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运城八年级质量检测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某地以5G技术为网络支撑,通过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融合创新打造5G赋能“智慧城市”新样本。通过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机和5G传输模块,采用无人机航空遥感、地理信息、大数据分析以及人工智能处理等技术,可为城市运行管理、公共安全、应急处理、环保监管等提供有力保障。这表明(     

    ①创新赋能让社会治理更加高效便捷

    ②创新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③深化改革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④技术的创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 2、202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文件提出,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等底线,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从根本上讲,我国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是因为(     

    A.总体国家安全观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B.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C.我国的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高度统一

    D.推进乡村振兴,建成全面小康的要求

  • 3、网上商城、远程教育、移动支付、智能家居……新产品、新体验、新享受。这说明(     

    A.我国将创新作为当前工作中心

    B.改革创新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C.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D.创新能让生活更加便利舒适

  • 4、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定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全过程人民民主强调公民参与,下列对“公民参与”表述正确的是(     

    ①高某给相关部门写信反映道路两旁乱停车问题——民主协商

    ②王某作为业主代表参与小区停车场重建听证会——民主决策

    ③李某通过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给市政府工作打了“好评”——民主监督

    ④张某当选县人大代表——民主选举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 5、贵州“村超”掀起夏日“足球热浪”,近5万人现场观赛,相关话题浏览量超过20亿次,不止一次登上热搜榜单,央视和《人民日报》都对它进行了直播报道,带火了当地的特色旅游。这在宣传乡村特色文化的同时(     

    ①贯彻开放的新发展理念,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一体化

    ②开发乡村文化创新模式,助推乡村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③增强了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共享发展成果

    ④体育赛事既能沟通情感,又能促进乡村振兴文明治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6、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面对经济新的下行压力,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121万亿元,五年年均增长5.2%,在高基数基础上实现了中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加1.4亿、覆盖10.5亿人,基本医保水平稳步提高。上述材料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有(     

    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

    ②党和国家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助力全面小康实现

    ③衡量社会的文明程度,就是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公民

    ④党和政府带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 7、自2023年2月1日起,《河南省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规定》施行。其以完善制度、推进实施为重心,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在重大行政决策、重大项目治谈等重要政府事务处理中的智囊顾问和“防火墙”作用。这有利于(     

    A.提升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建设法治政府

    B.规范政府的执政权,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C.削弱政府的决策权,纠正不作为、乱作为问题

    D.坚持科学立法,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 8、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建设法治政府,就要(     

    A.依法执政,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B.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公信力

    C.扩大政府的行政权力,防止权力滥用

    D.确保每个司法案件都能体现公平正义

  • 9、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是(   

    A.依法行政

    B.公正司法

    C.科学立法

    D.全民守法

  • 10、当今世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贫困、饥饿、疾病、社会冲突和动荡等一系列问题阻碍着人类的发展。为此,各国必须(     

    ①坚持消除贫困,推动可持续发展②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的责任

    ③维护自身利益,只注重本国发展④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各自的贡献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1、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中华民族精神。这表明我们的民族精神(     

    ①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②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

    ③其核心是改革创新④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23年10月24日通过,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说明(     

    A.建立在民主基础上的善治是良法的保障

    B.有良好法律制度就等于实现了民族复兴

    C.良法反映社会发展规律,能够与时俱进

    D.我国厉行法治的基本要求就是科学立法

  • 13、2023年11月7日,西藏自治区召开“西藏这十年”新闻发布会:2012年以来,西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连续7年全国增速第一;今年上半年,西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705元,增速11.1%,高出全国平均增速5.3个百分点;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交通进入快速发展。10年里,西藏公路总里程由2012年底的6.52万公里增至2022.7月的12.07万公里;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上述材料表明西藏取得的成就有(     

    ①近年来西藏的经济迅速发展②西藏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③西藏的交通基础设施飞速发展④西藏步入了现代化

    A.①②③一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西藏成绩的取得得益于(     

    ①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一国两制”原则

    ④乡村振兴战略和党和政府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4、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以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B.高质量发展

    C.新发展理念

    D.中国式现代化

  • 15、从落实“双减”政策到公布家庭教育促进法,从细化民办教育促进法到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从产教融合到“双一流”建设……中国教育迎难而上、奋力改革。国家采取这一系列举措(     

    ①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唯一途径②体现我国促进教育优先发展

    ③表明教育是改革开放的生命④加快推动我国教育强国建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6、一百年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在不懈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新征程上,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必将为(     

    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不竭精神动力

    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④中国人民经受无数考验提供坚强不屈的精神支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7、“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之行中首次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是东北‘换道超车’的重要抓手。”这意味着东北要摆脱历史包袱轻装前进,必须着眼于新的增长引擎,瞄准面向未来的、能起到先导性和未来支柱性的产业,瞄准引领性的、原创性的、交叉融合性的技术,瞄准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的产业形态。据此可知,发展新质生产力要(     

    ①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②大力保护知识产权

    ③注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体作用             

    ④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18、2022年,新华社发表《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述评》。文章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中华大地展示出勃勃生机和强大生命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画卷徐徐铺展……下列符合我国民主建设进程的是(     

    ①实施全过程人民民主②探索民主制度的足音③保障人民的合法权利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

  • 19、政府的宗旨是(     

    A.为人民服务

    B.构建和谐社会

    C.建设社会主义

    D.依法行政

  • 20、1980年,广西宜州市合寨村村民为走出当时的乡村治理困境,率先成立全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新成立的村委会使村里的社会治安迅速好转。材料表明我国坚持(     

    A.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   2018年7月8日,为期一周的以“不忘初心,回望甘南”为主题的2018“同心·共铸中国心甘南行”大型医疗公益活动开启,今年正值“同心·共铸中国心”项目开展10周年。10年来,该项目在服务边疆民族地区群众医疗健康和进行脱贫帮扶的过程中不断成长,摸索出一条更高效、更有针对性的健康公益新道路,打出健康扶贫“组合拳”。目前“同心·共铸中国心”已在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开展了主题公益活动

  • 22、请对下面漫画中妈妈的言行做出评价。

  • 23、20221130733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亲人入驻天宫。随后,神舟十五号神舟十四号胜利会师的两个航天员乘组,一起在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里留下了一张足以载入史册的太空合影。自2003年实施神舟五号载人飞行任务以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现了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工作到太空行走,从短期停留到中期驻留的不断跨越。关于自主创新、突破瓶颈,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曾说过:突破科技创新方面的瓶颈,我从不指望国外,要靠自己。

    据此有人认为,重视科技创新势在必行,因此必须依靠科学家。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辨析。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材料一   回望过去,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从建设三峡、青藏铁路等世纪工程,到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从实现总体达到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是劳动,成就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中国;也正是劳动,让我们今天无比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材料二   在“中国梦·劳动美”五一特别节目中,从大国工匠徐立平、孟剑峰,到故宫文物修复师曲峰、陈扬,一位位普通却不平凡的劳动者,在现实生活的磨砺中,用他们的刻苦努力和精益求精实现着自己的梦想,创造着行业价值,推动着社会进步。他们是时代需要的新型劳动者,是新时代最美的人。

    材料三   习主席说:“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40多年来,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途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我国要把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

    (1)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国必须做到哪几点?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自信的中国人有哪些共同特点?

    (3)从全面发展角度看,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需要坚持什么?

    (4)为实现中国梦,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 25、制度是保障,法律保驾护航。某校九年级8班学生开展“知制度学法律”活动,旭阳通过多途径收集到以下资料。

    资料一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习近平总书记借用孟子的名言,解开国家治理的“德”“法”新密码。

    资料二  2021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大会审议和表决了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和表决了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通过了关于修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的决定和关于修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的决定;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草案)》的议案。

    明理导行。从以上二则资料中你读懂了什么?

  • 26、实现中国梦需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建设,五位一体指的是什么?

  • 27、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怎样做?

  • 28、(强国富民 共圆中国梦)

    材料一 尽管新冠肺炎我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新增压力困难,但2020年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决心没有变,基本态势没有变,脱贫攻坚任务一定能够如期完成,我们势在必行。

    (1)根据所学知识把上图补充完整。

    材料二 中国梦最大特点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的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梦想就要成真,民族复兴的梦想正在实现。

    (2)请你运用“中国人·中国梦”的相关知识,说说如何实现中国梦。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