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第十四个目标是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和海洋资源以促进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海上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海洋生态环境日益严峻,海洋全球治理面临挑战。这需要各国( )
①共护海洋和平、共筑海洋秩序、共促海洋繁荣
②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
③相互尊重海洋权益主张,维护各自国家的利益
④积极打造蓝色伙伴关系,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在我们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①学会关爱,相互理解,赢得尊重
②勤于沟通,真诚合作,更加理性、智慧地解决问题
③太热情太主动会很“掉价”
④不断自我更新,积极承担国家及世界责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在第30个“国际家庭日”到来之际,全国各地相继举行各种活动,聚焦家风文明建设,引导广大家庭成员弘扬好家风,用好家风撑起社会好风气。重视家庭文明建设( )
①有利于构筑中国价值,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③能够激励每个人都努力成为道德模范④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4、2021年,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这( )
A.有利于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B.表明我国结束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C.有利于促进国家富强
D.解决了我国的人口问题
5、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这启示我们教育是( )
①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第一资源
②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④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9月22日,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共有154人(组)身边好人光荣上榜。“中国好人”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爱党爱国的家国情怀,传扬中华传统美德,充分彰显了中国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这一活动的开展说明( )
A.中华传统美德博大精深
B.弘扬传统美德与青少年无关
C.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
D.传承传统美德必须得到表彰
7、我国文化部整合全国各地及驻外使领馆、文化中心、华人社团及国外官方、民间各机构等资源,合力把春节建成传播中华文化的新载体和品牌。春节庆祝活动已覆盖亚洲、非洲、美洲等广大地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此举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②这表明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
③此举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④春节的国际影响力表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有( )
①区域发展不平衡 ②人民收入增长过快 ③城乡发展不平衡 ④城镇化水平不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指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并安排了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间轴,下面能体现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阶段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5月1日,是我国建立最早的自治区,民族区域自治在全国第一个得以实现,七十多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极大改善、城乡面貌今非昔比,建成了繁荣美丽的祖国边疆。这说明( )
①我国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维护民族团结
②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③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正在形成
④少数民族群众的权益得到切实保障,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1、如图漫画对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要启示是( )
A.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环境和法治环境
B.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
C.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
D.将经济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12、2023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交流会在江苏昆山召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个别地方到全国范围,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以其上连人大、下接地气的独特优势,为基层群众和各界人士表达立法诉求、反映社情民意提供了有效的渠道、平台和载体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 )
①有助于听民意聚民智,提高立法质量②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③有利于科学立法、制定良法④确保每一部法律都得到严格执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其中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 )
A.公有制经济
B.国有经济
C.非公有制经济
D.市场经济
14、某中学举办以“学习二十大,争创新业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小美在演讲稿中写道:改革开放前,我家五代居陋室,收入只够温饱。而今住进宽敞房,冰箱、电脑样样全。下列对这段演讲概括最准确的是( )
A.经济贡献超别国,世界发展动力源
B.综合国力大提升,民族复兴已实现
C.改革开放强国路,人民生活真幸福
D.党的领导真正好,同步富裕实现了
15、2022年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此举有利于( )
①增进民生福祉,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②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③发展经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全部需求
④协调区域发展,消除城乡之间的差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近年来,海淀区持续落实《海淀区政务公开公众参与工作管理办法》,组织全区各单位分主题,举办政务开放日活动;在区政府网站建立“我要找政策”专栏,实现政策文件归集呈现……这些措施( )
①是为了保障行政机关科学立法 ②有利于推动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③体现了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④会限制行政权力,降低工作效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下列对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阶段安排正确的是( )
A.从2020年到203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从2020年到2035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18、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____和____高度统一。( )
A.爱家乡、爱人民、爱传统文化
B.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传统文化
C.爱国、爱人民、爱奉献
D.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
19、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新征程需要以远大目标为牵引,明确奋斗的方向。二十大报告中,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战略安排进行了阐述,其中的2035年远景目标是( )
A.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建国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0、某地改革开放展:改革开放的成就——“梅花扑鼻香”,改革开放的过程——“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改革开放的现状——“黄金无足色”,改革开放的未来——“仍须傲霜雪”。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梅花扑鼻香”——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②“仍须傲霜雪”——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③“黄金无足色”——要分清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只看问题
④“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改革开放,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小明认为:改革开放成就突出,说明改革伟业已经完成。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小明的观点进行辨析。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民法法典化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实现了民事基本法律制度体系化,还深化和明确了社会生活中诸多领域的行为规范。民法典的制定,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法律需要。据此,有同学认为,有了完备的立法就能全面推进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请你加以辨析。
23、只要实现公平正义,就能构建和谐社会。
24、 中国梦,人民的梦。“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三个“共同享有”,激发起人们实现梦想的无限期待。
(1)有同学认为,只要凝聚中国力量就能实现中国梦。请你评析。
中国人正走在一条追求梦想、实干兴邦的康庄大道上。自信的中国人必将担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
(2)请你说说自信的中国人应该是怎样的?(任意答对两点)
25、2014年7月25日,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积极打造“八大环境”,着力提升城市形象及文明程度,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城市文明程度得到不断提升。我市坚持务实创新,着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打造健康的人文环境。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4分)
(3)我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社区活动,传播了先进文化,请问先进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是什么?(2分)
26、参与社会调查,体验成长快乐(13分)
请从下列A、B两题中任选其一作答。若两题都答,按A题计分。
【A】
为了培养和锻炼同学们的社会实践能力,思想品德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开展一次“关于学校周边小吃摊饮食卫生的调查”,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设计出这次社会实践调查的活动步骤。(4分)
以下是你和同学们实地调查的记录:
对经过摊贩的车辆的统计。下午5:30—6:10是放学的高峰期,其间过往汽车58辆,电动车123辆,自行车63辆,它们扬起的灰尘,肉眼也能捕捉到,足见路边小摊食品的污染严重,卫生状况不容乐观。
摊位个数调查。学校大门两侧,区区50米左右的路段,集中了烤肠、麻辣烫、蛋饼、炸薯条等15个摊位,另外,路边小店8家,经营对象多以学生为主。
摊位垃圾处理情况。有两个摊主自备垃圾袋,其余摊主都将厨余垃圾扔到地面上。
暗访。发现露天摊位100%无照经营,8家小店100%无证,无一出示或悬挂健康证明。路边摊位的摊主4个是外来务工者,其余是本地居民,但多属老弱一类,所以摊主的个人健康问题也让人提心吊胆。
实地拍照。学校位于城区的主要干道,每天车辆来来往往,路边摊位的环境较差,制作过程极不卫生。有不少摊主未穿工作服、不戴工作帽和口罩,有的摊主直接用手接触食品,有的一边吸烟一边煮食。
……
(2)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写出调查结论(3分),并针对这一结论提出你的建议(至少三个角度,6分)。
【B】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以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和行为养成为主要目标的学科。初中三年以来,想必在思想品德老师组织下,你们肯定参加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请回顾印象最深的一次活动并将有关内容填入以下表格。(13分)
活动目的(2分) | (1) |
活动名称(1分) | (2) |
活动地点(1分) | (3) |
活动组织形式(1分) (以小组、班级还是学校为单位组织的?) | (4) |
活动过程(4分) | (5)
|
活动体会(4分) | (6)
|
27、 材料一:2019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六个国家宪法日;2019年12月1日至7日,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在全国部署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这也是我国第二次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
材料二: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12月28日表决通过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于2020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民法典草案将提请大会审议。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完成了民法典编纂的第一步;2018年8月 ,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对《民法典各分编(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
(1)阅读材料一,请你写出本次 “宪法宣传周”活动的主题并说说开展“宪法宣传周” 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2)阅读材料二,有同学认为“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全国人大无权对民法典草案进行审议”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28、【改革开放·走向富强】(10分)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1﹪上升到2007年的5﹪以上,中国进出口总额占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不足1﹪上升到2007年的约8﹪,。中国的发展有利的促进了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增长。中国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和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1)上述材料表明我国正在实施哪项基本国策?(1分)
(2)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在于长期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请写出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3分)
(3)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为什么要坚持对外开放?(3分)
(4)请列举改革开放给我们生活带来变化的事例(至少三例)(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