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面对严峻的资源形势,九年级(2)班同学以“我国资源面面观”为主题进行讨论,并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的关系,我国应该( )
①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②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③坚持发展优先、保护为主的方针
④坚持走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人民当家作主不仅需要完善的国家制度予以保证,而且需要通过国家机构行使国家权力来实现。以下职责、职权与国家机构对应正确的是( )
A.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人民政协职责
B.监督所有公职人员行使公权力——监察机关职责
C.决定权、任免权、授予荣誉权——国家主席职权
D.提起公诉和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作出记过、撤职的处分--司法机关的职权
3、2023年11月11日,以“融合两岸共创未来”为主题的海峡两岸交流融合月启动仪式在深圳举行,两岸各界人士和青少年2000余人参加,两岸同胞相聚鹏城,共叙亲情,共谋交流合作,共话融合发展。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和平发展、交流合作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
B.海峡两岸交流能促进海峡两岸经济同步发展
C.两岸同胞同文同种,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4、2023年6月15日,中央宣传部、公安部联合启动“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这有利于( )
①营造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的氛围
②提高公民保护合法私有财产的能力
③帮助人民群众增强识骗防骗的意识
④杜绝侵害老年人权益的诈骗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23年5月13日至7月29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村超”)火热举行。赛事由村民组织、参赛者以村民为主。这是一场属于所有人的乡村嘉年华,快乐与参与,是“村超”最朴素的底色。“村超”是对传统足球活动的全面升级,它推动体育与农业、商业、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体育赛事+乡村旅游+传统文化+全民健身”多元融合发展,从足球辐射到“吃”、“住”、“玩”等多个领域,不断为乡村经济赋能。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快乐与参与。“村超”的举办( )
①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②体现了村民们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
③启示了各地政府当前应该以办好“村超”作为中心工作
④体现了榕江县的党和政府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村超”为乡村经济赋能( )
①促进贵州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②说明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③展现了榕江县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
④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发展全过程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并要求“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使全过程人民民主成为人民的生活方式。下列属于人民民主在生活中的生动体现的是( )
①潮州市运用“茶文化六步调解法”推动居民议事,化解基层矛盾
②潮州市配置“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覆盖全市,推动便民利企举措落地
③潮州市政府领导班子组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
④国庆期间,潮州广济桥迎来空前客流高峰,刷新千年古城的“热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要把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主线。这是基于( )
①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②教育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③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④人才是第一资源,教育是第一动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以下事件反映我国科技方面发展成就的是( )
①国防教育融入考试内容 ②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发射任务完美收官
③中小学生普通话水平划分为6级 ④中国“人造太阳”刷新记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和政府部门打交道。这是因为( )
①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
②人们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③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④政府是依法治国的主体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产业微笑曲线(下图)是一条微笑的嘴型曲线。它反映了在产业链中获利更多体现在两端,中间环节的获利最低。产业微笑曲线对我国发展的启示有( )
①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②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③转向高质量增长,积累人才技术经验
④增强风险意识,解决新矛盾新挑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1、2023年8月出版的《求是》杂志中,习近平主席发表文章《加强基础研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文章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 )
①以教育为中心,推进教育改革和创新,培养创新人才
②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积极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③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
④弘扬创新精神,培育创新文化,大力弘扬科学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中国共产党带领我国亿万人民经千难而百折不挠、历万险而矢志不渝,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胜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为此,我们青少年应该( )
①努力成为脑力劳动者,为国家和社会作更多贡献
②坚持党的领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③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用奋斗创造幸福的未来
④以执着的信念、过硬的本领,担负起历史的重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亚运会后,杭州对展馆进行了无障碍设施的改造,盲道、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卫生间等保障了亚残运会比赛的顺利进行。 这体现了(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践行平等反对特权
C.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D.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14、2023年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乎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这是因为教育是( )
①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②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青荷”谐音“亲和”,彰显着志愿者的青春气息和亲和力。亚运会期间,3.76万名“小青荷”服务于各个场馆和团队,为不同领域提供志愿服务。“小青荷”的举动( )
①用仁爱诠释了和乐风范②用敬业践行了法律要求
③用奉献弘扬了高尚品质④用坚守维护了国家安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对下列图片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我国人口状况呈现出老龄化加剧的新特点
②人口问题已经成为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
③人口净增长下降,消除了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
④总人口和老年人口变化趋势表明应该坚持完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2023年是我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在北京举行。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合作质量越来越高,发展前景越来越好,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上述材料说明了中国( )
①开展跨国互联互通,实现优势互补,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②既谋求自身发展又共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
③以务实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对世界经济起主导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我们之所以强调国际合作,是因为( )
①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
②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③需要各国人民间的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和共同担当
④只有合作互惠,才能使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主要是( )
A.“民惟邦本”
B.“五位一体”
C.“天人合一”
D.“四个全面”
19、随手拍,这一基于手机应用的互动式、开放式管理形式已悄然渗透到城市管理领域,路边的违法行为通过公民拍照反馈给管理部门,提升了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这种指尖上的监督正成为城市管理的一种新常态。这说明( )
①人民的权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保障
②公民可直接行使国家权力,参与社会管理
③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
④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越来越丰富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0、“任何一项劳动都是崇高的,崇高的事业只有劳动。”卡莱尔的话告诉我们
A.人必须劳动才能生存
B.要尊重劳动
C.世界上只有劳动才是崇高的
D.离开了崇高的事业,人类将会灭亡
21、阅读教材P16。
辨析:创新只是为了满足个人兴趣,与大众的幸福生活无关。
22、同学甲说:热心公益事业是公民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体现,因此承担责任都不应该得到任何回报;
同学乙说:承担责任,当然有获得回报的权利,但我们不要乐于奉献。
请你谈谈以上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3、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精准脱贫有力推进,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386万,易地扶贫搬迁280万人。棚户区住房改造620多万套,农村危房改造190万户。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又有新提高。
围绕这个问题,两位同学发表了各自看法,请你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分析。
祖国大地处处变化,经济发展依然关键。
创新铸就民族梦想,你我担当勇创辉煌。
24、据上海电视台报道,日前,在上海闵行区,一位撞了老人又不愿承担责任的小伙子小王(化名),被老人事后的一封信唤醒了良知,主动承认了骑车带倒老人的事实。原来,小王骑电动车不小心碰到了陈老太,怕老人纠缠,后果难料,就矢口否认,并坚称老人讹诈他,事故造成陈老太两节腰椎压缩性骨折,而由于小王矢口否认,事故处理只能搁置,对此陈老太并没有一味怨恨,而是写了封信托警方带给小王,信里她告诉小王,自己并不打算索赔,但是希望年轻的小王不要因为这件事毁了一生的道德底线。据此回答:
(1)小王碰了人,不但矢口否认,还“坚称老人讹诈他”,请运用所学知识对小王的行为进行评析。(2分)
(2)陈老太没有一味埋怨,而是主动放弃索赔,并写信对小王进行教育,这表明陈老太具有什么样的美德?(1分)这种美德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分)
25、2020年5月29日,《反分裂国家法》实施 15 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在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刻认识《反分裂国家法》的重要作用,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坚定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1)为什么要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坚定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2)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国家应该怎么做?
(3)中学生能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做些什么?
26、仔细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4年4月28日,李克强总理在调研考察时,对企业研发人员和工人说:你们站在时代,更要高举起创新这面旗帜。创新是产业长级的必由之路,关键所在,中国经济要实现转型发展。
材料二:2014年5月17日,我市开展科技活动,吸引了大批中小学生参观,“蛟龙号”模型、智能跳舞机器人,感应飞行器等引爆了中小学生“体验科技魅力、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相信通过此类活动的举办,将会有更多的中小学生加入到科技队伍中来,实现他们伟大而又美好的科学梦。
(1)请联系材料,分析说明我们为什么要进行科技创新。(4分)
(2)请分析说明中学生怎样才能实现科学梦。(从国家和个人角度作答)(4分)
27、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讲道“2018年是全面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共十九大描绘了我国发展今后30多年的美好蓝图。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要把这个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
(1)我国发展今后30多年的美好蓝图是什么?
(2)谈谈你对“中国梦”内涵的理解。
(3)为把这个蓝图变为现实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28、(民族复兴梦、宏图美如画)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从解决温饱到实现总体小康,进入新世纪新时代,正在迈向新征程。
进入新世纪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