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屏息(bǐng) 辍学(chuò) 嶙峋(líng) 经纶世务(lún)
B.镌刻(juān) 酒肆(shì) 婆娑(suō) 摩肩接踵(zhǒng)
C.烂漫(màn) 窒息(zhì) 盎然(àn) 胸有丘壑(hè)
D.不逊(xùn) 飞漱(shù) 踌躇(chú) 杳无消息(yǎo)
2、下列各项中,对语法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①传统文化并非全部适合今天这个时代,我们要辩证地认识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不能完全照搬历史。②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如爱国主义的崇高境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谐统一的博大胸襟,崇德重义的高尚情怀,我们就应该继承和发扬。
A.①句中的“适合”“认识”是动词。
B.①句中的“不”“完全”都是副词,②句中的“对于”是介词。
C.①句中的“照搬历史”是动宾短语,②句中的“继承和发扬”是并列短语。
D.②句中的“奋斗精神”和“博大胸襟”都是主谓短语。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内容正确与否是衡量文章好坏的重要标准。
B.这种布,具有防水耐磨,防蛀耐酸,很适合化学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穿用。
C.科学基础知识,必须从小学开始打起。
D.参加这次大会的有诗人、画家、演员和文艺工作者。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 旌旗(jīng) 酵母(jiào) 络绎不绝 经久不息
B. 蹒跚(pán) 青稞 一张一翕(xī) 囫囵吞枣
C. 羞赧(nǎn) 焙烧(pèi) 别出新裁 举世瞩目
D. 冗繁(rǒng) 俨然(yǎn) 一筹莫展 流光溢彩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上阕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请做简要分析。
【2】有人评价这首词“物我交融,含蕴深广”,请结合“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两句简要分析词人的情感。
6、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野望》王绩)
(2)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崔颢)
(3)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4)_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李白)
(5)悬泉瀑布,飞漱其间,____________,良多趣味。(《三峡》郦道元)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7)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使至塞上》王维)
(8)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收束全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昆虫记》中的昆虫名目众多,阅读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对昆虫进行分类积累。阅读下面的表格,完成小题。
昆虫名 | 类别 | 思考题 |
(1) 、朗格多克蝎 | 弑亲者 | 在阅读《昆虫记》时,对昆虫进行分类整理有何作用? 我的理解: 。 |
粪金龟、圣甲虫 |
| |
蝉、(2) | 歌唱家 |
【1】根据下面的两段文字,填写表格中(1)(2)处的昆虫名。
他们看见在烈日炙烤的草地上有一只仪态万方的昆虫(1)半昂着身子庄严地立着。只见它那宽阔薄透的绿翼像亚麻长裙似的掩在身后,两只前腿,可以说是两只胳膊,伸向天空,一幅祈祷的架势。
(2)的歌声是“格里——依——依”“格里——依——依”这种缓慢而柔和的声音,唱起来还微微发颤,使歌声更加悦耳动听。
(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给粪金龟和圣甲虫归类并起一个类别名称,说明命名理由。
类别名称: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阅读《昆虫记》时,对昆虫进行分类整理有何作用?
我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通过几百年的数据观测和因素分析,公认全球变暖有95%的概率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人类活动对于气候变化的影响,是无法忽视的。那么,气候变化形势的严峻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是物种灭绝的风险。我们生态进化和物种进化是非常缓慢的,按正常来说,气候变化非常快的话,缓慢的进化是无法适应这个速度,所以物种灭绝的风险指数加速。其次,是粮食安全风险非常巨大,尤其是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海洋的生产能力会急剧下降,甚至会到崩溃的边缘。最后,气候变化还会严重影响人类健康。
(选自《中国发展简报》,有删改)
【材料二】中国最大河流的水量正在不断减少。研究人员研究了几十年来水文站和卫星图像的记录后,估算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长江水位平均每5年下降约2厘米。研究人员警告,长江水位整体下降可能对中国最富裕、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的环境和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长江流域4.6亿人口,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以上。长江的水资源历来是财富源泉,也促进了粮食生产和交通运输。随着工业活动不断增加,沿线1000多个湖泊已消失。但人们仍认为长江水的总量或多或少没有变化——前提是所有用过的水最终会回到环境中。这是个很难检验的理论。长江从西藏到东海,绵延6300多公里。有的水在地表,有的水在地下,每年不同季节和地区都有很大波动,计算难度很大。
团队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长江水量减少近80%由气候变化引起,太平洋部分地区气温上升等异常气候导致长江流域总降水量减少。气温升高也增加了水储量的波动,导致更多洪水和干旱。蒸发量也增加了,部分原因是气温升高,也跟人类活动有关,城市不断扩张加速了水蒸发。
(选自《环球时报》《中国长江水一滴一滴少去》,2021年3月1日)
【材料三】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生态系统独特,长江流域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典型的区域。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长江经济带时均指出“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强调“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已经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要求“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近年来,受高强度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水域的生态功能显著退化,保护形势十分严峻。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中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濒危鱼类物种达92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的物种近300种。长江流域渔业资源曾极为丰富,最高峰时占到当时全国淡水捕捞总产量的60%,如今仅占我国水产品总产量的0.15%。
实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既是破解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严重衰退、生物多样性不断降低的生态困境的客观要求,也是打破原来渔民一家一户分散竞争式捕捞导致的“下水无鱼”的“公地悲剧”。当前,四川、安徽等地,很多渔民已经上岸了,他们走进工厂、开起餐馆或成为护渔员等。引导渔民退捕转产上岸,是扭转长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关键举措。这项工作涉及渔民渔船之多、覆盖区域范围之广,是我国资源生态保护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工程。
(选自《科技日报》,2020年12月24日)
【材料四】
【1】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态进化和物种进化是非常缓慢的,气候变化非常快的话,缓慢的进化无法适应这个速度。
B.长江水位整体下降对中国最富裕、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的环境和经济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C.长江水量减少的80%由气候变化引起,太平洋部分地区气温上升等异常气候与人类活动导致长江流域总降水量减少。
D.引导渔民退捕转产上岸,是扭转长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关键举措,是我国资源生态保护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工程。
【2】请根据上述材料,分别说说“长江病了”和“公地悲剧”在文中的含义。
【3】我国在生态保护方面仍面临许多问题,请你就生态保护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9、为配合防疫工作,湖南广益实验中学近期将组织全校师生再次进行全员核酸检测,请根据下列文字和信息对核酸检测的流程进行说明。
健康码黄码→医院/卫生所黄码专区
健康码绿码→信息采集点:出示健康码录入信息→采样点:由医务人员从鼻腔/咽部取样本
注意事项
①24小时内健康码;
②全程保持1m间隔,戴好口罩;
③有序去采样点做核酸;
④摘下口罩将嘴巴张大发出“啊”音,采样后戴上口罩从出口离开;
⑤10人/试剂管,10人组第一位担任“组长”,在信息采集点取抽样管并在采样点交给医生。
要求:
①说明对象准确,不遗漏有效信息;
②说明顺序合理,条理清晰;
③说明语言准确;
④不超过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