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感谢生命的 ,它分开来是 ,合起来是永久。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那些个体 了,它却永远存在。它充满了希望,永远不休止地着 ,蔓延着。
A.奇迹 短暂 消逝 繁殖
B.奇迹 暂时 消逝 繁殖
C.神奇 暂时 消失 繁衍
D.神奇 短暂 消失 繁衍
2、下列有关纪实作品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斯诺通过采访红军将领、深入红军生活、对话农民、拍摄照片等方式,搜集到有关长征的第一手资料,向全世界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
B.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深入分析和探究“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出宣扬和评价,融入强烈的主观情感,从而瓦解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
C.王树增的长篇纪实文学《长征》使用了全景式的写法,完整地展现了分散在不同地域的红军历险转战大半个中国的历史。
D.《飞向太空港》这部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以实地采访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支撑,以历史的笔法勾勒概貌,以文学的手法讲述故事,刻画了一群默默耕耘的航天人形象。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桂林的仲夏时节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B.良好的学习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成绩能否提高。
C.从叙利亚目前紧张的局势来看,我们不得不认为世界和平距我们还很遥远。
D.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B. 在那样的社会大环境下,有着鲜明反抗意识的晴雯必然首当其冲地成为统治阶级迫害的对象。
C. 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D. 九寨沟之奇,奇在水,奇在云,奇在雾,奇在乍晴乍雨,波光云影、色彩斑斓,如梦如幻,不由得不让人惊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暖树”的意思是_________。
【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从大处勾勒西湖春水与天相接的远景。
B.颔联从高处描绘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
C.颈联从低处写出花繁草密欣欣向荣的景象。
D.尾联诗人直抒胸臆表达春行时的喜悦之情。
6、古诗文填空。
(1)少壮不努力, 。
(2)无丝竹之乱耳, 。
(3)夕日欲颓, 。
(4) ?烟波江上使人愁。
(5)我们热爱和平,我们不喜欢战争。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系列活动提醒我们要铭记历史,不要让“ , ”这样兵火断乡信的悲剧重演。(填写杜甫《春望》中连续的两句)
(6)刘禹锡《秋词》中一扫秋天的“愁苦”,而尽显豪迈乐观之情的诗句是 , 。
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1)《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法国昆虫学家_________________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
(2)鲁迅评价《昆虫记》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请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简述这本书在“有趣、有益”两方面的特点。(限70字内)
8、阅读选文,完成文后各题。
黄河一掬
余光中
①临别济南的前一天上午,我们去看黄河。厢型车终于在大坝上停定,大家陆续跳下车来。
②还未及看清河水的流势,脸上忽感微微刺麻,风沙早已刷过来了。没遮没拦的长风挟着细沙。像一阵小规模的沙尘暴在华北大平原上卷地刮来,不冷,但是挺欺负人,使胸臆发紧。女儿把自己裹得密密实实,火红的风衣牵动了河景。我也戴着扁呢帽,把绒袄的拉链直拉到喉核。一行八九个人,像大坝下面的河岸走去。
③天高地迥,河景完全敞开,触目空廓而寂寥,几乎什么也没有。河面不算很阔,最多五百米吧,可是两岸的沙地都很宽坦,平面就延伸得倍加远,似乎再也勾不到边。漠漠的天穹,下面是无边无际无可奈何的低调土黄,河水是土黄里带一点赭,调得不很匀称,沙地是稻草黄带一点灰,泥多则暗,沙多则浅,上面是浅黄或发白的枯草。我对友人说:“这里离河水还是太远,再走近些好吗?我想摸一下河水。”
④于是我们沿着一大片麦苗田,在泥泞的窄埂上,一脚高一脚低,向最低的近水处走去。终于够低了,也够近了。但沙泥也更湿软,我虚踩在浮土和枯草上,就探身要去摸水,大家在背后叫小心。岌岌加上翼翼,我的手终于半伸进黄河。
⑤一刹那,我的热血触到了黄河的体温,凉凉地,令人兴奋。古老的黄河,从史前的洪荒里已经失踪的星宿海里四千六百里,绕河套、撞龙门、过英雄进进出出的潼关一路朝山东奔来,从斛律金的牧歌李白的乐府里日夜流来,你饮过多少英雄的血,难民的泪,改过多少次道啊发过多少次泛涝,二十四史,哪一页没有你浊浪的回声?流到我手边你已经奔波了几亿年了,那么长的生命我不过触到你一息的脉搏。无论我握得有多紧你都会从我的拳里挣脱。就算如此吧,这一瞬我已经等了七十几年了绝对值得。不到黄河心不死,到了黄河又如何?又如何呢,至少我指隙曾流过黄河。
⑥至少我已经拜过了黄河,黄河也终于亲认过我。在诗里文里我高呼低唤他不知多少遍:
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
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
从青海到黄海
风也听见
沙也听见
⑦华夏子孙对黄河的感情,正如胎记一般地不可磨灭。流沙河写信告诉我,他坐火车过黄河读我的《黄河》一诗,十分感动,奇怪我没见过黄河怎么写得出来。其实这是胎里带来的,从诗经到龚自珍,哪一句不是黄河奶出来的?
⑧想到这里,我从衣袋里掏出一张自己的名片,对着滚滚东去的黄河低头默祷了一阵,右手一扬,雪白的名片一番飘舞,就被起伏的浪头接去了。大家齐望着我,似乎不觉得这僭妄的一投有何不妥,反而纵容地赞许笑呼。女儿也来水边探求黄河的浸礼。看到女儿认真地伸手入河,想起她那么大了做爸爸的才有机会带她来认河,想当年做爸爸的告别这一片后土只有她今日一半的年纪,我的眼睛就湿了。
⑨回到车上,大家忙着拭去鞋底的湿泥。我默默,只觉得不忍。翌晨,山大的友人去机场送别,我就穿着泥鞋登机。回到高雄,我才把干土刮尽,珍藏在一只名片盒里。从此每到深夜,书房里就传出隐隐的水声。
(选自《余光中散文选》,有删改)
【1】作者走向“河岸”看到的“河景”具有空廓__________、__________、色彩暗淡的特点。
【2】“从《诗经》到龚自珍,哪一句不是黄河奶出来的?”句中加点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3】作者说,这一瞬自己的“黄河一掬”“绝对值得”,为什么?
【4】文章开篇写黄河的风沙,有什么作用?
【5】文末“隐隐的水声”指什么?
9、作文。
生活中有太多的美可以让我们怦然心动,也许是清晨的一滴露珠,也许是春日里幽幽的花香,也许是偶然看到的一本书,也许是不知从哪飘来的一串旋律,也许哪个细枝末节里的真情……
请同学们以“怦然心动”为题作文。
作文要求: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实情感。②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③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的姓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