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8月22-24日,李强总理在广东调研强调: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活力。这一强调是因为( )
A.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关键抉择
B.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C.改革开放让中国迅速跨入发达国家行列
D.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华民族实现站起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生育政策在不断调整。这( )
我国生育政策演变历程
A.说明我国的国情已发生根本改变
B.改变了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C.说明我国的人口国情已发生根本变化
D.有利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3、北京公交警方通报称,一名乘客在地铁10号线上因纠纷堵门,导致10号线外环全线延误8分钟,目前已被行政拘留。这一案例传递的信息有( )
①法不可违,违法就要承担行政责任②扰乱社会秩序一定会受刑法惩罚
③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④公民应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建设法治社会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下列行为不符合厉行法治要求的是( )
A.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充分讨论后表决通过反食品浪费法
B.洛阳市林业局对乱砍乱伐行为进行处罚
C.某小区居委会针对小区违规倾倒垃圾问题进行处罚
D.王琳同学举报印刷厂违规排放污水
5、我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有完整的参与实践,把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贯通起来。对于全过程人民民主,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某市就公共交通价格调整组织召开听证会,主要体现了民主决策
B.某社区居委会进行换届选举,主要体现了民主监督
C.某社区居委会主任向居民会议汇报过去一年的工作,主要体现了民主协商
D.某理发店老板就公职人员涉嫌滥用职权向有关部门举报,主要体现了民主选举
6、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________,依法行政的核心是_________。( )
A.依法治国,规范政府的执政权
B.建设法治政府,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C.依法执政,规范政府的司法权
D.依法治国,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7、2023年,全国多地发布鼓励生育的新政策与新方案,包括现金补贴、延长产假、配偶护理假,国家出台此类政策( )
①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均衡发展②表明我国已放弃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③可以使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④是为了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等现实挑战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8、2023年8月,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以金砖责任应对共同挑战,以金砖担当开创美好未来。这说明各国要( )
①坚持交流互鉴,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②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③积极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④共同成为国际社会的领导力量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9、下列表格依次体现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 )
①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 |
②领导干部要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 |
③执法者要“站稳脚跟,挺直脊梁,只服从事实,只服从法律。” |
④完善审判权运行机制,健全违法审判责任追究机制,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推进审判公开,提高司法公信力 |
A.科学立法、全民守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B.全民守法、科学立法、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C.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D.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全民守法、公正司法
10、据统计,全球超过30亿人的生计依赖于海洋和沿海的生物多样性。然而,全球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风险。这启示我们要( )
①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②摆脱依赖海洋的发展道路
③尊重自然、顺应自然④尊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列车即将发车,两位乘客却堵住车门,导致发车延误,最终被公安机关予以行政拘留十天的处罚。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行使权利有边界 ②法治是为了限制自由
③有边界才有秩序 ④法治标定自由的界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华为新手机 Mate60的突然发售引发全网围观。于无声处听惊雷,很多网友直呼其为“争气机”。历经美国四年多的全方位极限打压,华为不但没有倒下,还在不断壮大,1万多个零部件已经实现国产化。华为的突围说明( )
A.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生活更美好
B.创新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C.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D.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
13、小岗破冰、深圳兴涛、海南弄湖、浦东逐浪,雄安扬波……改革开放的浩荡浪潮,让中华大地在“历史的瞬间”翻天覆地、沧海桑田,即便是最大胆的预言家也不会想到这个古老的中国“史诗般的进步”。这说明改革开放( )
A.使我国成为影响世界的最重要力量
B.使我国经济转向高速发展阶段
C.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D.使中国跨入了发达国家行列
14、党的二十大报告庄严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表述正确的是( )
A.到203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15、2024年新年伊始,小伟同学站在了16岁的起点上。学校开展“采访新时代未来的你”活动,同学们纷纷畅想自己的未来。以下时间节点,小伟的目标可以实现的有( )
①24岁刚刚大学毕业,就幸运地和公司领导一起参加创新型强国建成的庆祝大会
②26岁博士毕业,被一家企业聘为技术骨干,助力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③31岁,虽然已结婚生子、成家立业了,但不耽误他参加脱贫攻坚战的志愿活动
④42岁,一家人其乐融融,周末坐在家里观看纪录片《现代化强国的建成之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6、复兴梦想,次第绽放。下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全面小康→总体小康
B.解决温饱→总体小康→全面小康→基本实现现代化
C.建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改革→百年目标→总体小康
D.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解决温饱→共同理想→全面小康
17、“热词”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人民在一个时期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从“粮票”,到“大包干”,再到“5G人工智能”,民生热词的变化印刻着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的轨迹。但有些热词始终不变,比如“改革”和“创新”。这是因为“改革”和“创新”( )
①体现人民群众的期盼
②引领人民同时富裕
③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④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8、2022年,有以下国际大事值得关注:美国举行中期选举,民主党面临严峻挑战,包括加大对华施压;乌克兰与俄罗斯剑拔弩张;全球疫情总体逐步缓和,但局部不时反弹,但疫情“后遗症”严重。无论是应对眼下的危机,还是共创美好的未来,世界各国必须( )
①相互制约,缩小各国发展差距
②增强经济实力,力争主宰世界
③完善全球治理,践行多边主义
④加强沟通协作,践行合作共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黄河安澜,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制定本法。”这说明( )
①良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②我国逐步完善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③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④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政府应严格执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从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到“单独二孩”“全面二孩”,再到三孩生育政策,近年来我国生育政策不断调整和完善( )
A.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
B.是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我国社会发展
C.有利于全面提高我国人口素质
D.能够彻底地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21、小李说创新是科学家的工作,离我们很远,与我们无关。
判断: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此,小明认为:“维护民族团结,是国家的事,与我们学生无关。”小刚认为:“如果各民族互不往来,各自发展,也会相安无事。”
运用所学知识,请你对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23、中学生小华觉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国家的事,与个人无关。
判断:( ) 理由:
24、 材料一 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其中指出“7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并举行盛大阅兵式和群众游行。
材料二 使用中国自主芯片制造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在法兰克福世界超算大会上登顶榜单之首;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与神舟十一号飞船对接成功。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请回答问题:
(1)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腾飞的表现有哪些?
(2)创新改变生活,作为青少年应该怎样培养创新精神?
25、改革开放的意义?
26、“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寄予厚望,他深情地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为庆祝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我校将举办“中国梦,我的梦”专题宣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1)什么是“中国梦”?其基本内涵是什么?
(2)如何实现中国梦?
(3)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助力中国梦?
27、 在新冠疫情之际,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无畏无惧、奋勇拼搏,共同谱写了感人的战疫壮举。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我们都是追梦人。只有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战胜困难化危为机,大踏步走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1)“我们都是追梦人”,我们所追逐的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我们坚信,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请阐述这种自信的根本所在。
(3)作为未来祖国的接班人,我们能为实现所追梦想做些什么?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3月1日晚,“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感动我们的十大人物有:捐款支持教育的卢永根,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廖俊波,火海救人献出生命的杨科璋,守护土地、守护家园的卓嘎和央宗,为国仗剑、敢为人先的刘锐,科技报国、赤子丹心的黄大年,两岸情深、血脉相连的卢丽安,15年捐款、不留姓名的王钰,脱贫攻坚、时代楷模的黄大发,与妻子相濡以沫、情深似海的谢海华,还有荣获特别奖的塞罕坝林场建设者。
(1)“感动中国”获奖者们虽然工作、事迹不同,但他们却传承着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包括了什么?
(2)中学生在学习上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