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死攸关转折点,左倾错误受批评。重新确立领导人,党和红军脱危险”这首小诗反映的事件是
A.中共诞生
B.遵义会议
C.四渡赤水
D.会宁会师
2、雅典公民大会对官员进行审查,每个官员每年要接受10次审查;每位卸任官员必须把任期内的账目交给会计及其助手,进行审查,一旦发现贪污受贿将处以10倍的罚款;在任期间还要接受议事会、公民大会委任官员的监督,一旦违法就会被提起诉讼。以上内容反映的是( )
A. 对官员任用的方式 B. 官员的任职年限
C. 官员轮番执政 D. 对官员的有效监督
3、从文物中获取信息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当我们研究中国古代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地区关系时,可以从如下图所示哪件文物中获得有效信息( )
A.
B.
C.
D.
4、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被称为“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该人物的作品是
A. 《哀悼基督》 B. 《蒙娜丽莎》 C. 《哈姆雷特》 D. 《神曲》
5、在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上演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幕。“这一幕”应是
A.法国签订停战协定
B.日本签署投降书
C.意大利签署停战协定
D.德国签署投降书
6、“在太平洋上,我们有3个月零20天没有补充营养,只能吃碎成粉末、满是蛀虫的饼干……喝又黄又臭的水。”这可能是下列哪个船队的航行记录( )
A. 迪亚士船队 B. 达·伽马船队 C. 哥伦布船队 D. 麦哲伦船队
7、历史示意图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现历史,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对下列示意图所反映的历史史实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都确立了神权至上的原则
B.都是出现于亚洲的等级制度
C.都属于中世纪的文明成果
D.都有利于维护统治者的统治
8、《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第一步,公民法、最高裁判官法、万民法是罗马法制空前发展的重要表现,《罗马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这反映了罗马法( )
A.产生的条件
B.适用的范围
C.体系的演变
D.深远的影响
9、易中天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建立起中央集权制
B.焚书坑儒
C.修筑长城
D.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10、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结合下列著作,对马克思主义认识正确的是( )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马克思《资本论》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
A.指导工业革命中资本主义的发展
B.只关注工人阶级的生存状况
C.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科学理论
D.主张采取和平改革的方式
11、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然而我国又区别于其他三个国家的是
A. 生活在大河流域
B. 较早进入奴隶社会
C. 以农业为主
D. 文明没有中断
12、蔡元培在孙中山先生离世后写下挽联:“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来竟之功。”在1926年,国共两党为“未竟之功”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建立黄埔军校
B.国共第一次合作
C.进行北伐战争
D.领导护国战争
13、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创作了大量的经典作品,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 )
A.但丁——《神曲》
B.莎士比亚——《最后的晚餐》
C.达·芬奇——《蒙娜丽莎》
D.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14、革命歌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历史价值。“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据歌词推知,其体现的历史发生在( )
A.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
C.全面抗战时期(1937-1945年)
D.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
15、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在下列相应的空格内依次应填入( )
秦→西汉→□→三国→西晋→……隋→□→……→□→明→清
A.东汉、北宋、南宋
B.汉、唐、元
C.东汉、唐、元
D.东汉、五代、宋
16、如图是法国著名画家雅克·达维特在1787年创作的油画作品。这幅作品描述的是某位“革命者”被雅典法庭以引进新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的罪名判处死刑,在众弟子面前饮鸩从容就死的情景,此“革命者”是
A.伯里克利 B.亚历山大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17、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
A.和平与发展
B.和平与民主
C.合作与发展
D.民主与合作
18、罗马帝国分裂后出现的东罗马帝国,仍旧是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号称千年帝国,其首都在今天的哪国境内( )
A. 意大利 B. 德国 C. 土耳其 D. 伊朗
19、半坡和河姆渡文化是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典型代表。我们了解当时这两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情况,是通过他们留下的( )
A.遗迹遗物
B.甲骨文字
C.铁器农具
D.史书记载
20、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最令人感兴趣的成就都是全新的。因此,当时的“复兴”主要是“兴”。“兴”的内涵是指( )
A.封建文化的兴起
B.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C.人文主义思潮逐渐流行
D.基督教文化的兴起
21、由乔达摩.悉达多创立,提出“众生平等”“忍耐顺从”的宗教是____。
22、 走近伟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令人敬慕的名人,请根据提示写出与之相对应的历史人物名字。
1. 相信大地是球形的,他于1519年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启航,经大西洋西行,到达亚洲,后来他的船队经印度洋,最终返回西班牙,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科学真理。他的名字是_________。
2. 被称为“战争时期的第一人,和平时期的第一人,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他的一生充满智慧和奋斗,他抛家别业,投身争取民族独立的战场,引领北美人民度过了艰苦创业的年代,谱写出壮丽的历史篇章。他的名字是_________。
3. 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并颁布《法典》的他是_________。
4. 在19世纪中期印度民族大起义中 ,人们如此颂扬着一位女英雄:“年轻的女王率领她的勇士,一次次冲锋陷阵,一次次击溃强大的英军……直至壮烈牺牲。”她是_________。
23、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答卷图中相应方框内。
(1)A.三角贸易的始发地:欧洲
B.黑奴的来源地:非洲
24、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的创立者是_____
25、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第一届大陆会议召开地点
B.1763年英国禁止向西垦殖界线
26、日本的大化改新,使其开始由奴隶社会向_________ 社会过渡。
27、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标志是是1775年________;1787年美国宪法实行立法权、________、司法权三权分立。
28、近代一系列文献和文学作品的发表,都推动了世界文明的不断发展。
(1)达·芬奇取材于基督教《圣经》故事的绘画杰作是?
(2)法国最早明确规定“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的法律文件?
(3)它宣告了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这个文件是?
(4)它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这个文件是?
29、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_________(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白炽灯泡的发明者是_________。
30、______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_____年10月,根据中央决定,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31、西欧主要国家的历史是从法兰克王国开始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建立法兰克王国的“蛮族”指什么人?分别写出此王国建立的时间和建立者。
(2)法兰克王国对土地分封进行改革,赐地的人和接受封地的人分别叫什么?这种改革使西欧形成了什么制度?
(3)法兰克王国成为西欧最大的王国时的国王是谁?他被称为什么?
(4)该王国都信仰什么宗教?实行的哪一政策使教会变得富有,势力也越来越大?
(5)法兰克王国在哪一年一分为三?形成今天哪三个国家的雏形?
32、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事件?在革命中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颁布的重要法典是什么?法国大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3、14、15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萌芽并逐步发展,欧洲开始酝酿一场重大的变革。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经济组织形式也不相同。9 世纪和14世纪,逐渐在西欧流行 开来的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分别是什么?
(2)14世纪,欧洲思想文化领域开始打破中世纪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思想的束缚,转而关注现实人生,颂扬人的价值和尊严。请说出这场运动的性质。
(3)“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的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它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请说出“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4)“文明与野蛮本就是相对的,在欧洲国家文明的背后离不开的是殖民扩张的野蛮行径。但恰恰这种野蛮也使欧洲先进的思想同时得以向外传播。” 你是如何认识“欧洲殖民掠夺在客观上有利于历史的发展”这一观点?
34、改革与创新是当今世界的主题。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公元前5世纪后期某执政官《在阵亡将士葬礼的演说》
(1)某执政官是谁?当时雅典的权力掌握在哪些人手里?
材料二 公元7世纪,日本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很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政局十分混乱。
(2)为改变当时的社会状况,7世纪的日本进行了一场改革,这场改革在政治上中央建立什么制度?这场改革有何影响?
材料三 如下图
(3)材料三的局面与哪国改革有关?根据图示可知,各级封建主与其附庸之间关系的主要纽带是什么?
(4)通过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