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大同八年级质量检测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从落实“双减”政策到公布家庭教育促进法,从细化民办教育促进法到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从产教融合到“双一流”建设……中国教育迎难而上、奋力改革。国家采取这一系列举措(     

    ①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唯一途径②体现我国促进教育优先发展

    ③表明教育是改革开放的生命④加快推动我国教育强国建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九年级学生小兰搜集了以下时事,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概括,你认为最贴切的(     

    ★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主题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就“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作出部署。

    A.科技创新

    B.良法善治

    C.改革开放

    D.民族团结

  • 3、“天津妈妈”和“新疆娃”结亲助学活动已连续开展17年,截止今年,已有1300多位“天津妈妈”和爱心企业家与一万多名来天津读书的新疆班学生结对认亲,助力2800余名学子完成大学学业。这一举措有利于(     

    ①保障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政治权利 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③落实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这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     

    A.增进民生福祉

    B.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C.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 5、2023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5周年,建设自贸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战略举措。截至2022年,21个自贸试验区以占全国不到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国17.3%的进出口额,吸收外资占全国的18.5%。这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     

    ①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③我们的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6、下图为我国改革开放部分重大事件示意图,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1978 年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②四个经济特区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

    ③中国的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

    ④我国的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下列做法能直接反映这一共识的是(     

    ①我国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②桂林出台人才引进措施,吸引高层次人才

    ③广西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

    ④生态环境部发布《“十四五”环境健康工作规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对广场舞喇叭音量、室内装修活动、宠物噪音等问题都进行了相应的规定。但防治噪音污染,除了靠法律,也要靠公民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上述材料表明(     

    A.社会治理需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B.要重视发挥法律的教化作用

    C.德治比法治更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D.要重视发挥道德的规范作用

  • 9、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率只有6%,有的铁矿采选回收率仅有60%,煤矿只有40%,这是因为(     

    A.生产力水平低

    B.资源相对短缺

    C.人口素质偏低

    D.改革开放没有搞好

  • 10、木桶效应也称为短板效应,指的是一个木桶盛水量多少,取决于那块最短的板。这启示我们正确认识自己要(     

    A.正视并积极改正自己缺点

    B.相信自己是最完美的

    C.充满自信发掘自身的潜能

    D.理智地对待他人评价

  • 11、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下能够体现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是(     

    A.神舟十七号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B.《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颁布

    C.上班族抱怨坐公交地铁太拥挤

    D.杭州亚运会上运动健儿为国争光

  • 12、2023年第一季度,徐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70.8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民生支出192.1亿元,占比75%。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10元,同比增长4.2%……。徐州正描绘更加充实的民生底色,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表明(     

    ①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②同步富裕是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基本解决④我市正致力于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3、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扎实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稳步落地;计划全年开工改造老旧小区5万个以上;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完善分级诊疗……中学生小高决定以此为素材,参加时政小组主题探究活动。你认为该活动主题应该是(     

    A.完善保障体系,实现绝对公平

    B.建设健康中国,保障全民健康

    C.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开放水平

    D.做好民生实事,托起百姓幸福

  • 1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2023年3月13日通过。立法法修改过程中,立法机关两次向党中央请示报告,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这充分体现了(     

    A.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B.立法法是制定和修改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

    C.我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 15、2023年12月2日 ,“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在广州举办 。会议期间开展了多场平行研讨会 , 中外专家就“ 中国更高水平开放与经济全球化的未来”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面对 经济全球化 ,我们要(     

    ①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参与竞争        

    ②居安思危,增强风险意识

    ③坚持对话协商,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④注重国家经济安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6、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公交车上会专门设有老弱病残座位;搭乘扶梯时,总有人让出左边的位置给急需的人通行;以及义工人员带来的热心帮助……每个人都被他人关爱着,也都在关爱着他人。这说明(     

    ①我们的成长离不开他人的关爱

    ②我们需要相互关爱,传递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③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④关爱只发生在特定群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7、下列知识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具有不同内涵的三种文化,是中华民族不同发展时期的智慧成果,共同促进了国家繁荣昌盛、民族兴旺发展

    ②红色文化就是革命文化,革命文化就是红色文化,二者都是当代中国文化价值核心

    ③抗疫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表现,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世界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 18、8月14日,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的2023年江苏省中小学生实验能力大赛总决赛在江苏省扬州中学火热开赛。本届比赛同上届相比,优化了赛程设计,增加了比赛学科,充分调动了基层学校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对此,下列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A.创新是江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首要任务

    B.此举有利于全省所有中小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C.活动有助于学生点燃激情,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D.只有通过实验大赛才能提高中小学生的创新素养

  • 19、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首席焊接技师卢仁峰,从事焊接工作42年,即便左手因工伤落下残疾,他仍单手掌握十几种焊接方法、练就精湛的独臂焊接绝技;在我国新型主战坦克等重要装备的制造过程中,他创新操作法,突破技术瓶颈,为国防军工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大国工匠卢仁峰的事迹,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     

    ①发扬实干精神,用劳动创造辉煌

    ②自我悦纳、降低要求,促进自我发展

    ③积极探索、练就过硬本领,担负重任

    ④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成就美好生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0、梦想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梦想就有前行的力量。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实现(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共同富裕

    C.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国家富强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判断说理

    (1)小闽认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消除了绝对贫困,这表明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已完全解决。

    判断: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中学生小福在网络上提交的建议。

    判断: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

  • 22、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中宣部组织了“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6月16日至7月5日,中央、省属主流媒体共发布报道近500篇,展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向好发展、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的美好图景。据此,中学生小郑提出疑问:“高质量发展,是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这是否意味着将来我想要一架飞机国家就会给我一架飞机,想要一栋别墅国家就会给我一栋别墅呢?”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为小郑答疑解惑。

  • 23、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讲话指出,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有同学认为: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就不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请你对这一观点进行辨析。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   十八大以来,我国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再一次鲜明地提出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强调将法治作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1)为什么要将法治作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吹响全面依法治国号角,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新时代依法治国的目标更加明确,法治建设的蓝图更加清晰。

    (2)依法治国的新方针是什么?

    法治精神融进民族精神血脉,法治文化注入国家文化内核,法治社会建设不断推进,法治力量深入人心,全民守法正在成为现实。

    (3)在全民守法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做?

  •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论坛上有人发了帖子:国家公职人员“有权不能任性了”,老百姓的法律靠山越来越强大了,法律家族的“铁齿铜牙”越来越硬了......

    (1)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什么?

    (2)“有权不能任性了”告诉我们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什么?

    (3)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作为现代社会的公民,你打算怎样做?

  • 26、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1)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什么?

    (2)党和政府为什么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3)党和政府如何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27、十八大以来,有一件事,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这件事就是生态环境保护。他明确指出,“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多次提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美丽中国。

    (1)你是如何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的?

    (2)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坚持走一条怎样的发展之路?

    (3)建设美丽中国,中学生应该怎样做?

  • 28、改革开放促发展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的砥砺前行,如今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再次扬帆远航,胜利驶向充满希望的明天。某校团委准备制作期宣传栏,请你和评论组同学一起完善相关栏目内容。

    引用:2018年,我们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1)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将改革进行到底”的依据。

    评论组1: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离不开坚强的领导核心,离不开新的行动指南的指引!

    评论组2:大桥的建设,集三地之力,融三地之智,便三地之民,在“一国两制”下协同决策、协调发展。以港珠澳大桥开通为契机,不断拓宽港澳与内地共同发展空间,粤港澳合作发展将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2)根据评论组1,请将下面知识补充完整。

    A.坚强的领导核心是B.新的行动指南为

    (3)根据评论组2,请你说说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评论组:宣传栏图文并茂,吸引同学驻足现看,同学们感悟顾深,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盼,大家纷纷留言要以实际行动取得优异成绩续写中国故事。

    (4)请你留言,说说你的行动计划。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