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罗斯福在一次演讲中说道:“昨天对夏威夷岛的进攻给美国海陆军部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我遗憾地告诉各位,很多美国人丧失了生命。此外,据报,美国船只在旧金山和火奴鲁鲁之间的公海上也遭到了鱼雷袭击。”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B.苏德战争爆发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
D.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2、上课记笔记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如图为小军同学的课堂笔记。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时间:12—13世纪 地点:欧洲 赞誉:“最美好的花朵” 权利: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
A.大化改新
B.西欧庄园
C.大学兴起
D.自治城市
3、某位历史人物认为,1914年时英国人仅以几万名官员和士兵就统治了3亿印度人,这是因为各阶层正与英国人合作,如果取消这种合作,英国的统治必将崩溃。这位历史人物是
A.玻利瓦尔
B.章西女王
C.甘地
D.扎格鲁尔
4、决定建立联合国的会议是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5、古代印度社会里,商人的女儿却不能嫁给官吏的儿子,你认为这是因为( )
A. 官吏的财产多于商人 B. 商人的财产多于官吏
C. 种姓制度的严格限制 D. 商人与官吏结下了仇怨
6、“在希腊科林斯沿岸/意大利的那波利/西班牙南部的小镇/看见了像油一样流动的波光粼粼的地中海/看见了湖水中的蓝色浪涛”诗人斯卡马卡描绘的地中海,先后被以下帝国统治,其顺序是( )
①罗马帝国②亚历山大帝国③阿拉伯帝国④东罗马帝国
A.②④①③ B.②①③④ C.②④③① D.②①④③
7、国王的权力受到法律制约,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这种体制最早出现在
A. 希腊 B. 英国 C. 法国 D. 美国
8、中国有句俗话,“不到长城非好汉”,而如果你到埃及旅行,别人会以为你没有到过埃及。你可能没有参观到
A.开罗
B.亚历山大
C.孟菲斯
D.金字塔
9、阿拉伯人创造了辉煌的文化,下列有关阿拉伯文化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①阿拉伯人创造了辉煌的文化,这与他们重视教育和知识有关
②《医典》和《医学集成》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
③《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④阿拉伯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并将其传播到世界各地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10、某男子生于1821年,40岁时,他的奴隶身份被国家统一取消,成为了法律上的“自由人”,并自己出钱购买了一块“份地”,使这位男子身份发生改变的是 ( )
A. 美国内战 B. 日本明治维新
C. 第二次工业革命 D. 俄国农奴制改革
11、华莱士是一个生活在中世纪早期的欧洲农民,与家人共同生活在一处庄园里。一年的工作结束了,为保存地力农田也开始休耕,这时候收税官来了,这也是农民最痛苦的时候。那么,在当时的社会里,华莱士最不可能把耕作的收获交给( )
A.教会
B.商人
C.骑士
D.修道院
12、评价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应该采用科学辩证法,遵循客观全面的原则。下列评价,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 亚历山大东征既有侵略性,也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B. 中世纪晚期,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C. 拿破仑对外战争损害了欧洲各国人民的利益,最终导致帝国覆灭
D. 工业革命的开展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13、希特勒在他的《我的奋斗》中宣称:“与犹太人不可能达成和解,只能是你死我活。”基于这一观点,希特勒上台后对犹太人采取的措施是( )
A.制造“国会纵火案”
B.疯狂迫害犹太人
C.撕毁《凡尔赛条约》
D.吞并了奥地利
14、“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下列有关中世纪城市的表述正确的是
A.领主有权强迫获得自由的市民重新变成农奴
B.领主可以像控制庄园一样,对城市居民任意征税
C.取得自治的城市完全可以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D.城市的基本居民一般是从周围农村的农民转变而来
15、二战后,有政治家说:“倘使法德两国之间不能实现和解,欧洲的联合就有困难,并且将在萌芽状态就被扼杀”。材料认为欧洲要实现一体化的先决条件是( )
A.建立欧共体
B.北约成立
C.法德和解
D.组建欧盟
16、第二次科技革命给社会带来了很多变化,但不包括
A.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
B.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C.妇女社会地位提高
D.社会越来越和谐
17、小敏在电影《霍元甲》中看到日本的军人讲求武士道精神(武士应遵守的道德)。请问这一现象产生于日本哪一社会发展阶段?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原始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8、据图可知,十月革命的胜利表明社会主义革命的历程( )
A.工业化成功实现
B.从幼稚走向成熟
C.由理想变成现实
D.从暴力走向和平
19、俗话说:时势造英雄。下列历史人物中,由于争取国家独立、反对殖民统治的需要而登上历史舞台的是:
①拿破仑
②华盛顿
③玻利瓦尔
④章西女王
⑤克伦威尔 ( )
A.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⑤
D.①②③④⑤
20、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上半期,英国进行了工业革命,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资产阶级进一步壮大了力量,并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利。这一现象说明
A.《权利法案》的制定,有效地限制了王权
B.资产阶级的壮大,削弱了无产阶级的力量
C.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推动了大工厂制的产生
D.工业革命的开展,有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
21、_________、________首倡的秦末农民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22、标志着铁路时代开始的是______设计的蒸汽火车开始运行。
23、1775年4月19日凌晨,英军在与_________________埋伏在那里的武装村民交火,美国独立战争爆发。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众攻占了象征国王统治的_________________,法国大革命开始。
24、【哲学巨人·思想永存】______是古希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开创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
25、根据提示列举出相应的内容
(1)欧洲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早期工人运动 ( )。
(2)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 ( )。 。
(3)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 )。
(4)资产阶级国家第一部民法典( )。
26、影响:11世纪时,西欧普遍形成了以_________为纽带的________制度。
27、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30多部戏剧和许多脸炙人口的诗篇,这些作品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理想。_______和_______是他的代表作。
28、至_____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伴随着帝国的扩张,_____(宗教)开始向阿拉伯半岛以外的地区广泛传播。
29、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应该被历史铭记。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因弹药即将用尽,率舰队冲向日舰“吉野号”,以身殉国的民族英雄是_____;他和他的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就是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_____。
30、1689年,英国通过了_______,对国王在政治、经济、宗教等事务中的权力进行了严格的限制,确立了议会拥有最高权力的原则。1765年______发明的“珍妮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31、近代以来,民主化、工业化成为人类文明演进的主要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英国工业革命中最具影响力的发明有哪些?
(2)19世纪,俄国和日本共同面临的挑战是什么?俄、日为摆脱危机而启动的改革有哪些?
(3)2016年习近平在天津考察时曾指出:“民生没有终点,只有新起点。”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日本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什么?
32、请简要评价亚历山大东征。
33、探究题
习近平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当今世界,和平合作的潮流滚滚向前,开放融通的潮流滚滚向前,变革创新的潮流滚滚向前。
【改革:促使民族自救】
(1)19世纪60年代,中日两国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两国是如何应对的?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改革:完善自我体制】
(2)开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历史事件是?陈述这一事件的意义。
(3)20世纪上半叶俄美两国进行了哪两大成功的改革使本国度过危机?请分别说出这两次改革的特点。
【改革:实现民族振兴】
(4)回顾以上改革历程,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你认为我们该怎么做?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
材料四:1914年欧洲....陷入一场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战争消耗掉了欧洲大量的财富,夺去了数以万计的欧洲年轻人的生命.....
(1)材料一中的“飞机”和“电灯”诞生于哪次工业革命中?把人们带进什么时代?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社会改革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写出图中两大对立军事集团的名称。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一战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