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为我国农民粮食丰收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A.王淦昌 B.杨利伟 C.袁隆平 D.钱学森
2、下列图片反映出的中国近代史的历史发展线索是
江南制造总局制炮厂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青年杂志》
A.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对外反抗帝国主义侵略
C.逐步由表及里学习西方近代化 D.对内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3、如图是18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
C.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 D.工人手工纺纱速度提高
4、1890年,日本天皇颁布了《教育敕语》,提出日本“国体之精华”乃忠孝二字,教育以培养忠臣孝子为出发点:以孝、友、和、信、恭、俭等十大德行,为“德育”的主要内容。《教育敕语》被视作国家的“第二宪法”而倍受重视,它具有了超越其他敕令或法令的地位,在教育问题上既具有最高权威性,又具有不可修改性。由此可知,日本明治维新( )
A.政府非常重视国民教育
B.注重学习中国儒家思想
C.极大地提高了国民素质
D.浸透军国主义思想教育
5、“他收了12名弟子,在巴勒斯坦各地传教;他诅咒剥削者,说他们的灵魂升入天堂‘比骆驼穿针眼还难’”。这里的“他”是指
A.耶稣 B.释迦牟尼 C.穆罕默德 D.玄奘法师
6、下面是历届联大讨论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时支持新中国票数增长表。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新中国国力不断增强 B.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C.美国不再敌视新中国 D.新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7、某兴趣学习小组在进行历史人物专题探究时,按照人物的贡献进行了如下分类,其中正确的是( )
A.促进科技进步:瓦特、卡尔·本茨、莱特兄弟
B.促进思想解放:但丁、莎士比亚、麦哲伦
C.领导工人运动:马克思、恩格斯、章西女王
D.追求民族独立:华盛顿、明治天皇、亚历山大二世
8、“签字国保证运用自己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反对德、意、日轴心国及其附;保证互相合作不单独同敌人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材料反映了( )
A.三国同盟的形成
B.三国协约的建立
C.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
D.《北大西洋公约》的签署
9、古埃及现存金字塔共有100多座,大都位于今天埃及首都开罗的西南方,其中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金字塔的建造
A.反映了古埃及先进的观测天象技术 B.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C.标志着古埃及的统一 D.展现了古埃及强大的军事力量
10、2020年7月1日13时3,第一趟始发泰州、直达上海的动车组列车隆隆驶出泰州火车站。这是泰州加快对接大上海、深度融入长三角的一大步。下列哪位发明家开启了铁路时代的大幕
A.斯蒂芬森
B.卡尔本茨
C.哈格里夫斯
D.莱特兄弟
11、漫画反映了( )
A.种姓制度的进步性
B.种姓制度的局限性
C.雅典民主政治的进步性
D.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12、他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列宁称他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下列作品不属于他的是
A.《哈姆雷特》 B.《安娜·卡列尼娜》
C.《战争与和平》 D.《复活》
13、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的最大的日耳曼人国家是( )
A. 法兰克王国 B. 法兰西王国
C. 拜占廷帝国 D.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14、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文中的“挑战”是指( )
A. 美国经济的“滞胀” B. 苏联的威胁
C.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崛起 D. 中国的崛起
15、20世纪初,战争危机不断加剧,其威胁主要来自于
①三国同盟 ②三国协约 ③欧洲共同体 ④欧洲联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毛泽东指出:“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了一个壮大的阵营,这就是中国的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所组成的阵营…这是五四运动比较辛亥革命进了一步的地方。”毛泽东认为“五四运动比较辛亥革命进了一步”是因为五四运动
A.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B.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 D.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
17、2008年在北京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今天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名称来源于古代什么人四年一次的奥林匹亚赛会
A.印度人
B.埃及人
C.希腊人
D.苏美尔人
18、下列哪一个是基督教的习俗( )
A. 去庙里烧香
B. 庆祝开斋节
C. 庆祝圣诞节
D. 诵读《古兰经》
19、下图是德国科隆在10~14世纪城市面积变化的柱状图,导致图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拥有自治权
B.早期资产阶级产生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市民阶层逐渐形成
20、所谓全球史观,简而言之就是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客观公正地看待、评价历史。如果以这种角度看殖民扩张,下列表述合适的是( )
A.带着血泪的进步 B.给亚、非、拉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C.冲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制度 D.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
21、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________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________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2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发表;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发表。
23、农业:
(1)11世纪以后,欧洲各地纷纷开展________运动,垦殖者成为这些地区的新主人。这些地区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________的地区。
(2)随着法律的规范,在西欧越来越多的地区,________被固定在一个特定的范围
(3)14世纪中叶以后,一些富裕农民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24、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______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公元前27年,______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25、《________》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治传统源远流长;《________》仍然承认奴隶制,并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26、希腊城邦的居民分为______和______。
27、 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
(2)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
(3)“发明大王”成为他的别称: 。
(4)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 国的棉纺织业中展开。
(5)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及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 。
28、主要教义: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特权,提出“_______”,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宣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佛教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29、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他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________》一书。《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作者是________。
30、将下列各小题补充完整。
(1) 科学证明人是从____ 进化而来的,人类社会最初是原始社会,它的基本组织是 。
(2) 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 》是世界上第一都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文明的重要遗产之一。
(3) 世纪至16世纪在意大利掀起了文艺复兴;____年哥伦布获得西班牙国王的资助,率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了古巴、海地等地。
(4) 1653年____ 用武力驱散议会,实行军事独裁统治;1792年9月后以 为首的雅各宾派掌握了国家政权,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31、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超越权利,为非法权利。
——《权利法案》
材料二: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人权宣言》
材料三:(各叛乱地区)“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将承认并保证上述人等的自由。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材料一反映了该国确立了哪种政治体制?材料二颁布于哪次资产阶级革命中?
(2)材料三中的“合众国政府”指的是哪一个国家的政府?这一宣言由谁签发颁布?这一宣言是在哪一事件中提出的?
32、依法治国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人类历史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叫什么?它是由哪一文明古国制定的?
(2)罗马共和国成立之初,平民与贵族斗争激烈,哪一法律的制定成为平民取得胜利的标志?该法律有何地位?
(3)《查士丁尼法典》是对古罗马文明法律成果的系统总结,下令编撰这部法典的皇帝是哪个国家的君主?这位君主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哪部法典?
33、回答有关古代欧洲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一组问题。
(1)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高峰在谁执政时期?指出这一时期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
(2)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指的是哪一法律文献?
(3)查士丁尼时代编纂法律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他在位时期编纂的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什么文献?这一文献的局限性和地位各是什么?
34、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上半期,世界资本主义迅猛发展,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八上)
材料二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席卷整个欧洲,并开始向世界范围扩展。一些国家为了……适应工业革命的需要,……相继出现了……日本明治维新等重大历史事件。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九上)
材料三: 19-20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总值的变化比较表
材料四: 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交通和交往手段的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
(1)依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上半期英国取得了怎样的世界地位?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明治维新对日本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
(3)阅读材料三,请指出1870-1913年工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这主要得益于什么历史事件?请指出这次历史事件标志和最大的特点。
(4)阅读材料四,请列举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及发明者各一例证明材料四所表达的观点。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从何时开始?结合以上材料,谈谈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