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省推动优秀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助推脱贫攻坚。此举措的理由( )
A.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B.我省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原则
C.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就是巩固民族团结
D.云南省消除了各民族发展的差距
2、40年前的灵石县经济曾经是典型的“一煤独大”格局。如今, 灵石县从最初依赖煤焦产业经济快速增长,到逐步转变产业格局,经济转型发展初见成效:特色农业蓬勃发展,全县已形成以核桃为龙头,中药材、规模养殖等为补充的现代农业体系;新型工业不断壮大,“一煤独大”的格局加速扭转;非煤产业增加值占到工业增加值的 19.3%,装备制造、铝工业、电力等产业已成为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旅游产业提档升级,石膏山、红崖峡谷、静升古镇王家大院进入 4A景区行列。对于这些变化,你认为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A.说明我国各地人民生活水平发展均衡
B.充分彰显了灵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C.得益于改革开放这一伟大的实践创新
D.表明我国建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有关2022年我国数据能反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是( )
A.城镇新增就业45931万人
B.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的2.4倍
C.商品贸易总额达到了42.07万亿元
D.GDP总量为121.02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
4、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党的宏伟奋斗目标,离开了人民支持就绝对无法实现。”这表明实现中国梦必须( )
A.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C.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D.要坚持走中国道路
5、2023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仪式向社会推出50名优秀少年的先进事迹。他们品学兼优、朝气蓬勃,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华文化、探索科学奥秘、热心公益活动等方面表现突出。这种活动( )
①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只是“一阵风”,难形成长期影响
③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法律标准
④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内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23年,我国扎实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完善分级诊疗,开工改造老旧小区5万个以上等项目。某校九年级决定以此为素材,开展时政主题探究活动,最合适的主题是( )
A.完善保障体系,实现绝对公平
B.建设健康中国,保障全民健康
C.抓住利益问题,杜绝社会矛盾
D.做好民生实事,托起百姓幸福
7、2023年11月7日,是中国政府同国际竹滕组织提出“以竹代塑”倡议一周年。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各国减少塑料污染,应对气候变化,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这些建议表明我国( )
①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③在全球气候治理中主导世界生态文明建设
④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杭州亚残运会上,让残疾人畅通无阻的无障碍设施,智能导盲犬、智能仿生手、全碳纤维电动轮椅等,以科技的底色,将“有爱无碍”进行到底。这诠释了中华民族( )
A.“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国理念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D.“仁者爱人,与人为善”的价值观念
9、2023年春晚小品《坑》辛辣讽刺了小品中的郝主任缺乏责任担当,漠视群众疾苦,为自己的不作为找借口。故事最后的结局是,那个半年都没填上的坑,不仅坑到了新到任的马局长,还坑掉了郝主任自己的形象和位置。这警示公职人员( )
A.要增强权责意识,做到公正司法
B.落实依法执政理念,推进政务公开
C.法定职责必须为,应积极履行职责
D.明确懒政怠政行为须承担刑事责任
10、2023年8月7日晚,15岁的女孩常某和朋友在太原一家水果捞店购买水果捞,因为不满价格和重量,拒绝付款,结果遭到店主刘某及亲属阻拦。常某的父亲赶到现场后,双方发生激烈言语冲突,并相互吐口水。该事件在网络曝光后,引发网友的强烈关注和愤慨,部分网友甚至采取了过激行为。案件发生后,太原警方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分别对刘某的极端粗俗辱骂语言伤及未成年人的行为,处以拘留五日处罚,对常某父亲首先辱骂对方作出罚款五百元的处罚。以下对本案的评析错误的是( )
A.商家应尊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依法经营
B.消费者在遇到纠纷时,应当运用法律维权
C.警方各打五十大板的处理结果违背公平正义
D.网络舆论应理性客观地关注事件本身,避免侵权
11、2023年10月7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下列用典体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是( )
A.“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B.“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C.“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D.“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12、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我国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13、某超市长期占道堆放货架,致使行人只能走机动车道,存在安全隐患。一位市民通过政府网站反映此情况( )
A.选举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
B.政府对人民负责,人民有权直接管理社会事务
C.公民应积极参与民主生活,依法参与民主决策
D.政府要依法行政,更好发挥管理和服务的职能
14、2023年11月,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公布小学人文科课程框架,学习重点包括中华文化的特色和传承、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国家的现代发展、中央与香港特区的关系等对此,以下同学展开讨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①小东:有利于提升香港地区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
②小华:是落实香港地区爱因主义教育的具体做法
③小雪:有利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小乐:有助于提升香港地区学生的国家民族意识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澳门回归祖国以来的20多年,社会民生事业不断进步。从幼儿园至高中实现了15年免费教育;长者、婴幼儿、中小学生、孕妇纳入免费医疗;社会治安状况连年好转,成为世界上最安全城市之一。澳门回归后的发展表明( )
A.“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
B.必须坚持“九二共识”
C.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也影响着世界
D.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基石
16、近年来,我国以实打实的行动,持续推进治理农民工欠薪问题。从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纳入刑法,到《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制定并执行,再到将拖欠农民工工资用人单位列入失信“黑名单”、多次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这些措施体现了厉行法治的( )
①科学立法 ②严格执法
③公正司法 ④全民守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据统计,我国人均耕地、草地面积和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3%、33%、28%。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一些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城市雾霾现象凸显。这些材料说明我国
A.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
B.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难以改变
C.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
D.资源环境问题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18、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两大支柱之一。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应当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依法行政( )
①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②其核心是依宪治国
③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④要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提高政府公信力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9、2023年8月22-24日,李强总理在广东调研强调: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活力。这一强调是因为( )
A.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关键抉择
B.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C.改革开放让中国迅速跨入发达国家行列
D.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华民族实现站起来
20、水价调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一大热点问题。各地在调整水价时相继召开了水价听证会,众多市民踊跃报名参加。这表明我国公民积极参与( )
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监督
D.民主管理
21、乱闯红灯、逆向行驶、横穿机动车道、非机动车乱停乱放……非机动车和行人的交通违法现象已成为不少城市交通治理的重大难题。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把非机动车司机和行人的交通违规情况纳入个人诚信档案,并和其它社会诚信资料联系在一起,对交通失信行为进行惩戒。对此,有人认为交通违法理应受到处罚,依法打击才是王道,城市交通治理中法律远比道德有效。
运用所学知识,对以上观点进行辨析。
22、辨别与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喻为空气,提出“要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方面表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自然的然地入我们的生活,深入我们的内心。而后者,正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所在。
同学们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不同的看法,如何才能切实培育和践行呢?请你辨析以下观点。
23、 2020年高考,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考出676分的好成绩,却选择报考北京大学考 了系的消息,引发争论。这位让校长带着50多位老师连夜进村报喜、村里的乡亲们放起鞭炮庆祝的 小姑娘,面对国内两大顶级名校敞开的大门,最终选择了被称为“出土文物”的冷门考古专业,出乎多人的意料。
有人说,理想驱动美好人生,奋斗能圆心中之梦。也有人说,冷门专业社会需要,职业危择何必从众?请你辨别并分析上述观点。
24、位于青藏高原的查果拉哨所海拔5300米,是我国海拔最高最艰苦的边关哨所。这里高寒缺氧,含氧量只有内地的35%,年平均气温在零下10摄氏度以下,被称为“生命禁区”。查果拉哨所的官兵执行珠峰地区的边防保卫工作,巡逻途中要爬雪山、蹚冰河、战险滩,难度可想而知。哨所组建以来,先后有十多名官兵长眠于此。
(1)你认为这些驻守边境的战士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
(2)作为中学生,虽然此时不能驻守边疆,但维护祖国统一也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应该如何维护祖国统一?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时代,尊法守法是我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谨遵法律要求,加强自我防范,积极预防违法犯罪,学会运用法律维护权益,提高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依法从事社会活动的能力。
(1)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哪几类?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加强自我防范,积极预防违法犯罪?(两点即可)
26、材料一:中纪委春节不打烊:反腐“一阵风”只是传说。在过去的一年,被网友称为“最火爆政务网站”的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从年三十到羊年初五,共收到网络举报1818件。2015年反腐力度将持续,反腐常态化,打虎没有完成时。
材料二:保护创新就要保护知识产权。为此,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知识产权,打击盗版侵权行为。如: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有关部门加强监管,经常开展对盗版侵权行为的专项整治;通过司法解释,适当降低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刑事处罚门槛,一大批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分子受到刑罚制裁。
(1)材料说明我国实行什么治国方略?(2分)这一治国方略的总目标是?(2分)
(2)材料二中所列的措施是如何体现“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4分)(至少两点)
(3)“反腐常态化,打虎没有完成时”有什么重要意义?(4分)
27、(18分)2015年3月5日上午9时,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小明经过认真研读,盘点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些“新提法”:
(1)(4分)阅读上述材料,对下列表述进行判断。(正确的在答卷纸相应位置涂“A”,错误的在答卷纸相应位置涂“B”)
①众多“创客”脱颖而出,得益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私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诸多因素。
②倡导全民阅读,一方面会提升国民文化素质,另一方面可能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是掌握学习秘诀、消除学习压力。
(2)(10分)结合《政府工作报告》的“新提法”,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28、 材料一:校园经典诵读一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把诵读国学经典纳入学校的校本课程。走进校园,经常能听到“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的诵读声。
(1)国学经典属于中华文化的哪一方面的内容?时隔千年,为什么它们还能流传至今?
(2)学校开展这样的诵读活动对学生和学校分别有什么现实意义?
材料二:校园主题板报﹣﹣今年3月份,思远中学九(2)班刊出了一期“传承雷锋精神”的主题板报,下面是部分节选:山西省年龄最小的“中国好人”吉锐博是一名普通的八年级学生,一个典型的苦娃娃。生活中,他对自己很“抠”,除买必需的学习用品外从舍不得买零食,从不乱花钱。但是他累计爱心捐款却达5000元……
(3)雷锋小粉丝吉锐博传承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哪一内涵?学雷锋,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学雷锋,你准备怎么做?试举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