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9个教师节,也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的第一个教师节。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采取多种形式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师道传统,让尊师重教在全社会深入人心,蔚然成风。全社会重视教育,是因为( )
A.我国实现了教育均衡持续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B.教育是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决定性因素
C.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实现全面创新的核心
D.教育是培养人才、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2、下边是某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处理某课时设计的议题教学框架,根据这一框架内容,你认为这位老师教学的总议题是( )
A.开放互动的世界
B.复杂多变的关系
C.推动和平与发展
D.谋求互利与共赢
3、《人民日报》撰文指出,新征程上,我们要围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战略目标任务,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政革开放。之所以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是因为( )
A.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影响世界的决定力量
B.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历程
C.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
D.改革开放将推动我国经济继续高速增长
4、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____和____高度统一。( )
A.爱家乡、爱人民、爱传统文化
B.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传统文化
C.爱国、爱人民、爱奉献
D.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
5、“活力广东时尚湾区”2023广东旅游文化节将于11月24至26日在珠海举办。活动期间,不仅有开幕式的大型主题文艺演出,集中展示粤港澳大湾区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资源和文旅产业发展成果,还有湾区美食推介活动推广粤港澳三地特色美食,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礼物”展销活动展示非遗项目、特色旅游工艺品、特色文创产品等“城市礼物”。广东旅游文化节的开展会带来哪些积极影响,下面错误的选项是( )
A.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广东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B.对宣传展示广东及主会场城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加强文旅交流合作、推动文旅产业融合、促进文旅消费升级、提升整体旅游形象有着积极作用。
C.有利于广东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D.有利于广东文旅市场持续升温,拉动经济发展。
6、全国两会期间,众多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微博、征民意,公民在互联网上为两会建言献策也格外火爆。这说明( )
①公民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②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意识在不断增强
③人民群众可以通过网络解决一切难以解决的问题
④可以通过互联网增加公民的民主权利和政治权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④
7、从2022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劳动教育独立成课,升级为义务教育阶段必修课程。全国各地各校多措并举,不断推出优质劳动课程,推动劳动教育优质发展。以下是某中学同学对劳动课的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张明:“实现中国梦需要实干精神,劳动课能让我们明白劳动的价值和实干的意义”
②蔡琳:“虽然每一个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但我认为体力劳动者更应得到尊重”
③何平:“在劳动课上我们不仅学会许多生存技能,更重要明白了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④李圆:“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来源,劳动课让我们明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需要劳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2023年3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高票通过了《金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本次修改中增加一条:“立法应当倡导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加的内容主要体现( )
A.重视发挥道德的规范和教化作用
B.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支撑作用
C.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D.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9、当今世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贫困、饥饿、疾病、社会冲突和动荡等一系列问题阻碍着人类的发展。为此,各国必须( )
①坚持消除贫困,推动可持续发展②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的责任
③维护自身利益,只注重本国发展④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各自的贡献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东方潮起,激活一池春水。“入世”二十多年,中国扩大开放与世界共赢。改革开放是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也深刻影响着世界。以下材料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将于2024年1月1日施行
②2023年10月,已有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加入了共建“一带一路”大家庭
③2023年12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到广西省考察调研
④10年来,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12.3%上升到18%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超过30%。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1、“良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二四年新年贺词中的这段话说明( )
A.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坚定文化自信要不忘本来
12、下列行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搭配正确的是( )
A.小兰经常参加关爱留守儿童的公益活动——友善
B.小明的妈妈是教师,免费给困难学生辅导——诚信
C.小王向政府举报某企业向河流排放污水——敬业
D.小李认真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相关内容——爱国
13、长春市有关部门举行地铁一号线票价听证会,问策于民,此举有利于( )
①有关部门科学决策
②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③公民行使立法权
④人民群众实行自我管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首趟境内外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始发于西安,满载光伏逆变器、电动压缩机、吸尘器等货物,总计运行9908千米后抵达德国杜伊斯堡。这体现了( )
A.经济全球化
B.社会信息化
C.文化多样化
D.世界多极化
15、对下图漫画《看他人隐私》,认识正确的有( )
①这是不尊重他人的行为,也不会赢得他人的尊重
②好朋友之间无隐私,不必拘泥这样的细节
③这是一种关心朋友、平等对待朋友的表现
④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6、2023年9月5日,《逃出大英博物馆》迎来大结局,无数网友观看后感动落泪。短片讲述了博物馆中的一盏玉壶出逃寻乡的故事。有网友看完短剧后动情写下:“瑰葭路=归家路,总有一天,流落在外的中国文物,会风风光光、堂堂正正的回家!”这句话( )
A.展现出了当代青年对于文物守护的勇气和坚定,传递出中华儿女浓浓的爱国情怀
B.体现了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C.表达出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都承载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D.表明了我国要加强对于在外文物的追讨工作,大英博物馆必须无偿归还中国文物
17、为了顺应群众新需求,多地着手改造长期闲置的电话亭。闲置电话亭摇身一变成了“悦读亭”“公共信息服务亭”“智能叫车电话亭”,不仅盘活了闲置资源,还为市民提供了更多样的服务。此举( )
①是城市管理的创新之举,应照搬推行
②体现出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③凸显了政府人性化的城市建设理念
④激发了闲置资源的新活力,更好服务人民群众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18、2023年安徽省政府实施50项民生实事,从促进就业、社会救助、困难群体救助、教育惠民、卫生健康、环境保护、交通出行、文体服务、城乡建设、公共安全等十个方面,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做好这些民生实事共同体现的发展理念是( )
A.开放
B.绿色
C.创新
D.共享
19、某市召开机动车停车收费标准调整听证会,李某代表社区参与此次听证会。他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是( )
A.民主决策
B.民主协商
C.民主监督
D.民主选举
20、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下列做法能直接反映这一共识的是( )
①我国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②桂林出台人才引进措施,吸引高层次人才
③广西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
④生态环境部发布《“十四五”环境健康工作规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 习近平王席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说:我始终惦记着困难群众……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新征程上,不管乱云飞渡、风吹浪打,我们都要紧紧依靠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A:怀抱理想,艰苦奋斗,拼搏实现我的梦。
B: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同心共筑中国梦。
22、请你辨析(10分)——辨别分析,感悟明理!
23、小雨和小美是好朋友、好闺蜜,在学校组织的英语演讲选拔赛中,两人双双进入最后一轮角逐。因名额有限,学校只能从她们两人中选择一名参加市级比赛。随后小雨感到小美刻意回避她,她考虑再三准备放弃比赛。老师询问原因时她说:“我很珍惜这个朋友,我担心竞争会伤害我们的友谊。”
请你对小雨的话进行辨别与分析。
24、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1)结合材料说说为什么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6分)
(2)如何理解全会提出的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8分)
25、观察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综合两幅漫画,说说图中人们的“向往”指的是什么。
(2)为达到漫画一、二中的目标,党和政府做出了哪些努力?
26、材料一:018年3月5日习近平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加强民族团结,根本在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理论根源越扎越深、实践根基越打越牢。
材料二:2018年8月18日,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式在北京举行。整台晚会由“团结篇”“发展篇”“梦想篇”3个篇章组成。演员们热情奔放的表演,展示了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涌动着中华民族文艺百花齐放的活力。
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教材,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了什么制度?
(2)请你谈谈我国实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根据材料二谈谈青少年应如何传承民族文化?
27、融入社会我参与
小华同学极参与课堂时事播报活动,以下是他向同学们展示的几幅新闻图片:
(1)你认为图片一提到的做法有什么重要意义?
(2)请你运用思想品德有关知识分别解读图片二和图片三。
28、请你根据下表小刚一家人的职业和收入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相应内容。
成员 | 职业岗位 | 年收入 | 属于哪种所有制经济 | 获取收入的主要途径 |
爸爸 | 在当地的中国农业银行当行长 | 约15万 |
|
|
爷爷 | 在农村自家承包的责任田耕种 | 约3万 |
|
|
妈妈 | 出资建小型企业当老板 | 约30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