑艺术的才华,所以都把它做得非常的玲珑活跃:亭顶的形式很多,以攒尖的形式最为普遍。即是把房脊和瓦垄逐渐收小到中心成一尖顶,上面冠上圆宝或方锥、多角形的顶子,看去凌空挺秀。尖顶有三角攒尖、圆顶、多角攒尖等形式,为了使亭子更加华丽、厚重,除单层之外,还有两层重檐和三层檐、多层檐等。如北京景山顶上的正中主亭万春亭就是三层密檐相叠,显得非常的华丽稳重。南方的亭子翼角高高翘起,真有《诗经》上所描写的“如翚(huì)斯飞”之感。
⑦除了攒尖式亭顶之外,根据不同功能的要求,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形式,有庑殿式、歇山式等,几乎所有的屋顶形式在亭子的顶上都可找到。组合亭的形式除了按平面所组成的形式之外,在顶子立面上也有许多变化,如有上圆下方被称之为“天圆地方”的形式,有上为圆顶下为十字或卷棚等形式,井亭则常在顶子之上开方形、圆形之口,外因围以盈顶或圆顶。
(选自《古迹》2020年12月,有删改)
【1】下面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亭子可建在山冈上、幽谷中或江海间,是古建筑分布最广的一种。
B.亭子的平面形式有很多,三角形、五角形、梅花形是常见的形式。
C.两层重担和三层檐、多层檐是为了使亭子更加灵动、活跃。
D.作者引用《诗经》上所描写的“如翚(huì)斯飞”是为了说明南方的亭子翼角高高翘起的灵动之美。
【2】请指出第④段“因此大多数的亭子都是全部空凌”中加点字“此”所指代的内容。
【3】第⑤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扬州瘦西湖有个钓鱼台亭,四面用了空透的大圆窗,使比较呆板的四方亭子轻巧起来,使人们从分开的圆框中可以分别观看五亭桥和白塔,构思巧妙。
【4】下面句子里加点词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除了攒尖式亭顶之外,根据不同功能的要求,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形式,有庑殿式、歇山式等,几乎所有的屋顶形式在亭子的顶上都可找到。
【5】文章第⑥和第⑦段的位置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我们的生活中,美就如路边的野花,在淅沥沥的春雨中轻轻摇曳,在轰隆隆的夏雷中静静绽放,在哗啦啦的秋叶中顽强盛开,在白皑皑的冬雪中傲立枝头。用心体味生活,你会惊喜地发现——美,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悄然绽放。
请以“美,悄然绽放”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要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