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与苏洵、苏辙合称为“三苏”。
B. 朱自清,中国当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春》《背影》均是他的作品。
C.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作品,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
D. 《雁门太守行》中“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里的“黄金台”,相传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人才。
2、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这篇文章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B. 《藤野先生 》一文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
C. “无怀氏”“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
D. 《我的母亲》是胡适的作品,写了他的母亲对作者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创建国家文明城市能提升市民的精神生活品味,并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B.推进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关键是提高农民科技知识水平,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C.徐盐高铁建成通车后之后,将会使我市到徐州的运行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
D.近来各地有关部门,通知要求必须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
4、名著阅读。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这里的“大迁移”指的是红军长征。
B.该书以作者陕北之行的经历为线索,切实报道共产党人的生活和精神。
C.这是一部具有新闻报道性的作品,及时是他畅销不衰的首要和基本因素。
D.此书充满激情的政论,忠于客观事实,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威力。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歌颂了热闹的田园生活,突出的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契合的心理。
B.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来赋予特殊的意蕴。例如菊花,具有超凡脱俗、高傲纯洁的象征意义;而诗人“采菊”,则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
C.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是情、境、理三者的浑然融合。在优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的情构成的境界中,蕴含着万物各得其所的哲理。
D.“真意”与“忘言”的关系,是说此情此景中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而这种“真意”只能用心灵去感受,诗人只好“忘言”了。
【2】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釆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见”妙在何处?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水击三千里, 。(《北冥有鱼》)
(2) ,不必藏于己。(《大道之行也》)
(3) ,回车叱牛牵向北。(《卖炭翁》)
(4)安得广厦千万间,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诗歌中写诗人无可奈何的诗句是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挫折会使人变得坚强,人在困难的阻碍中能不断地成长。”请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中的具体情节,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8、记叙文《兄弟》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兄 弟
黄韫彦
①傍晚的荒野,横七竖八躺着被鲜血浸染的躯壳,漫天黄沙缓缓侵蚀着他们存在的痕迹。
②格雷特少校扯开压在他身上的印有法西斯标志的旗帜,试着爬起来。他只记得一个炮弹飞过来时,自己被猛地震起,失去知觉。
③他知道军营在哪,必须在天黑前回去。格雷特使劲支撑起身子,左腿却袭来钻心腕骨的痛。他扭头瞥见那片血肉模糊的腿,心头一惊:这腿恐怕要落下残疾了。他还那么年轻,他才十九岁。可是望望遍野的横尸,格雷特没有吱声,拖着残肢艰难地爬行。
④风在荒野上幽泣。每挪动一步,格雷特都疼得眼前发黑,他身后留下一道断断续续的暗红血痕。再这样下去,天黑之前他可能赶不到军营,会在半路昏厥或失血而死。正当格雷特沮丧得近乎绝望的时候,一个棕色的身影踉踉跄跄地出现,并不断朝他靠近。
⑤心头的希望重燃,格雷特朝对方使劲挥了挥手。几分钟后,蹲在他面前的是个浑身脏兮兮的小伙子。
⑥格雷特看到小伙子破烂的衣袖上的一串号码,猛地打了个激灵,这个小伙子是从纳粹集中营里逃出来的犹太人。
⑦“嘿,你还好吗?”小伙子脸庞瘦削苍白,声音却透着一种轻快。
⑧格雷特下意识地去掏手枪,才发现它早已不知去向。格雷特用警惕的目光死死盯住对方。
⑨小伙子皱起眉头:“再这样下去,你会没命的,你要去哪?我扶你去。”
⑩格雷特身不由己地被搀起,冷冰冰地警告对方:“我可是纳粹士兵。”小伙子顿了顿,没有停下脚步:“我知道,并不是每个士兵都是自愿参与战争的,何况你这么年轻。你还挺重的……对了我叫凯德。”
⑪格雷特一声不吭,毕竟被一个犹太人搀扶着总觉别扭。不过有了帮助,比他独自爬行要快多了。面对这个善良过头的小伙子,格雷特不禁好奇地问:“你刚从集中营里逃出来?”
⑫“是啊,我早就有这个念头了,那里简直就是地狱。”凯德的眼里藏着不易察觉的忧伤,“我所有亲人都死在那里……”
⑬“对不起。”格雷特小声嘟哝。
⑭“我是在十四岁时被抓进集中营的,从此失去自由。”凯德突然絮絮叨叨起来,“我父亲五个月前倒在了纳粹的屠刀下,母亲和妹妹也在三天前离开了我。我恨那些法西斯,明明都是人,为什么可以冷酷无情地糟蹋别人的生命?为什么世界上要存在战争,无辜的我们家破人亡,满手鲜血的恶人却欢欣鼓舞?看你应该是被迫当兵的吧,要回家吗?捡回条命不容易,远离战争好好活下去吧。”
⑮格雷特舌头僵硬得发不出一个音。
⑯“你怎么啦?嗨,这个勋章可真神气。等等……可是?”凯德蓦然顿住了,满脸惊愕地瞪着对方。格雷特知道难以解释,脸上泛起一个虚弱的笑容:“是的,我是德国纳粹少校。”他咬紧嘴唇,等着拳头或者匕首迎面袭来。然而犹太小伙子凝滞了片刻,脸上的表情由震惊到愤怒再到无奈,继而用更强劲的力量搀着他前进。格雷特被搞糊涂了:“哎?可是……你不恨我吗?”
⑰“我恨那些挑起战争的法西斯,但我相信不是每一个德国士兵都残酷无情。而且你这么年轻,应该没上几次战场吧?”凯德单纯地笑了,发际染上天使般的光晕,“见死不救我做不到。”
⑱两人扶持着艰难前进。不远处的黄沙中浮现出一串蠕动的军队,格雷特认出德国国旗,朝那边兴奋地挥舞双手。身旁的凯德却如触电一般,苍白的嘴唇颤抖着。
⑲格雷特意识到凯德面临的危机,他急中生智,脱下外套给对方披上,掩盖住袖子上的号码,并小声嘱咐:“呆着别动,表现得自然点。”
⑳“那边是?”赶到跟前的德兵头目问道。格雷特将事先摘下的勋章威严地出示:“少校格雷特·沃尔斯。”士兵端正地行了个军礼,又转向瑟缩着脖子的凯德:“这个是?”
“ 。”格雷特不容置疑地回答。
【1】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情节。
【2】文中的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犹太小伙子为什么脸庞瘦削苍白,声音却透着一种轻快?
【4】下列句子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对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凯德单纯地笑了,发际染上天使般的光晕,“见死不救我做不到。”
【5】结合题目及内容,在文末横线处将格雷特回答的话补写出来。
9、生活中,有许多小美好,这些随处可见的小美好,组成了我们人生中一道道美丽又温情的风景。让我们用一双意眼,去寻找、发现并感受这个世界带给我们的温馨和美好。
请以“生活中的小美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