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适合以下时事素材内容的标题是:
“一键,点击”,机器人自动完成扫地、抱地,智能家电让做家务更轻松:借助“云广播”,大量招工信息飞入乡村千家万户;打造“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让智慧养老为老年人带来便利。 |
A.创新是个人或团队的创造活动
B.创新改变生活,让生活更美好
C.创新为社会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D.制度的创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编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对这一法律规定理解错误的是( )
A.从法律层面鼓励更多人“路见危难,伸出援手”
B.体现国家倡导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C.将导致更多的民事纠纷,影响社会稳定
D.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
3、每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齐聚北京共商国是。这反映我国实行的民主制度有(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4、2023年8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初次审议学前教育法草案。草案在规划与举办、保育与教育、管理与监督、法律责任等方面做出了规定。聚焦人民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回应人民关切。这表明( )
①教育工作是我国当前工作的中心,关系到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
②对学前教育予以立法保障,学前教育走向“有法可依”的新征程
③我国逐步构建完善的教育法律体系,以法律武器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④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增进民生福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
咖啡豆:我是来自卢旺达的咖啡豆,通过进博会以及线上销售平台,让当地咖啡显种植户每售出一包咖啡就可以多赚4美元,我在中国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粉丝”。 |
盾构机:你好呀,我是来自中国湖南的盾构机,得益于共建“—带一路”,我这些年到过不少国家和地区,借助加快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东风”,我希望去事多国家和地区大展身手。 |
上述对话体现了( )
A.弘扬公平、正义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是我们的追求
B.要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C.中国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
D.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6、2023年12月18日 ,甘肃某县发生6. 2 级地震 ,残疾拾荒者胡某为灾区捐献钱物 5 万余 元 。他自 2008 参加公益活动以来 ,陆续捐款超过了100万元 。他的善举( )
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公正 ”
②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 ”
③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④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具有高度社会责任的表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据统计,2022年我国总人口数比上年减少85万人,是近61年以来的首次人口负增长。如图为2012-2022年中国人口增量变化图。对此,我国应( )
①控制人口的增长速度②提高出生人口的素质
③完善生育配套相关措施④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嫦娥”探月、“夸父”逐日、“北斗”组网、“蚊龙”入海、大飞机首飞……近年来,从无垠宇宙到万米深海,从地下蚊龙到云端制造,关于创新创造的硬核故事正在中国不断发生。这( )
①充分彰显了我国作为世界科技强国的自信和从容
②能够让中国人深刻体会到中国自信的底气和志气
③得益于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④说明科技创新已成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 )
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③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现在,我们的发展更多地只是解决“有没有”的问题,下一步需要更加重视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我国之所以要更加重视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是因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是( )
A.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B.增进民生福祉
C.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D.优化经济结构
11、“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这些名言共同表达的主旨是( )
A.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和善治
B.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C.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保障
D.法治是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12、党的二十大报告聚焦中国式现代化,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从现在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B.物质富足重于精神富有的现代化
C.全体人民同步富裕的现代化
D.总人口增速较快的现代化
13、“青荷”谐音“亲和”,彰显着志愿者的青春气息和亲和力。亚运会期间,3.76万名“小青荷”服务于各个场馆和团队,为不同领域提供志愿服务。“小青荷”的举动( )
①用仁爱诠释了和乐风范②用敬业践行了法律要求
③用奉献弘扬了高尚品质④用坚守维护了国家安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钱七虎院士,甘愿隐姓埋名六十年,为国铸盾。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我这一生没有碌碌无为,没有虚度年华,我一生,活得有价值,为国家、为我们的人民安全,贡献出了自己的心血。下列古语与钱七虎院士表达的情感相契合的有( )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②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④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5、下列时政事件与解读相匹配的是( )
序号 | 时政事件 | 解读 |
① | 黄河保护法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 | 严格执法 |
② | 市场监督管理局严厉打击涉及价格违法行为 | 依法执政 |
③ | 人民法院公开审理“唐山烧烤店打人案” | 公正司法 |
④ | 政府工作人员深入社区普及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相关知识 | 全民守法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平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国家和社会文明的标志。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该法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施行《无障碍环境建设法》( )
①是对宪法规定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落实
②体现无障碍环境是我国发展的第一资源
③能够彻底解决老年人、残疾人等人群的出行问题
④为促进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公共资源提供法治保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要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新的历史起点上,也要坚持用新常态的大逻辑来审视中国经济。以下做法合理的是( )
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
②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缩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③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④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2023年9月22日,全国各地喜迎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国家高皮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样做有利于( )
A.统筹区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B.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C.消除城乡差异,维护社会公平
D.增强国家实力,主导世界事务
19、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草案在修订过程中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共有98512位网民对修订草案提出了513719条意见。此外,还收到近三百封群众来信。以上材料体现了( )
①让法律更好的体现人民意志,反映人民呼声
②公民积极行使监督权,积极参与立法工作
③立法过程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有利于民主科学立法
④公民有序行使立法权,提高法律专业素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2021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共表彰全国五一劳动奖状397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197个、全国工人先锋号1297个,其中来自基层一线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占奖章总数的84.5%。这启示我们( )
①我国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
②我国的劳动者都受到了国家的表彰
③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从事的工作都是一样的
④树立劳动光荣意识,发扬劳动实干精神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发展社会主义民....确保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真实的民主权利,让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
最近,围绕“参与民主生活”这个话题,两名同学发表了各自看法,请你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解析。
22、 截至5月31日,中国共向27个国家派出29支医疗专家组,已经或正在向15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地方政府、企业和民间机构、个人向15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捐赠抗疫物资。
阅读上述材料后,小明同学认为:“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况且疫情还没得到彻底控制,不应该向其他国家提供抗疫援助”。
请辨析小明的观点。
23、既辨又析,感悟明理!
24、中学生小明:“想到一种新方法来解答一道数学难题”;医生:“给千里之外的病人做手术,从开刀到缝线均由医生远程操控机器人完成”;教师:“从过去应试教育体制发展到素质教育体制,师生受益,共同成长”。
(1)上述材料得出了什么结论?
(2)上述材料反映出哪些方面的创新?以及各自有什么作用?
25、(1)连线题。
(2)观察以下三幅漫画,想一想漫画共同反映了什么主题?(或:给三幅漫画拟定一个共同的标题)
26、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结合材料和课文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为什么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3)怎样坚持和完善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27、(教育改革创新强国)
材料:教育部日前发出通知:“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我市某县各学校正以百倍的信心,迎接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检查。
(1)上述教育改革新政策体现了道德与法治课的哪些观点?
(2)中学生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和行动参与到改革大潮中去?请你写出要点。
28、
2014年,江西在实现“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道路上行进地更为稳健。中共江西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体会议和江西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意味着2015年我省将迎来更大变化。
关键词:民生江西
材料一::12月29日,江西经济工作会议在南昌召开。会议提出:明年我省将筹集财政性资金1000亿元,集中办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50件实事,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
材料二:下侧漫画
(1)读上述两则材料,思考:为什么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3分)
关键词:生态江西
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我省应完成生态红线划定工作,研究出台生态红线内的管制措施。在所有设区市开展PM2.5监测,建立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格河湖排污监测管理。全面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污染第三方治理和各类节能环保产品。建立江西省碳排放权交易平台,推进碳汇造林和碳减排指标有偿使用交易。
(2)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什么战略与基本国策?(3分)
关键词:法治江西
2014年12月3日中共江西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江西省委关于全面推进法治江西建设的意见》。《意见》提出我省应全面推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纠正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3)从上述材料中你能读出哪些认识?(4分)
建设法治江西,每个江西儿女都不能袖手旁观,而应作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4)作为法治江西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我们应该怎么做?(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