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苗栗八年级质量检测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国家的根本制度

    B.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的形式,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

    C.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政治的本质特征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的根本途径

  • 2、下图为中国政府就台湾问题发表过的三部白皮书。这(     

    ①展现了中国人民追求祖国完全统一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

    ②传递了将和平统一作为解决台湾问题唯一方式的明确信号

    ③体现了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一贯立场

    ④说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我们要善于从中华文化的宝库中汲取智慧,下列传统文化与现代智慧对应正确的是(     

    序号

    传统文化

    现代智慧

    “一言九鼎”“与人为善”

    诚信友善

    “舍本逐末”“竭泽而渔”

    建设生态文明

    “亲仁善邻”“协和万邦”

    和平相处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开拓创新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 4、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分别是(       

    A.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

    B.经济建设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科技创新和改革开放

    D.共同富裕和高质量发展

  • 5、“历史经验一再表明,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走向现代化的国家,都是科学基础雄厚的国家;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成为世界强国的国家,都是在重要科技领域处于领先行列的国家。”这句话警示我们(     

    ①创新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②谋未来就要谋创新,要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③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④科技领域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才能促进国家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生育政策在不断调整。这(     

    我国生育政策演变历程

    A.说明我国的国情已发生根本改变

    B.改变了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C.说明我国的人口国情已发生根本变化

    D.有利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 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疆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从中我们可以领会到(     

    ①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

    ②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

    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

    ④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将“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摆在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的首要位置,强调要加强宪法监督,坚决纠正违宪违法行为。加强宪法监督需要(     

    ①地方人大做好宪法和法律解释工作

    ②公民增强宪法意识,学习宪法、践行宪法

    ③国家工作人员要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

    ④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将其制定的法规报送法定机关备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国家统计局最新人口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为14.11亿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进入负增长区间。以下关于人口负增长的原因及影响的推导正确的是(     

    A.人民生育意愿提高→人口负增长→资源环境面临危机

    B.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调整→人口负增长→加剧人口老龄化

    C.重男轻女思想仍然存在→人口负增长→导致人口结构失衡

    D.鼓励生育的配套政策不完善→人口负增长→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

  • 10、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在走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在这条道路的进程示意图中,序号与内容对应表述正确的是(     

    A.①改革开放②党的十八大召开③2035年④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B.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②中华民族强起来③2030年④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②改革开放③2035年④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①改革开放②进入新时代③2035年④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11、下图对知识的归纳正确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12、在新时代的伟大变革中,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非凡成就:制造出世界上第一个采用氨-3等离子体作为燃料的“人造太阳”、利用“中国天眼”探测到了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性证据……这些成就充分证明,我国在科技领域(     

    A.领跑世界,已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B.还有许多卡点瓶颈亟待突破,创新能力提升任重道远

    C.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

    D.变革科技创新理念,谋取以理论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 13、2023年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国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这部“管法的法”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必将更好地发挥立法引领保障作用。这说明(     

    A.法治要求实行善治

    B.科学立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C.我国法律规范体系更加科学完备

    D.立法法是公民的根本活动准则

  • 14、据统计,我国人均耕地、草地面积和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3%、33%、28%。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一些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城市雾霾现象凸显。这些材料说明我国

    A.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

    B.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难以改变

    C.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

    D.资源环境问题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 15、为了保障黄河安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023年4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下列体现该法律制定过程的正确排序是(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会后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②有关部门深入调研,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草案)》

    ③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保护母亲河,决策部署黄河立法工作

    ④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②①④

  • 16、下列行为属于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是(     

    ①王林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行动不便的老人让座

    ②张平认真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坚决不闯红灯

    ③李安自觉完成2023年个税申报并补缴税款

    ④“00后”女大学生刘希悦响应号召应征入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7、关于我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以下顺序正确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

    ②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

    ③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

    ④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

  • 18、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位于重庆西永微电园的中国电科芯片技术研究院打破国外技术钳制,自主研发配套的多个型号产品,助力神舟十七号圆满完成发射任务。这意味着我国(     

    ①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

    ②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

    ③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④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9、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 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

    ②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强化规则意识

    ③加强法制宣传,强化道德的强制性

    ④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树立法治意识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 20、2023年,改革开放45周年。回望过去,我国依靠改革开放,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步伐;眺望未来,必须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增动力添活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这充分证明改革开放(     

    ①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实现了中国梦

    ②深刻影响了中国,也深刻改变了世界

    ③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④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香妃沐浴处”“还珠格格墓地”……近年来,在文化旅游特别是“研学游”日益兴盛的情况下,一些导游在文化遗产类景区讲解中杜撰奇葩野史、奇闻轶事的现象十分突出。对于这些荒诞不经的“戏说”,有人乐于接受,有人则认为贻害无穷。

  • 22、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从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材料二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奔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路上,五十六个民族拧成一股绳,同心协力、踔厉奋发,绚丽的民族团结之花,将为祖国增添更多风采。

    有人认为,五十六个民族难以形成统一的价值观。你赞同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 23、辨析:甲:当今社会贫困多,加大扶贫可摆脱。乙:全面小康社会好,共同富裕谱新歌。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材料一:1949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不足百元和不足50元,而到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695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从1953年到2013年,中国的GDP总量就增长了122倍,从经济濒临崩溃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今天的中国,嫦娥二号卫星最远能够飞行到距地球超过亿元公里的地方,“蛟龙号”潜水器最深可以下潜到海底超过7000米处。

    (1)65载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至今,改革开放举措迅疾铺展,令世界瞩目。国务院批准成立上海、天津、福建、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司法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央企薪酬制度改革、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等一一推进。这股动力强劲迸发,深刻改变着国家面貌和人民命运。

    (2)这股强劲迸发的动力验证了思想品德课中的哪些观点?

     

  • 25、   材料一: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它的建成通车,将使珠海成为桥头堡,辐射范围延伸到其背后的1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不仅给港人创造再一次发展的机会, 同时也带动了粵西落后地区的发展。这是国家战略布局的深层次考虑。

    材料二:港珠澳大桥的建设,生态保护的理念贯穿始终,被视为海洋生态保护理念的重要样本。白海豚不搬家,是港珠澳大桥项目的建设目的之一而今,大桥已通车,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们用自己的智慧与行动实现了这一目标。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新发展理念?

    (2)材料二给我国经济发展什么启示? (答出三条即可)

  • 26、【反对分裂 维护统一】

    《反分裂国家法》规定: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国家,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如何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

  • 27、材料一   其曼古力是陆军边海防学院乌鲁木齐校区的一名讲师,先后被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先进个人、“陆军强军精武标兵”,荣立二等功1次。在11年的教学生涯里,她历经了3次转型,不同岗位的磨炼,让其曼古力逐渐崭露头角。在当地各族群众心中,其曼古力一家三代丹心戍边的维吾尔族家庭,犹如石榴树,根根相连,枝繁叶茂,给人团结向上的力量。她一家用忠诚、热血和责任浇灌着民族团结的“石榴树”,促进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1)我们青少年能为“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做些什么?

    材料二   人民日报评孟晚舟回国: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前进的步伐。中华民族是具有强烈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民族。中国人民从来没有欺负、压迫、奴役过其他国家人民,也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锲而不舍走下去,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当下,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28、脱贫攻坚谋发展

    材料一: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前进路上,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2020年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这是一项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材料二: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坚持以群众为主体,激发内生动力的原则。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扶贫先扶智,增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1)脱贫攻坚是针对我国怎样的现状提出的?

    (2)脱贫攻坚是实现哪个目标最艰巨的任务?为完成此任务,我们要实施哪些战略?

    (3)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一举措有什么积极的社会影响?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还需要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的哪些素质和精神?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