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古语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价值要求的是( )
①众人拾柴火焰高
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③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
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某学校附近有一条交通要道,由于没有设置红绿灯,此地常常发生交通事故。为此,该校中学生小明直接给有关部门写信、打电话反映情况。有关部门便在此地设置了红绿灯,使这条“要命路”变成了安全道。小明同学的事例启示我们( )
①要在实践中增强民主意识②应增强民主参与的责任意识
③要积极参与公民民主选举④可以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某中学举办以“学习二十大,争创新业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小美在演讲稿中写道:改革开放前,我家五代居陋室,收入只够温饱。而今住进宽敞房,冰箱、电脑样样全。下列对这段演讲概括最准确的是( )
A.经济贡献超别国,世界发展动力源
B.综合国力大提升,民族复兴已实现
C.改革开放强国路,人民生活真幸福
D.党的领导真正好,同步富裕实现了
4、202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道:“过去五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经受了多重考验⋯⋯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建成文化、教育、人才、体育强国
C.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5、近年来,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从沿海发达地区返乡就业的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在增多,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好现象。这一现象“好”在( )
①表明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②有利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
③缓解了我国人口对资源的压力④反映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6、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我们必须以____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A.“一带一路”倡议
B.建设军事强国
C.中国式现代化
D.美国式现代化
7、中华文化强调“仁者爱人”“与人为善”等,这些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 )
A.爱国
B.敬业
C.诚信
D.友善
8、“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宪法和法律委员会,该委员会在推动宪法实施、开展宪法解释、推进合宪性审查等方面,将担负新的角色、发挥新的作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C.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D.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9、最长的跨海大桥、最大的5G网络、最先进的高速铁路、最远程的量子通信………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三十四位上升到2022年的第十一位,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这是中国的科学家们奋勇争先、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这就是中国力量,这说明( )
①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②中国的科学家们是实现中国梦的主要力量
③科技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④中国人民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团结精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下列举措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无关的是( )
A.倡导垃圾分类处理,提高资源利用率
B.推进法治进校园活动
C.全面关停违规排污企业
D.禁止在市内燃放烟花爆竹
11、下侧漫画《保护知识产权》启示我们( )
A.不需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B.要善于运用法律保护知识产权
C.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就够了
D.侵犯知识产权行为都是严重违法行为
12、新素材2023年4月9日,《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圆满收官。节目挖掘《尚书》《论语》等典籍思想精华,创新采用多个舞台空间的形式,以环幕投屏、AR等新科技手段,展现不同历史时空中发生的故事。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A.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B.中国革命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D.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和传承
13、2023年2月26日至2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全会为落实深化机构改革指明方向,将推动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在机构设置上更加科学、在职能配置上更加优化、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善、在运行管理上更加高效。这体现了( )
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
④实现中国式全过程人民民主
A.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4、“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富时不俭贫时悔,见时不学用时悔”这些铭刻于心的古老家训( )
①体现了人民民主的真谛
②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③蕴含了中华文化精髓的丰富内涵
④已经融入我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党的二十大是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在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九年(1)班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活动,请你完成下面小题
【1】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三个第一”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小闽据此制作右边思维导图,其中?处应填的是( )
A.教育
B.科技
C.文化
D.法治
【2】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列举措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①我国夏粮生产喜获丰收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③中国国家版本馆落成开馆④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下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在课堂上,同学们围绕“法治政府建设”主题开展讨论。下列选项符合主题的是( )
A.县民政局持续深化政务公开
B.人民法院依法打击诈骗犯罪
C.村民会议制定村规民约
D.学校制定宿舍管理规定
【4】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这说明( )
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②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可以凌驾于自然之上
③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④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国家当前的中心工作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6、党的历史上,很多卓越领导人在青年时代就确立了革命理想、坚定了为民志向。比如,毛泽东同志在青少年时期就立志献身中华民族强盛,邓小平同志 16 岁就赴法国勤工俭学并于两年后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可见,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广大青年要( )
①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胸怀理想、不懈奋斗
②提高自身的本领,只需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③理性分析主客观条件,思考并决定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④养成乐观向上、脚踏实地、能吃苦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公民的基本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以下属于履行了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2023 年 12 月 11 日至 12 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会议系统部署了 2024 年经济工作。 会议强调, 明年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 扎实做好经济工作。 会议谋划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 要求继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为推动高质量发展、 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 此次会议传递出( )
①中国的改革只有进行时, 没有完成时, 改革必须进行到底
②中国要坚持对外开放, 努力成为世界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唯一动力
③中国的改革是一场全面深刻的社会变革, 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
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下列选项中的举措不属于我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是…………( )
A.我国北斗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B.“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成功举行
C.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超前培育6G应用生态
D.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做强做大做优数字经济
20、观察漫画,请你为漫画拟一个最合适的主题( )
A.有权必有责,侵权要赔偿
B.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
C.法定职责必须为,履职尽责有担当
D.法无禁止即可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21、据统计,因垃圾分类不到位,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近300亿元人民币。为此,一些地方相继制定生活垃圾投放分类指南:如设置干、湿两个垃圾桶,剩菜剩饭等厨余作为“湿垃圾”单放:“干垃圾”按可回收、有害垃圾分类,最后将不同垃圾投入不同的分类垃圾回收箱。
为此,小周同学认为垃圾分类太麻烦,益处不大,与中学生无关。中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在学习中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比参与垃圾分类更有意义
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对小周的说法进行评析
2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其中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
理由:
23、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浪费粮食约3500万吨,接近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相当子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2021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颁布施行,引起广泛关注。
甲:“节约粮食是传统美德,属于个人道德修养范畴,没有必要动用法律这一治国重器”。
乙:“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浪费行为可耻,出台反食品浪费法一定能抵制浪费行为。”
请你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辨析。
24、阅读材料,运用《思想品德》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10月1日是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纪念日。中央近年来决定加大对口援疆工作力度。援疆任务下达后,各选派单位高度重视,广泛宣传动员,广大干部人才积极踊跃报名,组织人事部门选优挑强,选派工作进展顺利。
材料二:2014年对口支援西藏工作20周年电视电话会议8月2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对口支援西藏工作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战略战策,是新时期党的西藏工作方针的丰富和发展,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实践。
据此回答:
(1)请列举我国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采取了哪些政策或措施?
(2)请你列举出国家加大援助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些具体举措。
(3)你能为维护民族团结做些什么?
25、 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只有每个人都为实现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国家富强梦)参与并实现中国“飞天梦”工程的女字航员刘洋感言:“是祖国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点燃了我的理想,让我有了更大的舞台。”在谈及中国梦时,刘洋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国梦中一颗螺丝钉。只要我们每个人做好螺丝钉的职责,中国梦的实现一定不会遥远。”
(1)怎样理解中国梦?
(人民幸福梦)如图所示。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
(2)梦想要开花结果、落地生根,有赖于现实的强力支撑。怎样实现中国梦?
(个人成长梦)少年强则国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让中国人更自信。自信的中国人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的青春能量。
(3)怎样做自信的中国人?
26、材料一:
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11元,实际增长8.1%。
材料二: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创造了“中国奇迹”,但也有目共睹地带来了资源破坏、环境污染、地区差距大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当前的重要任务是摆脱“速爱情结”,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努力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1)从材料一中你可以获取哪些经济信息?(4分)
(2)请你运用九年级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二就“如何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提两条建议。(4分)
27、中共中央又正式发布了《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这是第一部关于“法治中国建设”的专门的.全面的战略发展规划,标志着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
(1)法治的要求是什么?
(2)在法治中国的建设中,青少年应做些什么?
28、(价值追求 法治中国)
材料一:在新中国70华诞之际,首次以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隆重表彰英雄模范,是强化国家意识,形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强劲合力的现实需要。
历史由人民书写,伟业靠英雄引领。在70年披荆斩棘、风雨兼程的奋进征程中,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有32年如一日坚守孤岛、为国戍海的王继才,有“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有“做隐姓埋名人、干惊天动地事”的黄旭华……无数像他们一样的优秀中华儿女为了国家发展进步和人民幸福安康,以矢志不渝诠释忠诚,以顽强拼搏彰显执着,以无私奉献展现朴实,留下感人至深的事迹,建立不可磨灭的功勋,共同书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壮丽篇章。
(1)阅读英雄模范的事迹,同学们深受鼓励,一致认为,他们的行为,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价值准则。
(2)材料二:法治中国,正在路上。同学们学习了《建设法治中国》一课以后,从中摘录了几则信息:
①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亚里士多德
②在2014年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国务院总理提出政府要建立“三张清单”(“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制度,用“清单”明确政府权责。
③《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发挥法治在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中的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2)请问这三段材料分别体现了教材的哪些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