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河池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面对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一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第一、二句写出诗人没有隐居在深山,而是身居闹市,却不受世俗烦扰。

    B.第三、四句自问自答,转换叙事角度,反映了诗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

    C.第五、六句实是妙手偶得之笔,可谓浑然天成,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化境。

    D.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美景的迷惘,也表现了辞官归隐后的一丝忧伤。

  • 2、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

    B.白居易——宋代现实主义诗人——《白氏长庆集》

    C.曹操——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龟虽寿》 《蒿里行》 《短歌行》

    D.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水经注》

  •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zhònɡ)   (zháo)    屏息(liǎn)   锐不可(dānɡ)

    B.diàn)   (zѐnɡ)   无消息(yǎo) chà)风云

    C.(qiǎo) (fèn)   mò)然回首   曲高(hѐ)

    D.(chì)     (yǒu)   (hàn)首低眉 痛疾(wù)

  • 4、下列空白处的词语填写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_____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知道。

    ②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____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

    ③《清明上河图》不是一般热闹场面的记录,而是通过对各阶层人物活动的生动描绘,深刻地_____出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

    A.虽然      揭示

    B.因此      揭露

    C.虽然      揭示

    D.因此      揭露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叙事,交代诗人出使塞上轻车简从的情况和出使的目的。

    B.颔联中诗人以“征蓬”“归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C.诗中的“长河”指长江。这一联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D.尾联“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表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2)崔颢《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一联与本诗都写到了落日时分的景象,请分析其蕴含的感情有何不同。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默写

    (1)蒹葭苍苍,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

    (3)白居易的《卖炭翁》中用极度反常、扭曲的矛盾心理真实反映老翁悲惨境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习近平曾引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_________________”来要求我们广大青年学生学习杜甫那种推己及人的高尚品格,常怀忧国忧民之心。

    (5)日本舞鹤市向中国捐出的抗“疫”物资上印着唐诗“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人爱花,常把各种花写进诗文中,赋予它们人的品格与情感。请从下面的花中任选一个,写出连续的两句古诗文。

    牡丹花 桃花 梨花 菊花 梅花

    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1)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______

    A.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   B.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

    C.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2)请根据内容填空。

    “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______(人名)的首级,可是在他的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我______(人名)到屋子里以后看到里面很干净,陈设非常简单。土炕上挂的一顶蚊帐,是唯一可以看到的奢侈品。”

    这段文字出自《红星照耀中国》,当时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这部作品曾易名为《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童画

    钟小巧

    ①学校后门的不远处,有片菜地,绿油油的,漫无边际。学校饭堂的青菜,多数时候是那里供应的。我经常看见一辆农用三轮车,满载着嫩绿的青菜,突突突,从后门进来,直达饭堂。饭堂就在美术室窗外。我教的这些小学生,画画心不在焉,窗外稍有响动,目光就飞出去了,我只好把他们的目光一一叫回。

    ②有一天,我正让三年级学生自由画“理想家园”,满载青菜的三轮车又来了。除了突突声,还有歌声:“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儿,怎么爱你都不嫌……”乍听,以为是车上的音响播放的。再听,却听出歌词不清晰,歌调也不准确。学生们笑成了一锅粥。只见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从三轮车另一侧蹿出来,扭秧歌似的扭动着腰身,像极了风中小树。他听到这边吵闹,便扭到窗下。两条蚯蚓似的鼻涕正好从鼻孔爬出来。他吸溜一下,“蚯蚓”钻进去了;不一会儿,“蚯蚓”又爬出来,他又吸溜一下。如此三番,待“蚯蚓”快爬到嘴巴时,他吸溜不住了,干脆用衣袖切断。黏糊糊的“蚯蚓肉浆”粘在脸蛋上,很快形成“鱼鳞片”。学生们尖叫,有的吐着舌头扮鬼脸,有的低头弯腰做呕吐状。城里学校的这些孩子,衣着光鲜,脸蛋白净。反差太大了。看到这个小男孩,我似乎看到了儿时的小伙伴。那时的农村,小孩兄弟姐妹多,感冒了就任鼻涕流,让时间去治愈,大人没钱也没时间管。这个小男孩也是这样吗?怎么不上学?他父亲为什么带着他送菜?他母亲呢?……我越想越来气,好一阵劝说,才把“神兽”们的心思赶回“笼”。小男孩似乎觉察到了室内学生的不友好,便躲在窗户一侧,只露出两只黑溜溜的眼睛,瞄向学生的画板。我的心被那______(A.羡慕   B.惊奇   C.卑怯)的目光戳了一下。

    ③第二天,满载青菜的三轮车又突突突地来了,但没见小男孩,只见到他的父亲。小男孩的父亲来美术室找我,毕恭毕敬地递给我一张画,说:“我儿昨晚画的,让我交给画画老师。”他接着又说:“我儿读二年级了,昨天感冒,上学要去江对岸,太远了,我担心这娃感冒加重,就没让他去上学,带着来送菜。他说昨天看到你们画‘理想家园’,他也画了。”听其口音,是外地人。我问:“来广东多久了?”他咧嘴一笑,挠挠头:“快十年啦,一直在这里种菜,小孩都是在菜地长大的,他很小就爱在地上乱涂乱画。”我认真看了看画。画里是一片绿色的菜地,菜地中间有一个灰色工棚,工棚旁边还有一幢高楼,楼前有个池塘,池塘边有个人在钓鱼,有个女人站在一旁,像是看鸭子嬉戏。最醒目的,是歪歪扭扭写在高楼上的字:理想家园。不知怎的,我的心又被戳了一下。不是惊喜。说实在话,这画不咋样,画上写的是理想家园,应该是现实家园吧。

    ④我决定去那片菜地看看。说来惭愧,来这里教书十多年了,我从未走近那片菜地。我倾心的,是学校前门的繁华,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灯红酒绿。周末,我约同事去户外运动,骑车顺路到菜地看看。从学校去菜地,是水泥路,满眼皆绿,神清气爽。进入菜地后,变成土路,有点颠簸。接近一个工棚时,我们被一只狂吠的狗吓住了。正要转头逃离,一个小男孩跑出来,喝住狗,并向我们招手,怯怯地叫声老师。他就是那幅童画的作者。这里哪有高楼和池塘?就一个简易工棚,周遭都是青青菜蔬。

    ⑤小男孩进棚去了,一会儿提着个生了锈的水壶出来,要倒茶给我们喝。同事见状慌忙上前阻止,说我们随身带饮料了。这时,听见棚内有人问:“才才,谁来了?”“妈,是老师。”小男孩放下水壶,应着转身就要进去。一个女人坐着轮椅出现在门口。我们惊呆了。我的心再次被戳了一下,原来爸爸有机会钓鱼、妈妈能站起来,就是他的理想。

    (选自《羊城晚报》2021年11月3日,有删改)

    【1】请围绕“童画”梳理小说情节,根据提示将图表补充完整。

    【2】根据你对本文的情节或主题的理解,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填写在第②段横线处,并说明理由。

    我的心被那______(A.羡慕   B.惊奇   C.卑怯)的目光戳了一下。

    【3】朗读时的重音,有时是要强调重点意思,有时是为了突出某一种特定感情。根据你的理解,谈谈第④段画线句子哪些词语应该重读,并简述理由。(至少选择两处)

    这里哪有高楼和池塘?就一个简易工棚,周遭都是青青菜蔬。

    【4】文章第②段极尽笔墨描写小男孩的不讲卫生,邋里邋遢,请分析作者这样处理的用意。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请以“开在心中的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2)中心明确,有真情实感;(3)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