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哈密八年级质量检测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显底气。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彰显出自信中国人(     

    A.对文化有自信

    B.对民族有底气

    C.对国家有认同

    D.对发展有信心

  • 2、治疗脑血管疾病,西医优势在于其有一套科学、严谨的诊断治疗体系,能明确病变部位和性质;而中医则强调整体观念,不但治疗脑血管疾病,而且对容易引发脑血管疾病的血压、血脂、血糖等疾病会同时兼顾,进行一个整体治疗和调节。由此可知(     

    ①不同特质的文化消除差异,能增添新的元素

    ②文化多样性能直接推动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

    ③面对多样文化,我们应开放包容,兼收并蓄

    ④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值得尊重的经验和智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在国际竞争愈演愈烈的全球格局下,世界各国纷纷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科技实力,力求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从10年前第34位上升到第11位,标志着中国已成为国际前沿创新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10年来我国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科技实力跃上新台阶,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增强。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1】上述材料表明(     

    A.中国已成为影响世界的主导力量

    B.中国突出以创新成果为核心的创新型强国建设

    C.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D.在当今全球尖端技术领域我国全面领先于世界

    【2】在取得已有的科技成就之上,我们坚信(     

    ①科技创新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唯一因素

    ②创新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科技引领高质量发展

    ③只有坚持科技创新优先发展才能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④创新是引领国家发展的第一动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 4、据测算,“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20%。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占比将超过30%。这体现了我国人口状况呈现出的新特点是(       

    A.总人口增速趋缓

    B.老龄化加剧

    C.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

    D.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

  • 5、为帮助中学生理智面对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有网友提出了以下建议。其中,科学合理的是(     

    A.无限延长学习时间,以增强自身实力

    B.客观分析情况,正确对待考试

    C.全面放松自己,把学习任务彻底丢掉

    D.采取一切方式,消除学习压力

  • 6、某校主题班会课上,同学们发言非常踊跃,如图所示。最贴切的班会课主题是(     

       

    A.华夏之美在于环境优美

    B.中华文明世界首屈一指

    C.坚持创新建设科技强国

    D.辉煌成就提振中国自信

  • 7、2023年7月3日,人民网发文指出,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完善协商民主体系,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健全各种制度化协商平台。这表明,我国人民民主的真谛是(     

    A.人民当家作主,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B.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C.协商民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

    D.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民主

  • 8、2023年中央编办正式批复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内部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专门工作机构。此举旨在(     

    ①提升民营经济主体地位②以国家治理赋能我国经济发展

    ③提振民营经济预期信心④为民企提供基本政治制度保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9、如图是甲骨文“望”和“何”的字源含义,这说明中华文化(     

    登高望远的人——站在高丘,扭过头来,瞪大眼睛,向远方看去。这是甲骨文中的“望”。一个引人遐思的字。

       

    荷锄而归的人——“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是甲骨文中的“何”(通“荷”),简直太浪漫了。

       

    ①成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②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③具有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④有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的包容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10、在我国,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选举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 11、下列诗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的内容对应正确的是(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12、从党的十八大报告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再到政府工作报告,始终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①文化最深层的内核②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③伟大建党精神的具体体现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3、生育政策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完善,随着人口发展形势的变化,我国相继推出了“单独二孩”“全面二孩”“全面三孩”等政策。这有利于(     

    A.正视发展挑战,取消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B.减少我国大量的人口流动,迅速提高人口数量

    C.解决老龄化加剧问题,促使经济适应人口发展

    D.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 14、下列关于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A.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我国第一部宪法

    B.2010年底,我国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C.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D.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公布,开创了我国法典编撰立法的先河

  • 15、2023年10月1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出台的《深圳市医疗保障办法》正式实施。社保卡买药没有“门槛线”,住院待遇提升,异地就医更便捷……这些举措体现了政府(     

    A.满载民生情怀,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B.完善医疗政策,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C.增进民生福祉,消除了社会主要矛盾

    D.坚持依法执政,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 16、下列用图示法表示所学概念间的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 17、右边漫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是

    A.爱国

    B.友善

    C.诚信

    D.敬业

  • 18、北京的一位快递小哥给12345热线打电话反映:“社区太大,楼号不清,送餐时找起来太费劲。”街道办事处迅速响应,征得业主一致同意后为单元楼装上新号牌。近年来,北京市12345“接诉即办”已成为市民反映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的主渠道。上述材料说明。(     

    ①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以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

    ②不断规范政府的执政权,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③公民行使民主权利,促进国家机关改进工作

    ④行政机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9、小南在议题式学习活动中收集了以下两则资料,最适合该学习活动的议题是(     

    ☆2023年上半年,我省已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946个,激发老旧小区新活力,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

    ☆2023年上半年,我省已完成改造提升农村户厕25.4万座,加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整治,让乡村更美更宜居。

    A.完善政治制度,保障自由平等

    B.建设法治社会,培育法治意识

    C.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开放水平

    D.保障改革民生,实现共同富裕

  • 20、我国公安部宣布采取重大行动,成功移交1207名涉及缅北的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进一步打击了国内电信诈骗等犯罪活动。这能够(     

    ①不断增强政府的执法能力②彻底根除跨国电信诈骗犯罪

    ③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④提高公民严格执法意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   2019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纲要》紧扣时代主题,提出八个方面的教育内容。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聚焦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

    学习《纲要》精神,提升道德素养,做新时代的有为少年。同学们展开热烈讨论,请你参与。

  • 22、迎着新年的阳光,新时代中国开始了新的征程。辞旧迎新之际,2022年新年贺词,深情回望2021年,满怀信心展望新的征程,点燃了亿万人民的奋斗激情。九年级(1)班就此开展了探究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

    贺词指出:“黄河安澜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近年来,我走遍了黄河上中下游9省区。无论是黄河长江‘母亲河’,还是碧波荡漾的青海湖、逶迤磅礴的雅鲁藏布江……这些都昭示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对此,同学们展开了主题讨论。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名同学的观点进行分析。

  • 23、2018年5月2日,习近手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该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被心价值观,承戴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连求,体现看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据此,请你辨析下列两名同学的观点。

    甲:爱国主义为核心,中华民族经考验。

    乙:核心价值需倡导,导中国少年争当。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社会热点分析。9分

    材料一全国律师协会会长王俊峰于2014年当选为年度十大法治人物,他带领全国律协积极组织协调,采取多种措施解决了174个县无律师问题,让这些地区都享受到了阳光法律服务。

    1根据材料一,分析王俊峰当选为2014年度十大法治人物的理由。3

    材料二2014年被成为法治年,也被网友称为百姓温暖年,国家重新修订《安全生产法》、《行政诉讼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确立首个宪法日,并在全国各地开展各种普法宣传活动反腐取得新进展,上万名违法官员受到了法律制裁。

    2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二,分析百姓从中感受到的温暖有哪些?

    材料三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目标,2010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形成,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

    3从材料三中主要得出什么结论?1与材料二有什么关系?2

     

  • 25、以下是张强同学在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情境一:在观看完省运会篮球比赛离场时,张强发现邻座座位上有一些空的食品包装袋。

    (1)此时,张强的正确做法是:_____________

    (2)理由:   。

    情境二:张强发现校门口的一些小商店出售“三无食品”,于是打电话向有关部门反映。

    (1)张强是在行使_____________权。

    (2)张强的做法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三:在小区楼道口,张强看到邻居李奶奶正准备往楼上搬运比较沉重的物品,想到李奶奶年迈体弱,便主动上前帮助她。

    (1)张强具有的美德是:_____________。

    (2)具有这种美德的益处是:_____________。

  •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时代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中的制度主要是指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的政治制度有哪些?

  • 27、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近年来,我县中小学积极开展经典诵读、建设书香校园活动,广大中小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1)中华文化具有怎样的特点?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是什么?

    (3)在浩如烟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中,写出你印象最深的两部著作名称。

  • 28、   2020中国的足迹——这一年我们去过哪?上天、入海、攀山、驰援……这些中国人的足迹里,有你有我共同的记忆。

    (嫦娥奔月)13年前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奔赴月球,今天“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如期完成。月球不发光,是梦想让她发光。一代代航天人,前赴后继,谱写了壮美的飞天篇章,弘扬着伟大的中国精神。

    (1)中国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脱贫攻坚)脱贫攻坚奔小康是党和政府的郑重承诺。目前,全国832个贫困县已经宣布脱贫摘帽。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数字的背后,惊讶了世界,温暖了国人,增强了民族自信。

    (2)中国人民自信的根本所在是什么?

    (奋进新时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战略指引。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让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3)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去创造美好生活?(至少写出两个方面)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