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所选文段选择一个恰当的小标题( )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
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A. 赵庄看戏 B. 月夜抒怀 C. 月夜行船 D. 水乡美景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野草》等,散文集《朝花夕拾》。《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B.叶圣陶,原名叶绍钩,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C.《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D.《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孟子继承并发扬孔子的思想,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3、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的正式实践,不少新能源汽车的保费出现了大幅提升。
B.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聚焦中国近现代经典美术作品,以最前沿的数字技术助力艺术表达,向世界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之美、艺术之美。
C.计算机汉字字体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字体更加多元,在较好满足社会多样化用字需求的同时,也出现了部分字体使用场合不当、质量水平较低。
D.政府部门要加大法治理论研究和宣传力度,引导广大群众遇事找法、自觉守法、解决问题用法。
4、下列成语与“色彩缤纷”结构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辱骂恐吓 爱好文学 崇山峻岭
B. 前程远大 才华横溢 妇孺皆知
C. 语文课本 春夏秋冬 品质优良
D. 理直气壮 想得太多 农业生产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唐·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1)下列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前两句描绘了烟雾弥漫,青阶生寒,残月南移的景象。
B.次句写“飞月”,既说明时间的推移,也暗示诗人聚散匆匆之感。
C.诗人借烟、月、山等景物,直接地表达出诗人的情感,耐人寻味。
D.诗人在观察中俯仰结合,视线由近及远,使画面富有层次和变化。
(2)赏析“江山此夜寒”中“寒”字的妙处。
6、根据提示填空。
(1)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颗《黄鹤楼》)
(2)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自康乐以来,___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5)杜甫在《春望》中通过“花鸟”的描写,用拟人手法抒发悲愤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雁门太守行》一诗中,借“燕昭王筑台”的典故,表达诗人为国效力志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明同学准备分享《海底两万里》阅读成果,列举了这部科幻小说的四个特点,并各用两处具体情节(细节)进行说明,请帮助他完成以下表格。
小说特点 | 具体情节或细节(两处) |
①___________ | 大如椰子的珍珠;鲸鱼触须制作的笔 |
惊人的预见性 | 潜水服;②____________ |
科学元素让 小说真实可信 | 用热水融冰自救;利用氧气消耗量计算诺第留斯号可容纳人数 |
核心人物具有 英雄主义情怀 | 救采珠人;③____________ |
8、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大美田园
王本道
①千百年来,“田园”这两个字,在国人的思想情感与文化积淀中有着特殊的意蕴。虽然自幼在城里长大,但自打脱离童稚后,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乘车驶离市区,眼前出现坦荡开阔的原野,宁静旷达的村落,袅袅升空的炊烟,我的心总会沉入一场迷离缥纱的梦境。对田园的眷恋,已经深入我的骨髓。
②今年入夏以来,我约了三两好友,利用休息日出离市区,每天踏着晨光,映着朝霞,在辽宁盘锦水乡徜徉。这里一马平川,坦荡如砥,河流交错如织。在稻田间的阡陌穿行,清风徐来,水波澹荡,周遭世界绿得无拘无束,飞扬洒脱,一缕缕甜丝丝的清香在微风吹拂下掠过鼻翼。那是正在生长的庄稼的芬芳,草木的芬芳,并夹带着泥土的芬芳,田园岁月的纯净与醇厚,是这些气息的混合。田水清清,粉蝶纷飞,阳光浑朴天真,稻秧恣意茁长。虽然还没有到水稻扬花的季节,但可以想象出一束像稻穗上那朵朵乳白色小花的淡雅,它在农民的心里有种淳朴的香甜。虽然是绿肥红瘦的盛夏,但是原野上却不乏有高低错落的野花,鲜红、橘红、粉红、淡紫、洁白,星星点点,缠缠绵绵,与天边稀疏的云朵连成了一片。身旁的沟渠里,田水在哗哗地流淌,时而有青蛙呱呱的叫声传来,这情景很容易让人想到以往在电影里或图画上看到的江南水乡:一位农人头戴斗笠,手牵一头水牛徐徐而行,稻田中倒映着老人和水牛移动的身影,姗姗可爱。据唐人《云仙杂记》记载:“渊明尝闻田水声,倚仗久听,叹曰:‘秫稻已秀,翠色染人,时剖胸襟,一洗荆棘,此水过吾师丈人矣。’”耳听水流潺潺,满目翠色莹莹,令他身心顿爽。
③中国人从古至今都有着深厚的田园情结,无是“采菊水篱下,悠然见南山”,还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麻”,都无是一种高雅的精神享受,一种理想生存方式的诗意表现。具有共同文化传统的人们都有共同的生存态度,即使离开故土,但其心灵深处依然有一种执拗的田园情结。人们如眷念母亲一样地眷念田园,不仅仅因为那是自己的家园,那里有自己的亲人,还因那里有着熟悉的青山秀水,有弥漫着庄稼成熟气味的田垄。田园承载着记忆,承载着乡愁,滋养着人们的精神之根,是血脉和心灵的安住之所。
④临近中午,我们走出水光潋滟、一碧万顷的田畴,进入一片芦荡之中。此时,天空焕发出这个季节惬意的火热和光辉。放眼四顾,稠密的芦苇,连绵在天地之间。走在芦的小径上,苇叶葱茏,宛如青纱织成的帐幔;清风吹拂,芦杆摇曳,发出的沙沙声伴着潺潺的水声,合成一支美妙动听的乐曲。我们置身其中只能看见头顶的一线蓝天。行进之中,芦荡深处不断“扑棱棱”地飞出一只只大鸟,朋友告诉我说,眼前飞起又旋即隐没的是白鹭,而那直翔云天的是芦鹰……“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诗人描绘田园风光的诗句真的是浮动着颜色呢!
⑤我暗忖,无论是陶渊明、孟浩然等古代的田园诗人,抑或是当今世界的后来人,憧憬田园之美历来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这是一种对拜物的、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生活态度的否定,对那种真正人性的、朴素的、自然的人生理想的呼唤。从这个意义上说,田园不仅可以“养目”,更可以“洗心”“养心”。
⑥正午过后,我们离开水乡。夏日的碧眼在嫣然的云朵间笑意盈盈,阳光在无垠的天地间迷离闪烁。此时,我心中长满了馥郁的鲜花,萋萋的芳草,浓密的庄稼……
(选自《天津日报》2020年8月11日,有改动)
【1】下面是对本文思路的梳理,请你根据第②段和第④段,在方框中补上合适的内容。
【2】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词句。
(1)虽然是绿肥红瘦的盛夏,但是原野上却不乏有高低错落的野花。(赏析加点词语的妙处)
(2)走在芦荡的小径上,苇叶葱茏,宛如青纱织成的帐慢;清风吹拂,芦杆摇曳,发出的沙沙声伴着潺潺的水声,合成一支美妙动听的乐曲。(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的妙处)
【3】散文朗读要有一定的技巧。下面是一位同学的朗读设计(“·”表重读,“∨”表停顿,“→”表稍稍延长),请选出设计不恰当的一处( )
【4】文中说,中国人心中始终有一种田园情结田园可以“洗心”“养心”。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结合全文和你的生活体验谈一谈。
9、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以“你是我最感激的人”为题,写一篇作文。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2)蓦然回首,发现自己长大了。变得不再爱哭、不再孤独、不再空想、不再胆小……请以“不再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如填自卑、骄傲、害羞、等待、贪玩、想家、粗心、放纵自己……
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