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B.《桃花源记》以冲淡凝练、虚实相生、亦真亦幻、回环曲折的笔墨,描绘出一幅自由安乐、恬静自然、美好幸福的人间生活图景。
C.《核舟记》选自唐朝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D.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B. “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秦观。
C.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扎实开展预防校园欺凌宣传教育活动,使宅俊中学全体师生真正认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增强了遵纪守法意识,提高了抵制和防范校园欺凌的能力。
B.她结合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中较为普遍的案例,以案说法,给学生以警示和启发,并向同学们提出了应付危险情形的建议,介绍了自我保护的方法。
C.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求,不断深化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自11月份以来,金海希望小学开展了以“防治欺凌,共建平安”为主题的预防校园欺凌制度及系列活动。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确凿(záo) 猝(cù)然 镌(juān)刻 坦荡如砥(dǐ)
B.屏(bǐng)息 踌(chóu)躇 蹒(pán)跚 窥(kuī)谷忘反
C.遏(è)制 瞥(piē)见 俯瞰(kàn) 颔(hàn)首低眉
D.教诲(huì) 炽(zhì)热 洨(xiáo)河 鳞次栉(zhì)比
5、阅读《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回答各题。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注释]树深:树丛深处。青霭:青色的云气。
本诗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的访问道士不遇图,其中⑴“_______”点明了往访的时间,其中的⑵“_______”暗示了道士不在道院的情况;由于道士不在,诗人百无聊赖,才游目四顾,细细品味起眼前的景色,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颈联所写之景⑶__________。(用诗中的语句填写前两个空格)
6、朝阳初升时,并未卷起一天火云,它的四周是一片浅玫瑰色的___。太阳,并不厉害,不象在___的干旱的日子里那么炽热,也不是在暴风雨之前的那种暗紫色,却带着一种明亮而柔和的光芒,从一片狭长的云层后面隐隐地浮起来,露了露面,然后就又躲进它周围淡淡的紫雾里去了。在舒展着云层的最高处的两边闪烁得有如一条条发亮的小蛇;亮得象擦得耀眼的银器。可是,瞧!那跳跃的光柱又向前移动了,带着一种____,向上飞似的拥出了一轮朝日。
(《日出》)
7、附加题
(A)汤姆来到那座孤零零的小木框校舍的时候,他迈着轻松愉快的步伐,好像是老老实实来上学的样子,大步走进教室。他把帽子挂在钉子上,一本正经地边忙边坐到他的座位上。他的老师正高高地坐在他那把大细藤条扶手椅上,听着催眠的读书声,正打着盹。汤姆进来把他吵醒了。
“托马斯·索亚!”
汤姆晓得老师要是叫他全名,那麻烦事就来了。
“到,老师!”
“过来,我问你。好家伙,你为什么迟到了,总是这样?”
他立刻说:“我路上和哈克贝利·费恩讲话耽搁了!”
老师气得脉搏都要停止跳动了,他无可奈何地瞪着眼睛望着汤姆。乱哄哄的读书声也停止了。学生们都很纳闷,这个莽撞的家伙是不是脑子有毛病。老师说:“你,你干了什么?”
“路上和哈克贝利·费恩讲话耽搁了。”
他说得一清二楚。
“托马斯·索亚,这可是我听到的最叫人吃惊的坦白交代了。你犯了这样大的错误,光用戒尺不能解决问题。把上衣脱掉!”
老师直打得胳膊发累,戒鞭有明显磨损时才住手。
(B)他们回到露营地时,神采奕奕,兴致勃勃,却也饥肠辘辘;不久他们把那篝火又拨旺了。哈克在附近发现了一眼清泉,孩子们就用阔大的橡树叶和胡桃树叶做成杯子,他们觉得这泉水有股子森林的清香,完全可以取代咖啡。乔正在切咸肉片做早餐,汤姆和哈克让他稍候片刻;他们来到河边,相中了一个僻静之处,垂下鱼钩,不长时间就有了收获。还没到让乔等得不耐烦的时候,他们就拿回来几条漂亮的石首鱼,一对鲈鱼和一条小鲶鱼——这些鱼足够一大家人饱餐一顿。他们把鱼和咸肉放到一块煮,结果让人惊讶的是:鱼的味道竟然这么鲜美。他们不知道淡水鱼越趁活烧吃,味道越鲜美;另外,他们也没有想到露天睡觉、户外运动、洗澡以及饥饿会使食欲大增。他们并不明白饥者口中尽佳肴的道理。
(均节选自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
【1】简述汤姆的学校生活与海盗生活。
【2】结合选段说说汤姆的性格特点。
【3】结合选段说说本书的主题思想。
8、沙漠的另一面
①沙漠中有着非常奇特的生物群落,能在此生存的生物都具有适应沙漠极端生存环境的超能力,比如为了避免水分流失,沙漠中的植物大多都化叶为刺;为了散热,耳廓狐长着大大的耳朵;为了咀嚼刺嘴的仙人掌,沙漠中的野猪进化出了坚硬的嘴和专门的消化系统。
②沙漠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矿藏,不仅拥有大量的钢、黄金和钻石等,还是世界上最丰富的石油储藏库之一,拥有世界上75%的已知石油储量。
③沙漠是世界上最干燥的生态系统之一,对矿物而言,人类难以忍受的干燥气候却是它们形成和聚集的有利条件。在沙漠中,当携带矿物质的地下水蒸发后,许多化学物质就会积聚,经过长时间的沉积、浓缩,形成大规模的矿床。不过,沙漠中的石油并非因为干燥气候而形成,而是这些地区在变成沙漠之前,曾经是浅海区域,拥有大量海底植物的尸体,当这些尸体被微生物无氧分解后,经过漫长的演化,就变成了石油。
④“炙热”是沙漠的代名词,因为沙漠区域上空的云量较少,大部分太阳辐射可以直接到达地面。太阳能是最清洁且用之不竭的能源,于是,人类在沙漠中设置了许多太阳能电池板,收集太阳能。广袤无垠的沙漠有着数万平方千米的空间,可以用来安置太阳能电池板。科学家表示,如果利用现有的技术,仅需撒哈拉沙漠10%的面积就能为全世界提供所需的电力,这一项目正在计划过程中。
⑤一直以来,世界上许多伟大的奇迹都是在沙漠中出现的,比如木乃伊、金字塔和敦煌壁画等等。原因在于,干燥的沙漠气候提供了十分有利的保存条件,使这些遗散或文物不受水的浸泡,也免遭微生物侵蚀。
⑥在地球上,除了森林,沙漠也是一个重要的碳汇场所。与森林固碳的方式不同,生存在沙漠含水层和沙土中的细菌可以从空气中收集和储存二氧化碳。世界上所有沙漠中的含水层可能含有约1万亿吨碳,这比陆地上植物所储存的碳含量还要多1/4。我们都知道,当森林遭遇大火时,生物中储存的碳又会被释放到大气中,加剧温室效应。不过,溶解在地下含水层中的碳却不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因为当它们随着地下水进入沙漠深处后,就会在那里存留数千年,很难再逃逸回大气层。
⑦照这么说来,沙漠就是一个大宝贝,那么,为什么人类还要一直倡导将沙漠变为绿洲呢?因为沙漠在风的携带下不会停止扩张的脚步,而沙漠的进一步扩张很可能会直接影响全球的平均温度,并使邻近地区的水分蒸发得更多。对于人类而言,沙漠生存环境恶劣,沙漠农业的质量和产量也都较低,为了进一步扩大人类的居住区域,需要改造沙漠。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减
【1】选文①段加点的“极端生存环境”主要指沙漠哪两个环境特点?
【2】请概括选文③段的说明内容。
【3】选文⑥段画线的语句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选出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
A.撒哈拉沙漠可以成为人类利用现有的技术收集太阳能的重要场所。
B.木乃伊、金字塔、敦煌壁画能保存至今,得益于沙漠的气候条件。
C.生存在沙漠含水层和沙土中的细菌可以从空气中收集和储存二氧化碳,这种固碳方式与森林固碳方式有所不同。
D.溶解在地下含水层中的碳,进入沙漠深处后,就不会再返回大气层了。
【5】人类改造沙漠应该注意什么?请谈谈你的建议,50字左右。
9、作文
美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风景。白衣天使坚守岗位的身影是一种美,公共场合的轻声细语是一种美,俯身拾起路上的垃圾是一种美,为了梦想努力奋斗的样子是一种美,努力生长的花是一种美……不同的美,一定让你有不同的触动。
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各种各样的美,而你对美又有怎样的认识和感受?
请以“这种美,令我感动”为题目,完成一篇作文,讲讲我们生活中关于美的故事。
要求:①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