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B. 夜空中繁密的星,如同海水里漾起的小火花,闪闪烁烁的,跳动着细小的光点。
C.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人要懂得感恩。
D.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关雎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A.全诗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句统领,表现了男子对所爱女子的爱慕和追求。
B.“流之”、“采之”、“芼之”写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
C.“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写出了男子追求女子时愉快、喜悦的心境和美好的幻想。
D.本诗书写的爱情故事美好而不低俗,有苦恼而不悲戚,正符合孔子对诗经的评价“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闭塞(sāi) 濠梁(háo) 缄默(jiān) 不修边幅(fú)
B.兽脊(jǐ) 过瘾(yǐn) 蛮横(héng) 戛然而止(jiá)
C.迁徙(xí) 好歹(dǎi) 行辈(xíng) 怒不可遏(è)
D.窈窕(yǎo) 幽邃(suì) 瞭望(liào) 强词夺理(qiǎng)
4、下图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会徽,请你选出对其构图要素及寓意理解有误的一项( )
A.会徽图形的主体部分是一个汉字“冬”字,会徽下半部分是英文“BEIJING”、数字“2022”以及奥运五环。
B.图形的主体部分运用了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现代风格融合,呼应冬奥会的主题。
C.图形“冬”字上半部分展示滑雪运动员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冰运动员英姿。
D.会徽以蓝色为主色调,寓意梦想与未来,以及冰雪的明亮纯洁。红黄两色源自中国国旗,代表运动的激情、青春与活力。
5、新晴野望
唐·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①。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②。
(注释)①氛垢:雾气和尘埃。②《诗经》有“今适南亩,或耘或籽”句,指到南边的田地里耕耘播种,后来南亩便成为农田的代称。
【1】从“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可以看出雨后新晴的乡村景色有什么特点?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6、古诗文默写。
(1)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__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3)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4)_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5)《答谢中书书》中从仰视、俯察两种角度写山高水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
(1)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埃德加·斯诺根据实地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并于1937年在伦敦首次出版,一度畅销。
B.《红星照耀中国》客观地向世界报道了苏区、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全面地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C.《红星照耀中国》依据事实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D.《红星照耀中国》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照亮了全中国。
(2)《红星照耀中国》以“卓绝的中国精神”促进了西方对中国认知的改变。请结合作品内容,举岀一件红军长征中表现这种精神的具体事件,并简要分析其精神内涵。
8、阅读《第9年》,完成各题。
第9年
我们画室有一名特殊的学生,在大家只有17岁的时候,他已经26岁了。据说,这已经是他第9年准备高考了。所有的人都说,没见过像他那么倒霉的,连考了8次,不是文化课没过,就是专业课或英语没过。
我们每天早上4点起床去私人办的文化课培训学校上课。一直上到早上8点,然后匆匆吃一顿早餐。有时候我会碰见他。
放学后大家一哄而上,把早餐摊子围得严严实实,但是他一来,大家都会老老实实地让出一条路,让他先买。没别的理由,因为他是画室里画画最棒的,大家对他很敬畏。
有多棒呢?
他曾经在墙上画了一幅画,只处理了一半画面,另一半像是被人撕掉了,还卷着纸边。所有的人都以为这是一幅贴在墙上的残破的画,觉得不甚美观,伸手想揪着破损处撕掉,却发现自己抠到了墙皮。
那天老师来得比较晚,他到画室后巡视了一圈,然后生气了,因为那幅画。
“昨天的值日生是谁?怎么这里还有个烂……”他在抬起手摁住墙的一瞬间愣住了,手指放在上面很久没有拿下来,再回过头的时候,老师目光直视着他,说:“钟霄,别再考了!我聘你当画室老师,做我的副手。”
[A]他没有回答,依然专注地挥舞着手里的画笔,眼睛时不时地快速瞄一下静物组。我坐的位置刚好在他的侧面,清楚地看到他捏笔的手腕一抖,一块颜色画歪了。
谁都知道他要考全国最好的美术学院,很多人劝过他:“别这么驴脾气,降低一点标准,就能有一个不错的前程。”但他不肯将就。
关于那所北方的美术学院,大部分人是不敢奢望的,只老老实实在自己的水平范围内选择报考院校,包括我。
我们画室在一栋破旧的居民楼里。因为就要拆除了,三层以上都没有人住。那段时光非常快乐,一群孩子像野人似的在楼里窜来窜去,老师不在的时候,喧闹更甚,附近的居民颇有微词。可我们不在乎,肆意在残破的墙上涂鸦。明明是一栋即将被拆除的旧楼,却被我们装点得犹如罗浮宫,远远望去,在一片灰蒙蒙的建筑中,它显得格外美丽。
我们最喜欢的地方是这栋楼的天台,天台的视野很开阔。画室的课程压力大且令人疲倦,几个伙伴常常三三两两在天台眺望远方,谈论着明天的梦想。
他则一直是那个沉默寡言的人,即使私底下聚会,他也要带着一个速写本,在我们谈天说地的时候,把我们的形态收拢在纸上。但每当谁提起那所梦想中的美术学院时,他总会插上一两句话。
他说,在国庆节放假的时候,他独自一人去北京,在那所大学校园里转了转,学校里有很多画展、摄影展,道路两边的树木也很高大,他画了不少速写。说完他拿给我们看,一张张翻过去,似乎能看到一个年轻人清澈的心底。
我自知不是天才级别的画手,便报考了普通院校,可当他那么痴狂地讲述在那所大学里的所见所闻时,我竟然也动心了。
初夏,天台的风凉快极了,谁都没喝酒,可是都有些醉醺醺的,到了后半夜,不知谁指着天空说:“看,月亮!”
然后我看到了此生最难忘的一轮月亮,它是红铜色的。在黑暗的夜空中,它犹如一颗发亮的纽扣,显得如此遥远和不真实。
时间很快过去了,美术高考前夕,画室里几乎没有人说话,只听得见笔划过纸面时的沙沙声,大家都不敢偷闲片刻。
忽然有一位同学喊道:“钟霄,外面有人找你。”
那是一个年迈的老人,头发几乎全白了,脸晒得土黄,穿着一身普蓝色的衣服,背着一个布兜。看见钟霄出来了,老人黯淡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犹如点了一盏灯。
他们站在画室门口,说了很长时间的话,老人几次把布兜交到他手里,钟霄都不接,硬推回去,这样僵持了一会儿,老人生气了,一跺脚,“咦”了一声。他勉为其难地接了过来,似乎要留老人吃饭,但老人执意要走。
待他回来后,我问他:“那是你爷爷?”他低着头说:“是我爸。他知道我明天要考试,给我送从庙里求来的馒头,说是吃了能耳聪目明,一准儿能考上大学。”
当我转身拿铅笔时,发现他正在默默地流泪。看得出来,他在努力憋着,不让自己放声大哭,憋得连眼睛、脸颊都红了,因为用力抿着嘴,下巴上有一片小小的褶皱。在呼吸的瞬间,他还是没能忍住那一声呜咽,全画室的人都知道他哭了。
这一年,他没有参加考试。
他坚持了9年,却在第9年的时候放弃了。
画室的老师很守诺言,果然让他做了老师。而这一年,我却很意外地收到了他梦想的那所美院的录取通知书。
收到通知书的那天,所有的人都过来祝贺我,他也不例外。[B]那张单薄的纸被他摩挲了好多遍。“真羡慕你,真的,羡慕你。”他像复读机一样,反复讲,反复说,像是对我说,也像是在对他自己说。
(甲)“你为什么不再试一试呢?就这么放弃了吗?”我问他。
我想尝试着安慰他,却发觉自己词穷了。
我们这一届毕业后没多久,画室就被拆除了,轰然一声响,我们的“罗浮宫”倒塌了。
老师将全体学生带到了市中心,租了一层公寓。他那时候已经成了老师的合伙人,执意把地点选在有天台的顶楼。
再去看望他时,他邀请我去画室里看一看。
上了顶层后,我震惊了,若不是还有一丝理智,我会以为时光倒流了。
顶层的墙壁上全是孩子们的涂鸦,极像当年我们的“罗浮宫”,尤其是天台,被装修得几乎一模一样,看得出,所有的设计都出自他的手。
他站在一片彩绘前对着我笑。“我现在可厉害了,虽然没有考上那所美院,可美院现在会聘请我讲课,也值了……”他也不似从前那样寡言,谈起自己的事业,开始滔滔不绝。这时,不远处一个学生喊他,他简短地向我告别……
我一个人沿着彩绘墙慢慢地走,忽然发现在一个角落里,有一幅残破的画。我笑了,又是他的恶作剧,让人误以为是贴上去的。可是当我看到画的内容时,却怎么也笑不出来了。
那是六七个少年坐在天台上看月亮,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半空,唯独他拿着画笔,两只眼睛却看向我们。
速写画旁边,有一个真人比例大小的彩绘,是一个蓝色的阿凡达①。他手持长矛,满脸警戒,忠心耿耿地守护着他们的潘多拉星球,以及我们曾经的“罗浮宫”。
(作者:王璐琪选文有删改)
注:①阿凡达:科幻电影《阿凡达》中人类的化身。影片主要讲述了人类飞到路途遥远、条件恶劣的潘多拉星球开采资源的故事。科学家们将人类DNA和这个星球土著纳威人的DNA结合在一起,让人类的意识进驻其中,制造了一个具有纳威人蓝色外形的克隆人,成为人类在这个星球上自由活动的“化身”,即阿凡达。
【1】小说讲述了钟霄在画室的种种经历,请你仔细阅读,补全下面的内容。
【2】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是这篇小说的特点之一。请从文中[A] [B]两处任选一个,结合语境进行赏析。
[A]他没有回答,依然专注地挥舞着手里的画笔,眼睛时不时地快速瞄一下静物组。我坐的位置刚好在他的侧面,清楚地看到他捏笔的手腕一抖,一块颜色画歪了。
[B]那张单薄的纸被他摩挲了好多遍。“真羡慕你,真的,羡慕你。”他像复读机一样,反复讲,反复说,像是对我说,也像是在对他自己说。
【3】文中(甲)处在“我”的问话之后,钟霄会有何反应?请根据上下文合理想象,展开描写。(不超过100字)
【4】小说结尾两段细致描述了角落里的速写画和彩绘。结合相关内容,说说钟霄这样创作的用意。
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告别一个人,告别一个地方;告别一段岁月,告别一种心绪;告别不堪,告别荣耀……告别中见真情,告别中见哲思。
人生路上,我们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告别。这些告别给了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以“我记忆中的告别”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说说在你的记忆中哪些告别让你印象深刻。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