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天水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各句括号内说明了该句的修辞手法,说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音响就越大了,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排比、比喻)

    B.那种感情,是凯旋的骑士对战马的感情,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的射手对良弓的感情。(引用、比喻、对偶)

    C.纺车总是安安稳稳地呆在那里,像露出头角的蜗牛,像着陆停驶的飞机。(拟人、比喻)

    D.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朦胧欲睡似的。(拟人、比喻)

  • 2、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文化节目强势回归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追捧造成的。

    B.谁能否认屠呦呦没有对国家的医学事业作出过巨大贡献呢?

    C.“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号召,得到了全校师生的积极响应和一致拥护。

    D.对日本右翼势力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挑衅言论,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怎能无动于衷?

  •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名(nì)   黑(yǒu)   璀(càn)   禁(gù)

    B. (shù) 污(suì)   尽(tuì)   冽(lǐn)

    C. 昂(xuān)   责(jí) 悴(qiáo) 酷(xiào)

    D. 尬(ɡān) 执(ǎo) 美(pì) 吞(shì)

  •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马思远在书摊中意外发现一本渴望已久的《战争与和平》,真是妙手偶得啊!

    B.有一个道理不用讲,军人就该上战场。打仗这根弦松了,当“和平兵”的思想就会潜滋暗长

    C.有些地方为增产粮食而盲目毁林开荒,结果事半功倍,不仅粮食没增产,还破坏了生态环境。

    D.梅雨季,雨总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连绵不断,感觉整个人都要发霉了。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请解释《赤壁》这首诗中加横线的句子。

    2《渔家傲》中的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徜徉于古诗文的天地,我们会有精彩的发现:古诗文中有景,“水皆缥碧,①____________”写出了富春江水的清澈透明;“②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写出了汉阳生机勃勃的美景;“几处早莺争暖树,③____________”描绘了早春的动态图景。古诗文中有情,“报君黄金台上意,④____________”表达出诗人的报国之志;杜牧在《赤壁》中用典,以“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来抒发不平之气。古诗文中有理,晏殊在《浣溪沙》中以“⑦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揭示了“时光流逝、人事变迁是不可抗拒的”这一自然规律。古诗文中有志,我们从“富贵不能淫,⑨________,⑩________”(《富贵不能淫》)中感受到孟子的气节和胸襟。古诗文中有无穷的宝藏,等着你去发现。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红星照耀中国》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朱德爱护他的部下是天下闻名的。自从担任全军统帅以后,他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另外一个冬天则以牦牛肉当饭,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他们说,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他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打个“不厌”。军队里任何一个战士都可以直接向总司令告状——而且也常常这样做。朱德向弟兄们讲话往往脱下他的帽子。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倦。

    “我认为他的基本特点就是天性极端温和,”当别人请他的妻子康克清谈一谈她认为她的丈夫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性格时,她说道:“其次,他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第三,他喜欢跟一般战斗员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谈话。”

    “朱德对弟兄们说话非常朴实,他们都能听得懂。有时要是他不十分忙,就帮助农民们种庄稼。”

    “他常常从山下挑粮食到山上。他非常强健,什么东西都能吃,除了大量辣椒,没有什么特别爱吃的东西,因为他是四川人。他晚上非到十一、二点钟不睡,早晨总是五、六点钟起床。”

    “他喜欢运动,但是也喜欢读书。他仔细订出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的书籍。他也喜欢跟朋友们谈天,有时也开开玩笑,虽然并不象毛泽东那样幽默。他一般没有脾气,我从没有跟他吵过嘴,但他在战斗中却要发怒。打仗时朱德总是在前线指挥,但没有受过伤。”

    1在康克清眼中,朱德具有怎样的性格?

    2结合选段内容,谈谈朱德为何能造就铁打一般的军队。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思念一块月饼

    张金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代诗仙李白这首诗是我非常喜欢的,它深刻地揭示了游子的心理感受,仿佛撕下了我心口的一块伤疤,令我隐隐作痛。

    ②古人说:明月千里寄相思。月光如子弹般洒落,伤的却都是心灵。每到这个季节,思绪总是湿漉漉的。自打十八岁打起背包出来闯世界,平均两年回家一趟的频率,怎能解我焦渴的思念之苦?父爱母爱只能写在信笺里,流淌在无线电波里,滚烫在父母盼望的目光里。

    ③在我老家扬州,中秋节这一天有祭拜月亮、祈求团圆的古老习俗。临近中秋,母亲就要张罗着买藕段、莲子、月饼、江米条、馓子、花生、鸡蛋等,最好吃的就是镇上老师傅自制的月饼,月饼巴掌大小,厚厚的,甜甜的馅被一层层的皮包裹着,放在毛毡纸上,沁着一片片油渍,那香甜的滋味像痒痒挠,将我的馋虫勾起来,恨不得一把抢在手里,放入口中。

    ④吃月饼的甜蜜回忆仿佛过日子一般,美好的一切总会经历一番过程,一番铺垫,方才品味到幸福的滋味和内涵。每次母亲都将祭过月亮的月饼分给每人一块,并嘱咐我们兄弟俩,要细细吃,吃完就没了。所以,我每次将月饼切成四等份,每天吃一小块儿,其余的用纸包好藏在床头被窝里,有时睡醒了还拿出来看看。

    ⑤记忆最深的是三十五年前,那时我九岁,我的月饼吃完了,放学回来,趁着母亲做饭的工夫,到处翻找母亲藏好的月饼,终于在一只木箱子里看到了。我迅速地盖上这个天大的秘密,悄悄盘算如何既不被发现又能满足那牵肠挂肚的欲望。晚上放学回家,父母上工还没回来,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诱人的月饼还躺在那儿,并深情地望着我,我下意识地咽了一口口水,肚子也配合地发出两声咕咕叫声。我冲动地把月饼拥入怀中,后觉不妥,小心翼翼取出来,掰开五分之一左右,然后包裹好放回原处。那时我想,要是母亲责问起来,就说是猫或者老鼠偷吃了。想到这儿,我为自己的小聪明窃喜。

    ⑥大约过了两天,母亲让我到她房间里去,说要给我变个戏法儿。她缓慢地从箱子里拿出那块月饼,在我眼前一晃,欣喜地问:这是什么?我脸上火辣辣的,低着头,没敢抬头望。母亲打开纸包,盯着我看了看说:吃吧,本来就是留给你的!我的头埋得更低了,母亲什么也没问什么也没说,只是捡起散落在纸上的月饼屑子一粒粒放进嘴里。我掰开一半,说:妈,你也吃。母亲说:我不爱吃沙甜的,还是皮好吃,又脆又酥。

    ⑦这块月饼我咀嚼了三十五年,慢慢体味到母亲那无私的宽容的爱。现在,当我的女儿面对一堆奇形怪状、五花八门的月饼挑三拣四,甚至吃了一小半扔在一边时,我会拿过来,一粒一粒掰开放到嘴里,让它一点一点地融化在岁月的记忆里。

    ⑧又是一年秋风送爽时,又是一个花好月圆夜。对着如玉如银的朗朗明月,又想起那块圆圆的月饼,月光如水,流逝我不尽的思念;月光如织,维系我永久的牵挂。

    (选自《中国文化报》)

    【1】文章围绕“月饼”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请赏析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诱人的月饼还躺在那儿,并深情地望着我。

    【3】文中刻画了一位怎样的母亲?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4】一块让作者思念至深的香甜月饼,一个让朱自清泪流数次的肥胖背影,都让我们感受到父母深深的关爱。请比较本文作者和《背影》中的朱自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5】文章结尾段有什么作用?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作文

    习主席说:“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中华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前人所留下的是文化、精神和气节,传承则是家、社、国之延续。

    “传承”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chuán chéng。泛指对某某学问、技艺、教义等,在师徒间传授和继承的过程。泛指对前人的经验进行传授和继承并发扬发展的过程。与传承类似的词语有:一脉相承、继往开来、薪火相传、代代相传。一脉相承(yī mài xiāng chéng):“一脉:一个血统;相承:继承。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比喻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出处:宋·钱时《两汉笔记》卷十一:是故言必称尧舜,而非尧舜之道则不敢陈于王前,一脉相承,如薪传火,无他道也。”

    请围绕“传承”这一主题,在以下三个任务中选择一个自拟题目,完成写作。

    任务A:有一种力量,叫传承。请你讲述你自己的传承故事,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写作一篇叙事类作文。

    任务B:奔涌吧,后浪!作为我们这一代少年,我们这一批奔涌的后浪,我们这一代历史的传承者,你将代表初二全体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参加学校“传承五四精神”演讲比赛。

    任务C:不少科幻电影都以寻找某种力量传承某种精神为素材进行创作,请你构思一篇以传承为主题的科幻作品。

    (写作提示)

    (1)以上三个任务任选其一完成,题目自拟创作一篇作文。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3)卷面整洁,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及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