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将爱国主义教育写入法律、形成制度,将促进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奋进新时代澎湃力量。关于爱国主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核心
②爱国主义的本质是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
③爱国主义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④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3年12月4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23年十大流行语”,其中“村超”(村BA)位居第四。下面就贵州榕江县“村超”、“村BA”一些话题仔细阅读,并回答以下系列问题:
贵州“村超”,全称榕江(三宝侗寨)和美丽乡村足球超级联赛,自今年23年5月开赛以来,逐渐火热“出圈”,目前,全网浏览量超300亿次。这不是英超、不是世界杯的现场,而是一座中国西南小城的足球赛场。
贵州“村超”不收门票,却为榕江县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据榕江县政府统计,“村超”举办一个月,吸引游客42万余人次,其中本地游客30.39万人次,外地游客11.61万人次。今年5月,榕江县接待游客107.37万人次,同比增长39.7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41亿元,同比增长52.08%。“十三五”期间,贵州全省新增社会足球场近600片,总量达3526片,实现1269个乡镇、15168个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尽量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这是继淄博烧烤之后,又一次空前成功的城市IP塑造。
这是以侗、苗、水、瑶等少数民族为主的榕江县在尝试了包括斗牛赛事、苗族鼓藏节、半程马拉松+萨玛节等在内的多次努力之后,终于成功出圈。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以下关于“村超”的说法你认同的有( )
①榕江人在“村超”的火热活动中,既参与其中,也乐享其中
②“村超”赛事广泛火到国外,可以替代国家队
③“村超”的举办是实现“美丽乡村”、“人民幸福”的一个缩影
④在”村超”现场,大多村民都能为自己的快乐和价值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通过以上“村BA”后期统计有关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是( )
①贵州榕江目的是培育“村超”特色赛事品牌,参与国际赛事
②看比赛、赏民俗、健身体,勾勒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③榕江”村超”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提高当地群众生活水平
④贵州对大量体育场馆的投入也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今年6月23日,贵州的村超吸引了来自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格萨尔王足球队来参赛。比赛间隙,榕江的村民身着民族盛装、吹着芦笙、跳起舞蹈,而来自青藏高原的锅庄舞更是燃爆全场。可见,“村BA” ( )
①展现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繁荣进步的美好画面
②使每一位村民都能成为优秀运动员
③有利于强化文化认同、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社会凝聚力
④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村超”的榕江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总决赛期间。坚持群众自主办赛、自主观赛、自建自管,推动台盘“村BA”体育赛事深入乡村、下沉农家、群众自主办赛。按惯例要举办篮球赛、斗牛.、赛马等文体活动。这表明( )
①每一场比赛都只能由普通村民自主举办,政府不可参与
②“球事”中的民族元素、民族文化展示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③“球事”中民族元素、民族文化展示,体现了民族平等的方针
④“球事”充分体现文化自信,实现创新性发展,把传统与创新结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火爆出圈的‘村BA’、‘村超’,是新时代各民族自觉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时代画面。”也是少数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发展的结果。以下属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取得成就原因的有( )
①民族地区人民的艰苦奋斗
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③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2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8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继续保持在1.2万美元以上。这一成就的取得( )
A.让我们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中国梦
B.助力中国主导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C.昭示了我国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实现
D.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4、“百年名校复旦大学2023的录取通知书,成为十年寒窗苦读的幸运学子今夏最好的礼物。”成为了今夏的热搜。因为这不只是一张简单的录取通知书,“老校长箴言、开化纸、篆刻、实景版画、手书小楷……系列元素的采用”,它承载了古法造纸工艺与复旦先进科技,整体设计呈现出“科学、人文、艺术”的水乳交融。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通知书呈现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人文精神的统一
②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③借助手工纸这一载体,可以保存、延续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④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小明听妈妈说某县开放了一家主题图书馆“来鹿书院”。妈妈还讲了图书馆的命名来历(如下),并让小明推测其主题。
相传,明朝万历元年,一知县在城西修学时一群鹿闯入,遂将修学处命名为“来鹿亭"。鹿子喜欢集群,寓意吉祥幸福,契合了各族儿女和合共进的关系,因此沿用“来鹿”之名。 |
以下对主题推测正确的是( )
A.伟大复兴
B.共享发展
C.和平统一
D.民族团结
6、2023年11月5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开幕。来自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来宾齐聚进博会。本届进博会共有289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数量达到历史新高。以上信息表明( )
①当今世界是开放发展的世界②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已经消失
③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④经济全球化使风险跨国界传递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7、广西对全区最低工资标准进行调整,自2023年11月1日起执行,调整之后一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由1810元上调至1990元,二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由1580元上调至1840元,三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由1430元上调至1690元。这体现( )
A.共同繁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B.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C.政府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
D.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8、2023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践行这一主题,公民应该( )
①追求美丽,购买过度包装的产品②低碳生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③绿色出行,多乘公共交通工具④讲究卫生,常使用一次性筷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中华民族是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民族。我国古代在天文历法、数学、农学、医学、地理学等众多科技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发明创造同生产紧密结合,为农业和手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以此为论据,可以论证的观点是( )
A.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B.创新是中华民族当代最鲜明的特色
C.创新决定了国家的发展方向
D.技术创新才能促进社会稳定
10、2023年10月16日,四川成都4岁女童被未栓绳大狗撕咬引发巨大社会反响,“狗咬人”事件,“社区居民养犬问题”备受关注。为此,某小区居委会举办了“有事好商量·民生专题协商议事”座谈会,最后经过讨论取得一致意见。这充分说明( )
A.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公民当家作主
B.人民民主的真谛是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政治协商
D.我国实行人民民主,这是发展选举民主的具体体现
11、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习近平总书记的民生牵挂,流露出饱满深厚的人民情怀。这表明( )
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②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③党和政府把发展经济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小岗破冰,深圳兴涛,海南弄潮,浦东逐浪,雄安扬波.....改革开放让华夏神州沧海桑田。如今,我们继续全面深化改革,这是因为( )
①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②只要不断深化改革就能解决我国的一切问题
③我国未来发展面临着新的变化和新的挑战
④我国经济已由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向高速增长阶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若要美德得以保存,法律是必需的;若要法律得以遵守,美德则是不可缺少的”。这句话体现的观点是( )
①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
②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法律与道德协同发力
③德为基石有教化作用,法为准绳有规范作用
④法为治理国家之重器,法治之力量优于德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小雪在议题式学习活动中搜集了以下两则资料。
☆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双方已有超1.8万人死亡,加沙地带已有超190万人流离失所,联合国大会紧急会议要求巴以冲突双方停火。 ☆时隔6年再访美国,习近平主席抵达旧金山。在美国旧金山期间,习近平主席应邀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同时应邀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
下列最适合该学习活动的议题是( )
A.中国的影响
B.中国的担当
C.谋求互利共赢
D.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15、“时代楷模”万步炎,从领衔研发中国首台深海钻机,到研制“海牛Ⅱ号”,30多年来,他用干劲、拼劲、闯劲、韧劲,一步步改写了我国深海海底钻机技术历史,一步步见证了我国海洋矿产勘探开发技术和装备从落后到超越的攀登。这启示我们( )
A.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
B.坚持奋斗就一定成功
C.平凡不可能创造伟大
D.做大事才能赢得荣誉
16、当今世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贫困、饥饿、疾病、社会冲突和动荡等一系列问题阻碍着人类的发展。为此,各国必须( )
①坚持消除贫困,推动可持续发展②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的责任
③维护自身利益,只注重本国发展④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各自的贡献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2023年11月11日,以“融合两岸共创未来”为主题的海峡两岸交流融合月启动仪式在深圳举行,两岸各界人士和青少年2000余人参加,两岸同胞相聚鹏城,共叙亲情,共谋交流合作,共话融合发展。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和平发展、交流合作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
B.海峡两岸交流能促进海峡两岸经济同步发展
C.两岸同胞同文同种,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18、党和政府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成为“创客”,要成为“创客”就要具有创新精神。下列不属于创新精神的表现的是( )
A.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
B.强烈的好奇心和绝对服从权威的学习精神
C.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D.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19、杭州亚运会的开幕式美轮美奂,实现了西方立体美学和东方美学的融合,技术和艺术的融合;杭州亚运会火炬的设计思想,源自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这说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 )
①坚定文化自信 ②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③继承一切传统文化 ④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要求,强调“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下列古语与二十大报告所强调的内容相符的是( )
①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②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③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
④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1、2021年以来,我国巨大科技成就频传捷报。2021年6月17日,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位航天员送入太空空间站。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在轨运行三个月的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名航天员乘坐返回舱顺利返回着陆,飞行员状况良好。2021年9月20日,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发射成功,飞船将与在轨运行的空间站组合体进行交汇对接,向空间站送去必要的物资。我国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已于2021年10月1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航天员王亚平等被选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首飞乘组,王亚平成为进入中国空间站的首位中国女航天员。
回顾中国航天的历史征程,从“一穷二白”到稳居世界第一梯队,我们创造了一系列伟大成就,完成了一个个宏伟目标。
对此,有的同学认为,从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看,足以说明我国已经是世界科技强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属不必。请你对他的观点进行辨析。
22、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国家采取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我国生育政策的调整,有助于改善人口老龄化局面,使总人口结构更加合理。小明认为: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不是人力资源强国,只要调整生育政策,就能成为人力资源强国。
请运用所学知识对小明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23、《重庆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对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运输和处置、法律责任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主要适用于已经开展垃圾分类的小区、公共单位和公共区域。对未分类投放的处罚,单位或个人违反本《办法》第十条规定,未按生活垃圾分类要求投放生活垃圾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单位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50元罚款。
请运用国情国策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漫画的认识。
24、 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什么品格?
(2)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3)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4)中国人民具有哪些伟大精神?
25、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切实依法行政。坚持政务公开,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接受同级人大及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的监督。
(1)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要建设法治政府?
26、材料:“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2016年全国两会结束后,为了激发同学们的使命感,某校九年级组织开展了以“关心祖国发展,开拓美好未来”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务。
【探索理念依据】
小婷同学上网查阅近年来国家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如: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引起同学们探索。
(1)党和国家提出这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的根本依据是什么?
【“美丽家乡”调研活动】
建设“美丽家乡”是我们的美丽梦想。九(3)班正在开展“美丽家乡梦”主题调研活动……
(2)下面是小娜同学未完成的调研表。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帮小娜将未完成的调研表填写完整。
所见现象 | 反映的问题 | 应坚持的战略与基本国策 |
“霾”锁家门 | ① | ③ |
河水黑了,鱼虾绝了 | ② |
【热爱家乡 落实行动】
上述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感悟颇深,纷纷表示要把对家乡的热爱落实到日常行动中去。
(3)请你就如何使家乡“水更绿、天更蓝”提出三条合理建议。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黑龙江省积极适应新常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国家统计局合肥调查队近日发布分析报告显示,黑龙江五年来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城乡居民收入显著增长,生活不断改善.
(1)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2)2020年脱贫目标实现,体现了我国坚持什么发展理念?
(3)为实现上述理念,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28、国家卫生健康委26日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冠病毒感染将自2023年1月8日起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
(备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二条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第三条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自2019年12月20日左右爆发疫情以来,国家很好地保护了我们三年。为响应国家号召,彻底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新冠肺炎疫情。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请根据学科所学“三思而行”共同发出一份倡议。要求:4条,不少于25字。
青少年倡议书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泰安市泰山区XX学校 2023年1月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