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改革与创新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改革开放是创新的生命
B.法治政府建设需要改革创新
C.改革释放更多创新活力
D.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2、以下“基础知识”,对应不正确的是( )
①创新的目的——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②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法治思想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人民当家作主
④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爱国、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截至2023年11月,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8.1万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17个城市;中老铁路全线累计开行跨境货物列车7049列,运输货物2787.9万吨;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货物发送量已突破70万标箱……以上信息体现了( )
A.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
B.贸易是国家交往仅有的方式
C.货物运输只能依靠中欧班列
D.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
4、关于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B.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C.我国已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D.我国已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5、我国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顾诵芬,组织攻克了一系列航空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了我国航空工业体系建设。在他的人生轨迹中,有着闪亮的三个关键词:航空报国、航空救国、航空强国。这体现了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价值准则是( )
①爱国 ②敬业 ③诚信 ④友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近年来,央视以“思想+艺术+技术”的融合创新,打造了《典籍里的中国》《中国考古大会》《非遗里的中国》等系列精品文化节目,让更多的文物和文化遗产“活”了起来。这体现了( )
A.文化创新
B.制度创新
C.科技创新
D.理论创新
7、走过又一个日新月异的十年,新时代的中国速度不断刷新(见下表)。材料表明( )
中国速度 | ||
出行速度 | 超铁绝尘 | 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 |
基建速度 | 流光快影 | 8小时拆除一座立交桥 |
计算速度 | 神机妙算 | 天翼云每秒310亿亿次浮点运算 |
救援速度 | 洪流铁甲 | 时速10.8公里动力舟桥 |
A.我国经济转向了高速增长阶段
B.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根本消除
C.我国的经济发展之路一马平川
D.我国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8、《广东省“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实施方案》指出,要融通多媒体资源,创新运用直播、短视频、数字虚拟展厅等形式,广泛传播文物蕴含的文化精髓和时代价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创新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
B.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一切传统文化
C.说明科技的力量可以取代文化的魅力
D.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9、2023年5月22日,第23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态环境部与中国科学院在昆明联合发布更新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野生川金丝猴种群从2002年的1.4万只增加到目前约2.5万只,种群分布区域也显著增加,在本次评估中其濒危等级从“易危”降至“近危”。我国野生保护动物近年来纷纷“降级”说明( )
A.美丽中国已经建成
B.我国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C.共享发展理念贯彻实施有实效
D.我国生态环境总体上有所改善
10、2023年10月11日,福建举办“福韵乡情乐享农趣”休闲农业精品线路推介活动,充分展现了福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就,为民众提供了到乡村休闲旅游的出行指引。此活动( )
①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共享发展成果②坚持融合发展,促进经济高速发展
③消除城乡差距,扎实推进共同富裕④促进农民增收,提升人民的幸福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2024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65年来,经过不懈努力,西藏步入发展最好、变化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代。完成下面小题。
【1】西藏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雪域高原上谱写政治文明的新篇章。下列举措体现西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是( )
①全区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覆盖所有城镇乡村
②政协西藏自治区委员会通过民主协商方式建言咨政
③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中广泛吸收群众意见
④全区建立了大、中、小、幼一体化的现代教育体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十四五”以来,河北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持真情援藏、精准援藏、持续援藏,统筹做好民生、产业、文化教育、智力援藏等各项工作,为西藏各项事业发展贡献了河北力量。开展援藏工作旨在( )
①建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②展示各民族的风土人情
③共同筑牢民族团结基石④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2、2023年9月30日是我国第十个烈士纪念日,市烈士陵园广场苍松翠柏葱茏环绕,天津市社会各界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在这里举行。举行这一纪念活动有利于( )
A.传承红色基因,延续文化血脉
B.树立规则意识,培育法治精神
C.弘扬以爱好和平为核心的中国精神
D.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3、中国航天捷报频传: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表明( )
A.创新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B.我国科技发展水平总体居于世界前列
C.我国现阶段主要任务是进行科技创新
D.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14、2023年3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时发表讲话强调,中俄两国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中方坚持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原则基础上巩固和发展双边关系;面对动荡变革的世界,中方愿继续同俄方一道,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此次访问( )
①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有助于实现睦邻友好
②体现中国致力于维护和平,主导世界发展
③树立了国家交往的典范,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
④表明中国始终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展现了大国担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下面对“微行为”的点评正确的有( )
序号 | 微行为 | 微点评 |
① | 对学校教育问题提出批评和建议 | 民主决策 |
② | 参加区政府举行的民主评议活动 | 民主监督 |
③ | 向小区物业反映车辆乱停放问题 | 民主决定 |
④ | 作为选民参加了区人大代表选举 | 民主选举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2023年6月,以”两岸融合一家亲,海峡赓续端午情”为主题的第十九届海峡两岸端午文化论坛在福建厦门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围绕弘扬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构建两岸共同精神家园和心灵契合等议题展开探讨。开展这一活动的意义在于( )
①有利于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
②能完全消除海峡两岸的文化差异
③有助于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④能增强维系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将政府购买服务与直接提供服务相结合,优先保障经济困难的失能、高龄、无人照顾等老年人的服务需求。这一做法( )
①有助于满足人民的幸福感②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扩大了老年人的基本权利④将改变中国特色主义的主要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近日,国台办发言人在回答记者有关问题时重申,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针政策不会改变,欢迎台湾各党派各界人士参与到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中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 )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坚持民族区域自治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D.实行特区高度自治
19、围绕“如何促进民族团结”这一话题,同学们打开了话匣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我们要自觉履行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的义务
B.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C.全国各族人民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D.我们要尊重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
20、《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改革开放是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改革开放以来,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可见,改革开放是( )
A.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B.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C.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D.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前提
21、 近年来,天宫、蛟龙、天眼、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一大批分布在高端装备、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化等方面的重大工程惊艳全球,中国在多个领域创造了许多 “世界最长”“世界最快”等“世界之最”。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科技已经领先世界,成为了世界上的发达国家。
这个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22、 自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有人认为有了《条例》垃圾分类就有了保障,人们再也不敢乱扔垃圾了;也有人认为垃圾分类要一以贯之地落实必须严格执法,如果等到大家全部都能道德自律的话那就太晚了。
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23、 2019年少数民族运动会在郑州举办,在开幕式和闭幕式过程中除了演员的表演,主要得益于科技的支持。今年来我国科技发展迅速,有人认为是全体成员努力结果,也有人认为是政府做得好。
24、(6分)【融入民族文化】
2014年9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30个教师节之际来到北师大看望一线教师,他向全国的教师表达了自己的一点担忧、一点鼓励。
【一点担忧】他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当前国人盲从西方、邯郸学步,西方的“去中国化”战略得逞之后,我们不仅丢掉了精神家园,也没学好西方,中国文化沦为“四不像”。
【一点鼓励】习主席鼓励大家:“不忘中体,勤学西用,学好现代科学,唯有了解、掌握了西学,才可能师夷长技以发展自我”。
(1)请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为什么习主席反对“去中国化”?(2分)
(2)习主席的“一点鼓励”体现了我们对待民族传统文化怎样的态度?(2分)
(3)民族精神是我们的根,我们的魂,弘扬民族精神,发展先进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动力。某班九年级学生在复习民族文化这一考点时遇到了思维导图这一题,请你们与他一起完成。(2分)
① ② ③ ④
25、 2019年5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并在主旨演讲中提出:“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停止。文明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必将走向衰落……文明永续发展,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顺势应时、推陈出新。世界文明历史揭示了一个规律:任何一种文明都要与时偕行,不断吸纳时代精华。”
(1)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2)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原因是什么?
(3)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26、 为了解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发生的变化,某校九年级(1)班的同学通过网络查询、访谈、查阅报刊等方式获取资料,设计制作了一张“话发展,谈改革”展板。下列是展板的部分内容:
(1)话发展: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漫画所反映的问题,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两条)。
(2)谈改革:我国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三方面即可)
27、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28、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民族精神的角度,谈谈你对“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的认识。
(2)“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国家公祭日”的确立,熔铸了怎样的“民族魂”?
(3)你认为,青少年应该怎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