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是小华笔记中的一条时光轴,其中①②两处依次应该填入的是( )
A.①开国大典②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①开国大典②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①中共一大②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①中共一大②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如今,共享经济与我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密切。出行,人们习惯了共享单车、共享汽车;手机没电了,有共享的充电宝;出门旅游,可以和其他旅客共享酒店,节省旅游成本。以下对“共享经济”认识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②会彻底取代传统消费方式
③能够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④可以推动企业创新和发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下列表格依次体现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 )
①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 |
②领导干部要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 |
③执法者要“站稳脚跟,挺直脊梁,只服从事实,只服从法律。” |
④完善审判权运行机制,健全违法审判责任追究机制,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推进审判公开,提高司法公信力 |
A.科学立法、全民守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B.全民守法、科学立法、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C.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D.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全民守法、公正司法
4、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作为其中一员,2023年,15岁的小梦畅想了一下她今后人生奋斗的轨迹。其中可能实现的是( )
A.16岁,参加“为实现全面小康砥砺奋进”的主题演讲活动
B.20岁,出游一趟,感受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成就
C.35岁,和家人一起坐飞机去北京天安门共祝祖国实现中国梦
D.42岁,与全国人民共同见证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5、“违反规定停放,请尽快驶离,超过10分钟未驶离的,将依法予以处罚。”近期,成都部分车主收到了来自成都交警违法通知中心的短信。相较于先前的违停直接抓拍或贴罚单,这种人性化的提醒方式获得市民点赞。(提醒:若在交通严管路段违停,发送短信的同时就要被处罚)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社会治理需要德治和法治共同发挥作用
②短时停留没有危害性,无需承担法律责任
③人性化执法有温度也有力度
④法律的规范作用没有道德教化的作用明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每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齐聚北京共商国是。这反映我国实行的民主制度有(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7、近年来,无论是“创客”“互联网+”“创新2.0”,还是诸如“创造伟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在各种媒体和领导人的讲话中,成了高频词汇。这表明( )
①创新已成为国家的中心工作②创新是解决当前所有问题的关键
③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同学们围绕“法治政府建设”主题开展讨论。下列选项符合主题的是( )
A.学校制定宿舍管理规定
B.人民法院依法打击诈骗犯罪
C.村民会议制定村规民约
D.县民政局持续深化政务公开
9、遨游九天今凯旋,2022年4月16日,太空“出差”的3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安全顺利出舱,重回地球的怀抱,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勇攀高峰写下的精彩答卷,航天事业的成功得益于( )
A.我国科技总体水平世界领先的国情
B.我国把教育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C.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举世无双
D.中国航天人的努力和付出、汗水和智慧
10、2023年10月16日,四川崇州一小区发生大型犬撕咬2岁幼童事件,引发全社会热议。以下针对此事件网民的评论正确的是( )
①FZQ:很多小区内业主遛狗不拴绳,必须严管强管,提升群众安全感。
②大智:建议出台相关法律规定,加大执法力度,全面禁止养狗。
③逍遥游:明知有危险,故意不拴绳控制,这是犯罪行为,应该负刑事责任。
④大地回春:建议开通群众举报电话和网络举报办法,让违规者付出相应代价。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1、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300多家海外展商参展,齐聚“文旅消费馆·一带一路国际馆”。波斯的地毯、巴西的咖啡、印度的雕版印染……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各种语言,各种文化在这里交织。在这里我们看到了( )
①世界文化丰富多彩②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
③经济全球化有利有弊④当今世界是开放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2023年11月,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公布小学人文科课程框架,学习重点包括中华文化的特色和传承、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国家的现代发展、中央与香港特区的关系等对此,以下同学展开讨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①小东:有利于提升香港地区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
②小华:是落实香港地区爱因主义教育的具体做法
③小雪:有利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小乐:有助于提升香港地区学生的国家民族意识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2023年秋季开学季,广西共有83所新建中小学幼儿园投入使用,新增校舍面积达135万平方米,新增学位3万多个。自治区政府重视教育发展的原因是( )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教育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③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④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2023年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60年来,我国累计向非洲、亚洲、美洲、欧洲和大洋洲的7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医疗队员3万人次,诊治患者2.9亿人次,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这主要体现了( )
A.中国担当
B.中国智慧
C.中国方案
D.中国主张
15、1980年,广西宜州市合寨村村民为走出当时的乡村治理困境,率先成立全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新成立的村委会使村里的社会治安迅速好转。材料表明我国坚持( )
A.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6、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重民生、办实事,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国家大力推进民族地区民生事业发展,是因为( )
①改善民生是政府一切工作的中心
②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③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广大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福祉
④有助于促进民族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正式开讲,航天员生动展示介绍了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球形火焰实验、奇妙“乒乓球”实验、动量守恒实验以及又见陀螺实验,并生动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这次“天宫课堂”( )
①提升了中小学生对宇宙探索、科学技术的兴趣
②生动诠释了教育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③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快速提升我国教育质量
④表明了我国航天科技水平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建设法治中国,要求( )
①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②要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
③要使大多数的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④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9、从水墨江南到雪域天山,第十批江苏援疆干部人才来到伊犁河畔,认真履行援疆使命,让一批批项目“落地开花”,民生福祉不断提升……苏伊和鸣,同绘“疆”来。下列适合作为礼赞江苏援疆行动的是( )
A.坚持民族平等,实现高度自治
B.给予民族特权,协调区域发展
C.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共同繁荣
D.促进经济发展,消除民族差异
20、带有汉泥封印的毛笔手写通知书、寄托着“山海情”的普洱茶砖、可存千年的“复活”开化纸、手工绣制的精美彝绣卡套……2023年仲夏时节,各大高校的录取通知书纷纷“上新”“花式”秀文化、话传承。这一独特的“中国式浪漫”( )
①彰显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②打造学校“文化名片”,展现育人理念
③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增强学生文化自信④是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1、请你辨析
22、 习近平总书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喻为空气,提出“要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一方面表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自然而然地融入我们的生活,深入我们的内心。而后者,正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所在。
同学们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不同的看法,如何才能切实培育和践行呢?
23、 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爱国主义教育要加强,要让孩子们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守望红色信仰,传承红色基因。红素基因是要验证的。为此,两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24、 (脱贫攻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
习近平在2021新年贺词中提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我们还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说打赢脱贫攻坚的价值所在?
25、[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12分)
材料一:中国氢弹之父,89岁高龄的于敏,报国心皎洁,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材料二:共青团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全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在广大青少年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通过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的途径,努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青少年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全国各地中小学生开学第一课:让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 2014年9月1日,我市中小学生迎来新学期。深入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1)材料一中于敏做法体现了“爱国、敬业”,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哪一个层面所倡导的内容。(4分)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和青少年应做怎样的努力?(8分)
26、【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当前,我国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指标(PM2.5)已下降到30微克/立方米,首次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第一阶段35微克/立方米的要求。作为全球空气质量持续快速改善的国家,我国这一历史成就的取得得益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成果。中国共产党一贯秉持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必然在世界未有之大变局中熠熠闪光,必将赢得世界各国的高度赞赏和积极响应。
请你谈一谈应怎样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7、材料一: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才能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最强音。
材料二:谋未来就要谋创新。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1)材料中所提出的改革创新精神是什么?请在原题上划出即可
(2)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必须实施什么战略?请在原题上划出即可
(3)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4)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培养创新意识?
28、“一国两制” 成功实践
2019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20年来,澳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居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围绕“一国两制”这一话题,同学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结合所学“一国两制”有关知识,请你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