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世纪晚期的日本,自天皇以下,达官贵人纷纷在正式场合身穿西洋大礼服,洋服一时成了时髦衣着。一群群年轻人聚在火锅店里边大嚼牛肉,饮用葡萄酒,边用蹩脚的英语谈论时事。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缘于日本( )
A.实行废藩置县
B.实施地税改革
C.提倡文明开化
D.推行殖产兴业
2、观察下面的世界经济千年统计表(单位:百万1990年国际元),其中西欧六国(英、法、德、意、荷、比)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国民生产总值 | 1952年 | 1967年 | 1975年 | 1983年 | 1991年 | 1995年 |
西欧六国 | 1215855 | 2433880 | 3213870 | 3836859 | 4672299 | 5403597 |
美国 | 1625245 | 2847549 | 3516825 | 4433129 | 5775948 | 7651223 |
A.西欧民主改革
B.欧盟的成立
C.六国走向联合
D.马歇尔计划
3、事物有着奇妙的关系:火山爆发,火山灰在大气层中扩散,导致飞机航线中断和航班推迟,铁路运输又变得红火。世界上第一辆火车机车的制造者是
A.瓦特
B.史蒂芬孙
C.富尔顿
D.莱特兄弟
4、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王的东征,既给东方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其建立的帝国是( )
A.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查理曼帝国
D.拜占庭帝国
5、“无论拥护还是反对,没有人能否认十月革命对于20世纪乃至可以想象的人类命运所具有的划时代意义。”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上,俄国十月革命的“划时代意义”在于
A.第一次提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
B.第一次建立无产阶级性质政权
C.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
D.第一次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
6、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学完有关日本明治维新后,将它与俄国农奴制改革进行了比较,概括出两场改革的共同点,其中正确的是
A. 改革前两者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改革都实现了农奴的解放
C. 改革后都建立了总统共和制
D. 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7、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的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这两件事之所以“伟大”和“重要”,在于
①沟通了欧亚非美四洲 ②为文艺复兴创造了经济条件
③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 ④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从抗日战争的全过程看,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的转折性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卢沟桥事变
D.《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
9、古罗马的发展历程铸就了一部剑与火的历史。将下列历史现象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
10、法律是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侵犯的,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的是()
A.《十二铜表法》
B.《法学汇纂》
C.《罗马民法大全》
D.《查士丁尼法典》
11、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形势变得更加纷繁复杂:俄国农奴起义不断、美国面临国家分裂的危险、日本出现内忧外患、西方列强的殖民活动激起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导致这一局面的共同历史因素是
A.殖民扩张、殖民掠夺
B.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基本确立
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
12、提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宇宙是无限的,没有中心”的科学家依次是( )
①哥白尼 ②布鲁诺 ③托勒密 ④伽利略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①② D、②①③
13、“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这反映了西欧农村
A.实物地租的盛行
B.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社会阶层的变化
D.封建剥削关系的加强
14、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其主要依据是:( )
A. 具有反殖民反封建的双重性 B.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政体
C. 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障碍 D. 鼓舞和推动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15、海洋文明孕育了旱期欧洲文明。下列图片与古罗马文明有关的是
A.
B.
C.
D.
16、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战后,教育经费在政府的财政预算中所占比重超过20%,名列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之首。90年代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成年人受过大学教育。工程师在人口中的比例居世界之首。”该材料反映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是
A. 重视科学技术的引进和创新 B. 推行严格的科学管理制度
C. 重视教育,注重人才培养 D. 政府投资主要放在发展经济上
17、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奥运火种来自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指的是( )
A. 古埃圾 B. 古希腊 C. 古印度 D. 古巴比伦
18、时空定位与按时空排序以形成历史线索,是提升历史学科素养的首要任务。下列关于拜占庭帝国的史实,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编成《查士丁尼法典》③受到阿拉伯人的攻击
②受到西欧封建主组织的军事势力的进攻④奥斯曼土耳其攻破君士坦丁堡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②①③④
19、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的主要贡献是( )
①传播了中国的四大发明 ②改造并传播了阿拉伯数字 ③传播了伊斯兰教 ④翻译和保存了许多希腊著作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20、对如下图中甲、乙线及导致甲、乙线数据变化原因的判断,都正确的是1929--1938年美国国内生产总位和失业率统计图
A.甲线是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甲线数据下降的原因是罗斯福新政
B.乙线是美国失业率的变化;乙线数据增长的原因是经济大危机
C.甲线是美国失业率的变化;甲线数据增长的原因是罗斯福新政
D.乙线是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乙线数据下降的原因是经济大危机
21、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立法规范的法典是拿破仑颁布的________。
22、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伯里克利建立了________制度。
23、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________”;1848年《________》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4、《______》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它表明人类社会的传统源远流长。
25、文艺复兴“文学三杰”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彼特拉克、薄伽丘。
26、1920年1月,世界上第一个全球性的普遍性国际组织_____成立;1945年10月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为宗旨的_____诞生。
27、在英、法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被处死的国王分别是 和 。
28、最早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的航海家是___________,最早完成环球航行的___________船队。
29、联合国与______________成为支撑、协调世界政治和经济的两大支柱。
30、中世纪,指从公元5世纪后期到公元15世纪中期,是欧洲历史三大传统划分(古典时代、中世纪、近现代)的一个中间时期。
①西欧的封臣要对___________忠诚,为其服兵役、提供金钱等。
②在领主的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___________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③西欧城市居民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包括___________和武力斗争。
④查士丁尼一世在位时,法典编撰委员会编撰的《___________》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⑤独具特色的___________文化,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31、查士丁尼时期,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组建法典编纂委员会,编成《罗马民法大全》。它包括哪四部法律文献?
32、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最早的工业革命起源于哪国?从哪个行业开始?
(2)说出工业革命时期最主要的动力来源。
(3)说出工业革命时期诞生的交通工具。
(4)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什么时代?
(5)工厂中工人阶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相对日益贫困。“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的还要快。......”这一论断来源于哪一文献?
(6)你怎样看待工业革命?
33、习近平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主流思想是什么?什么事件确立了它的主流地位?并例举其他两项促进了该思想发展与传播的事件?
(2)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宋朝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举出宋代自信和创造力的突出表现。
(3)相互借鉴、相互影响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说出20世纪初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学习西方的两大“自觉的行动”分别是什么?
(4)马克思主义能够永葆青春的关键就是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请你说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34、纵观世界近现代史,改革和革命始终是历史进步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场越来越多,交通运输与对外贸易也比以前发达。但是,农奴制严重制约了这一时期俄国的经济发展......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部编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
(1)面对材料一中所描述的形势,俄国的哪一位沙皇开启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材料二:如果不解放一个奴隶就能保存联邦,我就一个不放;如果解放全部奴隶就能保存联邦,我就全部解放;如果解放一部分奴隶,不解放其他奴隶就能保存联邦,我也照——林肯给《纽约论坛报》编辑格瑞莱的信件办。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林肯的首要政治目标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他为实现这一目标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三:19世纪中期的日本同当时的大清一样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1853年,美国战舰打开了日本的国门......日本面临着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
——部编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教材解读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日本通过哪一改革摆脱了“内忧外患”?这次改革的哪一项内容加强了中央集权?
材料四: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列宁说:“当我们用强攻`的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后,我们则必须改变”。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20年代的苏俄和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为了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分别实施了什么政策?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