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贺州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立足于现实生活,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B.中国家庭自行车健康营活动旨在以活动加赛事的形式,普及并宣传自行车绿色出行。

    C.张华以优美的文笔、大胆的创意荣获“光雾杯”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特等奖获得者。

    D.本届大赛获奖名单将于今年12月下旬正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颁奖会上公布。

  • 2、选出下面加点字的注音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A.热(zhì)       步(duó)       然(qiǎo)       首低眉(hàn)

    B.那(chà)       陆(zhuó)       闻(fěi)       锐不可(dāng)

    C.红(yān)       午(shǎng)   (zhuō)       人不倦(huì)

    D.粗(guǎng)   (yè)       立(zhù)       怏不乐(yàng)

  •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春社”指古代立春后祭祀土神,祈求丰收的活动。

    B. 古代在竹简上书写,先用火烘烤青竹板,使竹中水分蒸发出来,叫“汗青”,后借指“史册”。

    C. 苏轼,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的诗人称“老妪能解”。

    D. “更”是古代夜间计时单位。半夜三更指的是23时至凌晨l时,即“子时”。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脱贫攻坚结束后,“三农”工作的重心将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来。

    B.为了增强学生体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学校开展并策划了“阳光体育节”活动。

    C.小明学习努力,却收效甚微,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当造成的。

    D.能否坚持到底,是取得马拉松长跑成功的关键。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2赏析“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2)   _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书》

    (3)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4______ ____  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苏轼的《水调歌头》中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________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

    (2)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____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   民以“食”为天

    俞水生

    ⑴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中国人在饮食上追求美感与愉悦,讲究色、香、味、形俱佳。中国饮食不仅内容丰富,其背后蕴含的文化也非常丰厚。

    ⑵中国疆域辽阔,地形多样,加上气侯多变,这就为中国人的饮食提供了大量的动植物原料,并形成了汉民族的基本饮食结构特征: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丰富的动植物作为副食。

    ⑶米食和面食是汉族主食的两大类型。南方因气候湿热,多种植稻类,故以米食为主;北方气侯相对干冷,多种植小麦,则以面食为主。

    ⑷与丰富的主食相对,作为副食,中国菜肴在长期烹饪中出现了许多流派,并形成不同类型的地方菜系。其中,粤菜、川菜、鲁菜、淮扬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被称为“八大菜系”。不同的菜系,其口味具有很大的不同。过去,人们常把中国人的口味概括为南甜、北咸、东辣、西酸。此说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地区差异,也反映了人们的口味与地理环境存在着相应的关系。 比如,喜辣的饮食习俗多与东部地区气候潮湿有关,经常吃辣可以驱寒去湿;过去新鲜蔬菜在北方是罕见的,人们习惯杷菜腌制后慢慢食用,这样,北方大多数人就养成了吃咸的习惯。

    ⑸除了地理环境因素外,各地的烹饪方法,包括配料、调味、火候、刀工等不同要求,都是形成不同菜肴类型的重要因素。我们在品尝美味佳肴时,往往会说这道菜好吃,然而,若要进一步细究为什么“好吃”,恐怕一般人就讲不清楚了。这说明,中国饮食似乎有着一种难以言传的奥妙。这种奥妙,关键在于它的味道。与西方“菜生而鲜,食分而餐”的饮食传统相比,中国烹饪更讲究调和之美,这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妙之处。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使食物的本味、配料和调料,交织融合在一起,使之达到中和之美的最佳味道。

    ⑹中国很早就有“礼乐文化始于食”的观念。从古到今,中国人喜欢把饮食与节庆、礼仪活动结合在一起,每逢年节或婚丧寿辰,都会举办各种宴请活动,既可加强亲友联系,又可活跃节日的气氛。过节的菜肴也有讲究,经常通过谐音、双关等方式,表达吉祥、祝福的寓意,如“鸿运当头”“全家福”等。

    ⑺一个地区的饮食礼俗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吃的方面已不满足于吃饱、吃好,而是对“吃什么”和“怎么吃”讲究起来。显然,这已不单是为满足口欲而吃,主要是为健康、长寿而吃了。

    1本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

    2下列对选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绍了南北方和“食”相关的饮食结构特征以及饮食礼俗文化。

    B.中国南北方汉民族基本的饮食结构是由人们的喜好决定的。

    C.本文介绍汉民族的饮食时先介绍南北方的主食,再介绍副食,最后介绍饮食礼俗文化。

    D.“一个地区的饮食礼俗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句中加点词“相对的”不能删除,否则会影响原文的意思。

    3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请你根据上文有关饮食方面的知识,说说张伯为什么嘱咐老伴这么做。

    (链接材料)

    张伯的女婿是北方人,大年三十,女儿女婿从北京回广东过年。张伯特意嘱咐老伴,做菜的口味比平时要稍微咸一点,而且要做一道红烧鱼。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请以“那一天,阳光好温暖”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④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