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阅读《傅雷家书》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B.我们一直在追寻一种理想的教育——让学校教育适合每个人的健康成长。
C.“双减”工作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桂林市必须提高认识、扛起责任、勇于探索,为全国“双减”工作做好示范。
D.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同学们了解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
2、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背影》 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截取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父亲的背影,通过特写,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
B.《苏州园林》是叶圣陶为一本苏州园林图片册写的序,本文抓住特征,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从多方面加以 说明。
C.《明天不封阳台》这篇课文围绕着到底要不要封阳台这个话题展开。作者诉说了一段心灵的历程,揭示了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表达了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观念。
D.《治水必躬亲》作者钱泳,明代人。课文论述躬亲是治水的必要条件,强调亲自登山涉水察看水情的重要性,通过正反对比深 刻地指出治水与利和义之间的关系。
3、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道家经典著作之一。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庄子》中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名歌。
C.演讲词特点鲜明,风格各异,但大多要有鲜明的观点、清晰的思路、充实的内容。为了增强演讲的感染力,演讲者可以借助一些语言技巧,来吸引听众。
D.《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的作者丁肇中是美籍华裔科学家,获1976年诺贝尔化学奖。
4、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龟裂(jūn) 斡旋 强词夺理(qiáng) 穿流不息
B. 狩猎(shòu) 喧腾 分崩离析(bēng) 不知所措
C. 瞭望(liáo) 窜掇 戛然而止(jiá) 海枯石烂
D. 眼眶(kuāng) 追溯 销声匿迹(nì) 轻歌慢舞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石壕吏》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2】文中的老妇是一个怎样的人?
6、古诗文名句填空。
(1) ,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 。(王安石《登飞来峰》)
(3)登斯楼也,则有 ,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4)《水调歌头》中道尽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___________ , 。
(5)李商隐的《无题》中抒写强烈的相思和至死不渝的爱情,后亦指一切无私奉献精神的诗句是“ , ”。
(6)若都似五柳先生那般“ , ”,金钱名利又怎会羁绊现代人追寻诗意人生的脚步?
7、阅读下面文段,然后作答。
医生建议他再做一次手术,他冷冷地、生硬地说:“到此为止。我可够了。我已经向科学献出了我的一部分鲜血,剩下的留给我做点别的事吧。”
选文中主人公生动幽默的语言体现出他_____的性格;“做点别的事”具体是指_______一事,这也表明主人公已从过去的伤病中解脱出来,重新开始规划新的生活。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晨读如沐
李丹崖
①看《世说新语》,发现古代名士有两大习惯,一为晨沐,二为晨读。
②晨沐很好理解,就是早晨洗个热水澡,冲走梦魇和惊悸,洗去美梦里的虚幻和不切实际,精神抖擞地走向崭新而美妙的一天。
③那么晨读呢,也很好理解。人云,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其实,对于某些“精神上的垦荒者”来说,半日不读书就架不住心灵的虚空和焦灼了,因此,就需要展卷阅读,让浓浓的墨香熏陶自己混沌的灵魂,让书里的警句激活自己的慵懒和困倦,精神饱满地去耕耘奋斗和打拼的心路。
④看过无数个“偎雪夜读”的典故,听过了太多“头悬梁、锥刺股”的传说,“凿壁偷光”也在我们耳边回响了不知多少遍,还有“红袖添香夜半读”,我总觉得这些人要么把“阅读”弄得太苦情,要么把“阅读”弄得太煽情,要么把“阅读”弄得太矫情。真正理想化的阅读都不是这个样子,他们生错了时代,这不怪他们,但他们也选错了阅读的最佳时机。
⑤阅读的最佳时机应该是早晨:耳根清净,满目鲜活,书卷在握,清风徐来,舒适惬意。沉进书里,或作吮指状,或凝神屏息;看到妙处,或拍案叫绝,或手舞足蹈;读到悲情,双目红润,泪眼婆娑;读出谐处,仰天大笑,喜上眉梢。真正的阅读就应该是这种禅定的状态,任尔东西南北风,手握册页,我自岿然不动。文字在精神的外围蒙上了一层金刚罩,管他外面风雨琳琅,翻开书,满目都是晴天。
⑥现代人的起床方式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被嘹亮的鸡鸣叫起来;被闹钟叫起来;被书房叫起来。
⑦被鸡鸣叫起来的人要么是辛苦的农人,要么是向往自然的隐士;被闹钟叫起来的人要么是重荷再肩的上班族,要么是累于生计的“穷忙族”;被书房叫起来的人就不同了,他们在心灵里无形中植入了一种习惯:每当太阳初升,大地复苏,他们不光知道喂饱自己的“肚子”,更懂得喂饱自己的“脑袋”。
⑧我想,这也许就概括了当下人的三种生存状况吧:身生活,心生活,魂生活。这是生活在俗世里建造的金字塔,身生活在塔底,心生活在塔中,魂生活在塔尖。
⑨站在塔尖的人最早感知生命里的第一缕曙光,最早接到宇宙里的灵光发给他们的信号,最早悟出生命的真正奥妙“不在透支,而在不断地储蓄”。
⑩我向来喜欢“书”字,这个字单单从字形上看,就像是一架梯子,你看它右肩上的一“点”,多像是那最先登顶的勇士,总有太多的人羡慕他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却不去想想他从山脚出发的每一步。书海滔滔,那些潜泳的人总能最先找到深处的暗礁,巧妙地避开绕道,而那些不习水性或者是从不“让目光下海”的人,总是刚刚出发不久就撞沉了自己的“泰坦尼克号”!
⑪清晨推开窗,阳光就洒满了整个屋子;翻开了书本,智慧的光芒就溢满了整个心房。
⑫晨跑是锻炼身体的方式,晨读是砥砺心灵的长跑。
⑬如果说每一个文字都是一个脚步,那么,在我们打开书页的瞬间,我们距离梦的驿站岂不是又近了一程吗?
⑭如果说每一个文字都是一滴水,那么,在我们翻开一本书去读的时候,不就是在举行一场心灵的晨沐吗?还有什么能抵得上一场晨读?我还真想不出,想不出就继续读,我在晨读里亦步亦趋,逐渐领悟……
【1】阅读第③段,根据下面对晨沐的解说,写出你对晨读的理解。
晨沐就是早晨洗澡,冲走梦靥和惊悸,精神抖擞地走向崭新而美妙的一天。
晨读就是:
【2】文章的题目为“晨读如沐”,为什么第④段要举出勤奋夜读的诸多情形?
【3】仔细揣摩第⑩段画线句,说说作者所说的是指生活中的哪两种人。
9、按要求作文。
请以“忘.不了那个背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③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 7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