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新永无止境。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由之路。为此,需要我们不断激发创新活力。下面关于“激发创新活力”说法正确的是( )
A.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B.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是拥有先进的科技装备
C.保护知识产权与尊重创造、保护创新无关
D.科技创新需要关键人物的开拓探索,无需研究团队的接续积累
2、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动宪法实施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自2016年起,教育部每年组织开展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第八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全国总决赛于2023年10月26日正式启动。各优秀选手结合身边生动、鲜活的案例,讲述宪法与法治的故事。此活动旨在让学生( )
①规范宪法条款,完善宪法内容②理解认同宪法,自觉践行宪法
③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④坚持依宪治国,加强宪法监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在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名单上,我们看到了用爱照亮山区女孩人生梦想的教育燃灯者“张桂梅”、用渐冻生命与死神竞速的英雄院长“张定宇”,为莫高窟研究保护倾尽一生的敦煌女儿“樊锦诗”……这些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质( )
①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
②集中体现了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③充分彰显了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精神风貌
④就是当代世界人民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近段时间以来,“新鲜”成为海鲜市场的顶流,乌鲁木齐米东区的南美白对虾,麦盖提县的澳洲淡水龙虾,察布查尔县的罗氏沼虾……新疆多地采用“海鲜陆养”模式,在贫瘠荒凉的戈壁荒漠养殖出鲜活美味。这体现了( )
①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生活更美好
②知识的创新为我们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
③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④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创新辉煌。下列古语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①“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②单则易折,众则难摧
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6、根据国际最新的统计数据,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IP)超过日本,排名第二;但日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在世界前列,而我 国则排在全球100位之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排名的数据对比提醒我们( )
①我国人口基数大②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强国
③必须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④控制人口数量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关键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至于行之而止亦。行之,明也。”这给我们的启迪是( )
A.学习要有目的性,应怀着功利的心态去学习
B.“学”与“行”存在明显区别,应只关注“行”
C.“学”与“行”相互依赖,相互依托,相互促进
D.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自我更新
8、以下是甘肃某村“村民议事会”制度的流程,它体现了( )
召开村民议事会议 | 重要事情集思广益 | 讨论制定解决方案 | 公示结果接受监督 |
A.坚持协商民主,行使国家权力
B.实施民主管理,坚持依法行政
C.发展基层民主,加强自我管理
D.完善根本制度,拓宽民主渠道
9、最新版《牛津英语词典》中,过去不少翻译成英文的中国词,如“孔子”“春节”“少林”“中国梦”“一带一路”等开始直接被汉语拼音替代,汉语拼音正从“中国的标准”变为讲述中国故事的“国际标准”,成为外国人掌握汉语的“语言钥匙”。这表明( )
①中国是世界格局中最重要的力量②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连深度互动
③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④中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稳定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更完整地展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下列不属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是( )
A.全面从严治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对外开放
11、改革开放44年来,人民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巨变,是因为( )
A.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B.改革开放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
C.改革开放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
D.经过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向高速增长阶段
12、对下列判决书内容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判决书(摘选) 本院认为,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余某为牟取非法利益,多次拐卖儿童,其行为已构成拐卖儿童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
A.判决的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判决书中的“本院”为最高人民检察院
C.被告人余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D.判决书中的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是附加刑
13、从民主听证会到人大代表进社区,从线下“圆桌会”到线上“议事群”……一个又一个民主形式激情演绎着民主的真谛,即( )
A.努力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B.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C.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D.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14、2023年4月2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于2023年9月1日起施行。该法是继长江保护法、黑土地保护法、黄河保护法之后,我国出台的又一部针对特殊地理、特定区域或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门法律。这部法律发挥的作用是( )。
①制定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是解决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特殊问题的现实需要
②对青藏高原生态保护起着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
③对建设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
④对建成人类命运共同体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对口援疆是国家战略,也是党中央交给援疆省市的重大政治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把“凝聚人心”作为首要任务,投入资金之大前所未有、参与人员之多前所未有、覆盖领域之广前所未有、交往交流之深前所未有。目前,受援地最漂亮的学校、最先进的医院、最有前景的产业,都凝聚着河南援疆的丰硕成果。河南援疆( )
①能消除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发展
②说明了我国坚持并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是各民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生动写照
④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6、阅读漫画《正向激励》,给你的启示是( )
A.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B.要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C.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
D.法定职责必须为,要勇于担当,积极履职
17、2023年9月中国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举办服贸会,以中国发展为世界提供机遇,不仅促进了全球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也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重要贡献。这说明中国( )
①已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②全体人民已经实现共同富裕
③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④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02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成长3%,经济规模达到121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这表明( )
A.我国成功跨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B.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
C.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
D.我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19、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下列行为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 )
①县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小美积极公正地投出了自己的一票
②小郑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反映小区供暖温度过低的问题
③发现某商店经营假冒伪劣商品后,小阳和商家进行理论
④海南省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重点民生实事建议,小峡积极参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胜利召开,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齐聚北京,共商国是。这次盛会也是一堂读懂中国的“公开课”,彰显了( )
A.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B.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C.当代伟大的中国精神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1、表达你的观点
九年级(2)同学在一次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就所学内容存在两种观点:
观点一 我国已经是经济第二大国,不需要坚持改革了。
观点二 建设创新型的国家,中学生太小,能力不够,与我们没有太大关系。
根据你的学习成果,对这两种观点,任选其一进行评价。
22、2021年,中国被形容“开了挂”,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磁性芯片高精度检测领域取得新突破;中国核聚变研究获得重大突破;中国将光的存储时间提升至1小时;中国首条采用移动闭塞系统的重载铁路成功运行。科技为中国腾飞插上翅膀。为中国梦的实现汇聚力量。有人认为,“坚持科技创新,就能实现中国梦”。请你就上述观点进行辨析。
23、 新中国历史上首个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同学们就《民法典》的有关规定提出来自己的看法。
请你运用法治与德治关系知识,评析两位同学的观点。
24、材料一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确定今后五年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目标,明确到2025年,政府行为要全面纳入法治轨道,着力提升行政执法水平。
材料二 习近平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法治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1)法治政府的基本准则及其核心各是什么?
(2)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厉行法治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25、【世界休戚与共 人类命运共同】
当今世界是一个紧密联系的世界,世界影响着中国,中国也影响着世界,中国已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领导人频频在国际重要场合发出“中国声音”。中国提出一系列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全球治理观,诸如和平发展道路、合作共赢理念、新型大国关系、正确义利观等,特别是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这些倡议和理念已多次载入联合国有关文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1)中国首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什么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2)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青少年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26、(百姓2018新年说梦)
★中国梦,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梦,每个平凡的中国人把“中国梦”转换成心中的小梦想,而每个人的这些小梦想又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坚实阶梯。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这体现了中国梦和个人梦的关系如何?
★走过“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跨越“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中国梦”正指引当代中国向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迈进。
(2)这对我们正确认识中国梦有着怎样的启发?
★“天上不会掉馅饼”,在这个时代,唯奋发者进,唯有为者强,这个由小梦想串起来的中国故事要通过每个人用奋斗来书写。
(3)实现中国梦需要每一个中国人“撸起袖子加油干”,请你为此撰写一条宣传标语。
27、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上述两幅漫画中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分别是:
漫画一:
漫画二:
(2)结合漫画说说公民参与上述公共事务的正确做法。
28、材料一 中国空间站首个科学实验舱问天实验舱顺利升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多颗卫星,六架C919大飞机完成全部试飞任务⋯⋯刚刚过去的7月,重大科技成果接踵而至。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43项科技体制改革部署破立并举,推动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第34位跃升至第12位;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出台“史上最严”环保法;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经略城乡区域格局,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我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迈上更高质量的发展之路。
材料二 改革的成果,由所有人分享,改革的伟大历程,也由每一个人参与和见证。浙江个体工商户刘女士办理营业执照“最多跑一次”;北京市民张先生深有感受的改革,是个税抵扣为赡养老人、抚养幼儿减负;对广州外卖骑手小董来说,改革让自己有了职业伤害保障…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说说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是什么。(至少两个方面)
(2)请说说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坚持共享的发展理念。(至少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