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百七十多年前,我们开始从大朝上的迷梦中醒来。先败于英,后败于日,百姓愈加民不聊生,耻感深深刺痛中国士人。保国!保种!由洋务而君宪,由立宪而革命。从器物到制度再至文化,激愤者不惜彻底打倒“孔家店”•決绝地将自己的文明连根拔起。”对上述解读错误的是
A. “从迷梦中醒来”指的是被迫打开闭关锁国的大门
B. “先败于英,后败于日”分别指的是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由洋务而君宪”,指的是由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
D. “彻底打倒‘孔家店’”指的是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化的绝对否定
2、如下示意图反映了近代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部分史实,图中①处应为( )
A.丰岛之战
B.平壤之战
C.左宗棠收复新疆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华
3、古代两河流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成就,这些文明成就中有一建筑与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宙斯像等齐名,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这一建筑是
A.雅典卫城
B.罗马大竞技场
C.万里长城
D.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4、下图是美国的自由女神像。她右手高擎火炬,左手握着一块铭板,上面刻有日期:1776年7月4日。它所代表的是( )
A. 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时间
B. 《独立宣言》发表的时间
C. 葛底斯堡战役胜利的时间
D. 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的时间
5、下图是历史教师在讲授《凡尔赛条约》时展示的一幅 1919 年英国发行的漫画,结合所学指出左方被紧握的男子所代表的国家是
A.德国
B.日本
C.中国
D.奥匈帝国
6、19世纪后期,一位科学家说:电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找到的“妙不可言的极为能干的新仆人”,电力最早被任用到生活领域的表现是( )
A.珍妮机
B.汽车
C.电脑
D.电灯
7、“英特纳雄耐尔”是法文Internationale的音译,意为“国际”,是“国际工人协会”的简称。所以,该诗被谱曲后通称为( )
A. 《国际歌》 B. 《义勇军进行曲》
C. 《英雄交响曲》 D. 《马赛进行曲》
8、1992 年尼尔斯蒂芬森在科幻小说《雪崩》中提出“元宇宙”的概念,向人们展示出一个沉浸式的、连接的共享虚拟世界。用户能够在这个虚拟世界中互动、协作和创造。随着 5G、VR、区块链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看到这种科幻“未来”到来的可能。以上技术反映了第三科技革命的核心是
A.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广泛使用
B.生物技术的突破
C.新材料技术的应用
D.航天技术的进步
9、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
A. 第一国际
B. 巴黎公社
C. 第二国际
D. 第三国际
10、下图是四大文明古国地图。归纳ABCD四个地区出现古代人类文明的共同点是( )
A.都开创了民主政治
B.都属于海洋文明
C.都中断过文明历程
D.都属于大河文明
11、1921年春,列宁开始重新思考利用资本主义建设新俄国这一问题。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思想的提出,是列宁基于现实的思考。为了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列宁采取的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D.苏联模式
12、明治维新后,柳生家族的一郎卖了土地到工厂工作,二郎上了免费的学校。柳生家族生活的变化反映出的改革措施有( )
①废藩置县 ②允许土地买卖 ③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④提倡文明开化
A.①②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③
13、以下有关“北伐战争”的内容,属于观点的是
A.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
B.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
C.叶挺是北伐军先锋第四军独立团的团长
D.将士浴血奋战是北伐胜利进军的重要原因
14、种姓制度把社会群体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婆罗门。第二等级是刹帝利。第三等级是吠舍。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他们的社会地位最为低下。其中属于整个社会的支持者和供养者的是(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15、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的问题,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的哲学家
A.德谟克利特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柏拉图
16、下列历史事件中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②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③罗马共和国成为地中海的霸主④汉谟拉比法典制定 ⑤查理马特改革
A. ①②③④⑤ B. ④①②③⑤ C. ①④②③⑤ D. ④②①③⑤
17、西汉张骞不畏雄关险阻,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图为丝绸之路示意图,丝绸之路的路线是( )
A.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
B.长安→西亚→河西走廊→欧洲
C.洛阳→西亚→河西走廊→欧洲→西域→中亚
D.洛阳→河西走廊→西亚→欧洲
18、20世纪最后一期的《时代周刊》评选出了一位“世纪人物”,《时代周刊》称他为“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子和宇宙谜的开启者”。这位“世纪人物”应是 ( )
A. 牛顿 B. 爱迪生 C. 爱因斯坦 D. 达尔文
19、秦朝“焚书坑儒”,明朝“八股取士”,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共同目的是
A.加强思想控制
B.发展传统文化
C.鼓励参政议政
D.选拔忠君官吏
20、下图蓝鹰标记出现在
A.大化改新
B.彼得一世改革
C.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D.罗斯福新政
2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征夷大将军,设幕府于镰仓——
(2)文艺复兴的先驱,著《神曲》传世——
(3)环球航行,证明地圆说的正确——
(4)领导十月革命,建立苏联——
(5)总统新政,摆脱经济危机——
22、中古社会西欧庄园土地分为________和份地两部分。
2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____朝开始;战国时期重要的水利枢纽是____,它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24、________的统治时期被称为拜占庭历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529年颁布的________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
25、杰出人物引领时代潮流,推动社会发展。请根据下列描述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他和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他是 。
(2)他在19世纪20年代发明了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它的发明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他是 。
(3)他的作品被认为是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标志。他是 。
(4)他领导拉美人民赶走西班牙殖民者,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他是 。
26、__________被誉为“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__________在探寻新航路的进程中率领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成为第一个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
27、庄园法庭的审理范围:佃户在劳役中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这些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都会受到起诉与处罚。佃户之间关于_______、______和_______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等,也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
28、(_______)是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861(_______)年颁布了废除了农奴制的法令,推动了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9、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1689年为限制王权英国颁布《_______________》,确立君主立宪制。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了《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30、1777年的________成为独立战争的转折点,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了《宅地法》和《________》,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
31、英国工业革命也被人们习惯上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划时代的变革,也是英国历史上划时代的变革。请回答
(1)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什么时期?与中国洋务运动和新中国一五计划相比,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轻工业还是重工业?
(2)英国工业革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这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发明了什么机器?是由哪位纺织工人发明的?
(3)瓦特改良蒸汽机成功,蒸汽动力的出现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4)蒸汽动力的使用在陆地上出现了哪种重要交通工具?是哪位发明家的成就?
(5)英国工业革命大体上什么时期完成的?
(6)工业革命对社会阶级结构、对广大亚非拉国家、对英国有什么影响?
32、2017年中印两国之间发生严重的洞朗对峙事件,几乎引发战争。2018年印度总理多次访华,频频示好,中印关系峰回路转。探究印度和中印关系的历史,结合所学知识答同题。
(1)古代印度特有的是什么制度?古代印度创立了世界三大宗教中的什么宗教?
(2)想想中国与印度从古至今,你知道的一次重要往来是什么事件?
(3)作为当代一名中学生,,面对我们与中印关系时好时坏的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33、思想上的飞跃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1)简述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意义。举出一例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文学艺术家莎士比亚的作品。
(2)《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哪一组织起草的纲领?简述这一文件颁布的历史意义。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于哪一年建立?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下
材料二 从1919年起实行粮食征收制,农民无偿地按摊派的数额把“余粮”交给国家,却很少能得到补偿。农民对此此其不满,暴动此起彼伏。
——摘编自左凤荣、沈志华《俄国现代化的曲折历程》
材料三
1931-1932年美国经济指标(部分)(以1925年为100) | |||
| 工业生产 | 工人就业 | 员工工资额 |
1931年3月 | 87 | 78 | 75 |
1931年9月 | 76 | 73 | 62 |
1932年6月 | 59 | 60 | 43 |
——摘编自金德尔伯格《1929-1939世界经济萧条》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为了实现首要目标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针对农民的“不满”,列宁采取了哪些举措?产生了怎样的政治影响?
(3)针对材料三的状况,罗斯福政府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有主要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以上各国解决危机的共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