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世纪英国的一首歌谣描绘了这样的场景:“一屋宽且长,织机二百张。织工二百人,排列成长行……列坐拣细毛,不敢辞劳苦。自晨至深夜,各得一便士……染工八十人,齐将颜色施。二十扦制匠,将呢折成匹。”歌谣反映的是:( )
A.殖民掠夺的残酷
B.封建庄园的衰落
C.手工工场的发展
D.租地农场的出现
2、工业革命中最早解放“手”的发明是( )
A. 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 B. 凯伊发明的飞梭
C. 瓦特研制的改良蒸汽机 D. 富尔顿建造的汽船
3、“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投放到市场出售。”材料反映了
A.基督教的传播 B.手工工场的产生
C.租地农场的出现 D.工厂制度的建立
4、尹明德在《北京五四运动回忆》中写道:“到了二十八日这一天早晨,留学法国巴黎的学生和华侨,知道国内群众对拒绝和约签字的运动很激烈,也结队到中国代表住处阻止他们赴会签字,并声言代表如要去签字,大家就要照国内学生对待曹、陆、章的办法对待他们。可见,五四运动的特点是
A.学生工人相结合 B.各行各业都参与
C.国内国外相呼应 D.抵制日货成潮流
5、暴力冲突是不同地区文明交流的方式之一。曾经统一希腊诸邦,并东征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在他的推动下,希腊文明与东方诸文明深度交流与融合。你知道这个“他”是谁吗?
A. 亚历山大
B. 克洛维
C. 屋大维
D. 穆罕默德
6、1871年3月28日,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在法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
A.联邦政府
B.第一国际
C.巴黎公社
D.苏维埃共和国
7、美国政府宣布,自2019年5月10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2000亿美元清单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由10%提高到25%。美方的决定严重破坏了国际贸易秩序,严重违反了
A.《凡尔赛条约》
B.联合国宗旨
C.世界贸易组织宗旨
D.《欧盟宪法条约》
8、下图是世界上广泛应用的“阿拉伯数字”,其发明创造者是古代
A.中国人
B.印度人
C.波斯人
D.阿拉伯人
9、马拉松长跑起源于 ( )
A.希波战争 B.亚历山大东征 C.罗马帝国扩张 D.布匿战争
10、学习历史,首先要注意时间概念,懂得计算年代,现在世界上通用的是公元纪年;公元纪年把每100年叫做一个“世纪”。习惯上每个世纪头20年叫某世纪初,最后10年又叫某世纪末。据此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时间上应该表述为( )
A.公元前6世纪初 B.公元前6世纪末 C.公元前5世纪初 D.公元前5世纪末
11、“1880-1913年部分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的相对份额(%)”表反映了
A.经济发展不平衡 B.政治多极化趋势
C.政治发展不平衡 D.经济发展全球化
12、下列属于古代罗马政治体制的有( )
①元首制②共和制③人民代表大会制④城邦民主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电影大片《泰坦尼克号》中有这样的镜头:泰坦尼克号在沉没时使用了国际通用的摩尔斯电码(一种无线电报技术)发布遇难信号SOS。以下有关泰坦尼克号及其设备的说法,最准确的是( )
A.它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B.它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它是前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D.它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14、在古代印度社会,富商的女儿不能嫁给官吏的儿子,这是因为( )
A.商人的财产多于官吏
B.官吏的地位高于商人
C.商人与官吏世代结下仇怨
D.种姓制度的严格限制
15、1562年英国的约翰·霍金斯爵士从英国购买廉价的工业品,运到非洲塞拉利昂换取奴隶,然后将奴隶运到美洲的海地,换取兽皮和糖,后来成为英国东南部最富裕的人。这反映的是
A.三角贸易
B.新航路开辟
C.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
D.美国内战
16、下表是某同学整理出的部分欧洲重要历史人物的资料,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A.A B.B C.C D.D
17、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从此逐步确立起来的事件是( )
A.佛教的创立
B.基督教的创立
C.早期殖民掠夺
D.新航路的开辟
18、西方殖民者为了掠夺财富而开辟新航路。下列有关新航路开辟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A. 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B. 世界贸易中心由大西洋逐步转移到地中海
C. 促进非洲经济文化的发展
D. 使美国迅速成为世界强国
19、钱穆认为:“西周封建,实是当时以军事和政治相配合,而又能不断地动进的一种建国规模。……由一个中心向外扩展,由上层的政治势力来控制各地的社会形态。”据此可知,西周封建( )
A.以政治和军事为纽带
B.有利于中央控制地方
C.带有侵略性和扩张性
D.有利于奠定中国版图
20、狼与哪座城有渊源?( )
A.斯巴达城 B.雅典城 C.罗马城 D.迦太基城
21、____(人物)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继续寻找盛产黄金和香料的亚洲经过3年的航行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欧洲。荷兰一度控制着波罗的海印度及美洲的全部贸易,有“____”之称。
22、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三杰”是指:_____、彼特拉克和_____。
23、观察下图,完成练习:
(1)说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古代文明。
A: B:
C: D:
E: F:
24、下列图片反映了人类文明成果。请你根据图片信息填空。
图一古迹的名称叫____________;图二的作者是____________;图三发生的时间在____________年;图四发表的意义是标志着___________诞生。
25、14——16世纪,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发现“人”指________;发现“世界”指______。
26、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是_____;_____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27、1700~1721年,俄国与瑞典进行战争。俄国获胜,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并在战争过程中,营建了新首都______(城市名)。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三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其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______(城市名)。
28、被誉为“拉丁美洲解放者”称号的是 。
29、 既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30、根据所学知识填出下列内容:
(1)古代印度的国王属于第二等级,名称叫_______。
(2)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文献是《_______》。
(3)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
(4)罗马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构是_______。
(5)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事件是_______。
(6)文艺复兴的主要社会思潮是_______。
(7)打败西班牙.荷兰和法国,自诩为“日不落帝国”的国家是_______。
31、有人说,14至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两个发现是指什么事件?你是怎样理解的?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分别找出与材料一、二图示所反映的变化对应的相关因素。
材料一: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A.内燃机 B.蒸汽机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反映的现象对人类生活,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3)面对日益加剧的能源危机,你认为当前我国应大力开发哪些能源?(至少写出两项)
33、目的:寻求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寻找黄金等财富。
34、中国秉持开放合作、平等互利的理念,积极推动各国携手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立有一座纪念碑,碑的一面刻有这样的文字:“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侵略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斐迪南·麦哲伦。”这块碑的另一面,则刻着另一段文字:“1521年4月27日,斐迪南·麦哲伦死于此地。此后,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行就这样完成了。”
——改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
材料二 我联合国人民同兹决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促成大自由中之社会进步及较善之民生……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集中力量,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定名联合国。
——《联合国宪章》
材料三 第2条……附件1、附件2和附件3所列协定及相关法律文件(下称“多边贸易协定”构成本协定的组成部分),对所有成员具有约来力。
——《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马拉喀什协议》
材料四 当今世界各国发展机遇与愿景相互关联,没有一个国家能够脱离于世界而获得发展。国际社会迫切呼唤新的全球治理理念,构建新的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体系和秩序,开辟人类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中国首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
——摘编自陈积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时代背景》
(1)材料一中纪念碑两面的文字对麦哲伦分别作出怎样的评价?
(2)材料二中的“战祸”指的是什么事件?据材料二,概括联合国的主要宗旨。
(3)据材料三,指出世界贸易组织的进步性。
(4)据材料四,分析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这一理念由中国首倡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