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草地上的圣母》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的传世作,画中没有丝毫宗教气味,作者借圣母之名歌颂普通女性美。该作品表现了( )
A.圣母的神圣威严
B.中世纪艺术风格
C.世俗的人性光辉
D.人们的物质追求
2、历史人物通常是指在国家民族历史进程中起到推动作用的关键之人。华盛顿和章西女王都是本国重要的历史人物,他们的共同点是( )
A.都领导了本国资产阶级革命
B.都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C.都使国家赢得最终的独立
D.都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者的统治
3、下图是美国“奴隶制扩张”的漫画,这幅漫画形象地反映了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矛盾的无法调和。请问:这一不可调和的矛盾焦点是什么?( )
A.国内市场能否扩大问题 B.对黑人的种族歧视问题
C.美国领土的扩张问题 D.黑人奴隶制的废存问题
4、2017年“双十一”天猫、淘宝总成交额1682亿元,刷新纪录。这得益于
A.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B. 航天技术的发展
C. 原子能技术的发展 D. 生物工程的发展
5、佛教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它宣扬
A.支持婆罗门的特权 B.忍耐服从 C.教会超越王权 D.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
6、1933-1934年苏联粮食产区的小麦交售价格是每公斤3.2-9.4戈比,而每公斤面粉的零售价格是35-60戈比。这反映了当时苏联( )
A.抵制欧美国家农产品倾销
B.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C.实施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
D.城乡间经济交流频繁
7、牛顿的力学定律为启蒙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斯宾塞从达尔文进化论出发论证了西方国家殖民的合理性。这说明( )
A.自然科学影响社会科学的发展
B.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互为补充
C.自然科学具有普世性的价值
D.自然科学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8、公元前27年,首创“元首制”,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的是
A.凯撒 B.屋大维 C.查士丁尼 D.元老院
9、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材料体现的是
A.种姓制度
B.西欧封建制度
C.罗马共和制
D.西周分封制
10、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开始于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光武帝
D.汉景帝
11、以下人物,热衷于进行殖民扩张的是
A.
B.
C.
D.
12、发明飞机,实现人类飞天梦想的是
A.哈格里夫斯 B.瓦特 C.莱特兄弟 D.富尔顿
13、“我们……以各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义,并经他们授权,向世界最高裁判者申诉,说明我们的严重意向,同时郑重宣布:我们这些联合起来的殖民地现在是,而且按公理也应该是,独立自由的国家;我们对英国王室效忠的全部义务,我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一切政治联系全部断绝,而且必须断绝;作为一个独立自由的国家,我们完全有权宣战、缔和、结盟、通商和采取独立国家有权采取的一切行动。”材料出自近代一份著名文献,该文献的主要诉求是( )
A.主张限制王权
B.要求民族独立
C.呼吁制定宪法
D.废除奴隶制
14、645年,孝德天皇在日本史上第一次使用年号“大化”。第二年,他发布了《改新之诏》,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不属于改新内容的是
①实行贵族世袭制
②把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
③分封贵族为诸侯
④没收农民所拥有的耕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梵高是荷兰的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大画家。下列名画中,属于他的代表作的是( )
16、国际知名的人权律师杰弗里•罗伯逊在《弑君者》一书中用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段历史。作者认为对国王的审判,开了审判对自己人民发动战争的国家元首的先河。请问因审判而被送上断头台的国王是哪一位( )
A. 查理一世 B. 查理二世 C. 詹姆士一世 D. 詹姆士二世
17、某九年级同学在复习时采用了框架梳理法,但复习笔记中缺漏了一些信息,该笔记缺失的内容是( )
①西罗马帝国 ②罗马帝国 ③查理曼帝国 ④拜占庭帝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8、“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这表明( )
A.日本推翻了封建专制
B.英国确立议会制度
C.英国没有终结个人专权的统治
D.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9、汉文帝和汉景帝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废除一些严刑峻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等,社会出现“文景之治”的局面。光武帝实施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惩治贪官污吏等措施,社会出现“光武中兴”的景象。“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得以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
A.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
B.释放奴婢、整顿吏治
C.允许少数民族内迁
D.合并郡县、注重节俭
20、西欧封建制度源自一场对土地分封形式的改革,这场改革发生于
A. 罗马共和国
B. 法兰克王国
C. 罗马帝国
D. 拜占庭帝国
21、在西欧古老的大学中,以法国的(____)和英国的牛津大学最为著名。
22、读下面几幅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1是 ,他吸收前人的成果,制成了 。
(2)图2是 , 年当选为美国第一届总统。他在美国历史上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3)图3是 ,他当政时 的民主政治发展到奴隶制民主政治的最高峰。
(4)图4是 ,他于公元前27年建立 制,独揽各项大权,他还被授予 的称号,从共和时代进入帝国时代。
23、按要求写出下列历史事件:
(1)西欧中世纪,________是乡村典型的组织形式,领主和佃户的关系是一种封建性质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2)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新的气象,________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3)14世纪中叶以后,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其他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________。
24、历史评价:金字塔是古埃及________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信息。
(1)阿拉伯文学的瑰宝是______。
(2)《_____》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3)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国际工人协会,史称_______。
26、文明成就: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这种文字被称为“_____________”。还根据月亮的盈亏变化制定了阴历,一年354年,并设置闰月来调整和阳历之间的天数差距。计数法中的60进位制也是两河流域人发明的。
27、佛教创立于公元前六世纪。创始人______,后来被称为“______”。
28、填图:下图遗址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9、《拿破仑法典》又称________
30、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____________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延续了近300年之久。《____________》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1、简答题:一座座城市,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是近代中国的缩影。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以南京为名,《南京条约》是在哪场战争后签订的?它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是什么?
(2)南京曾经是中华民国的首都,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是哪一年?谁为民国的成立做了重要贡献?清政府的灭亡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3)日本全面侵华时期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是什么?
(4)有人说“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1949年标志着的国民党政权覆灭的事件是什么?
32、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历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最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新中国。如今我们在社会主义探索中已经走上了一条国富民强的道路。
【民族伤痛】
(1)哪一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是谁?
【不懈探索】
(3)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是什么?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英勇抗争】
(5)请写出抗日战争中,取得抗战以来重大胜利战役的领导人是谁?
(6)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什么?
【创新发展】
(7)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
(8)首批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位于福建省的是哪一座城市?
【辉煌成就】
(9)1964年哪一科技成就的取得,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10)1997年7月1日,我国成功收回了哪一城市对其行使主权。
【感悟历史】
(11)从国弱民辱到国富民强,你对中国的伟大巨变有何感想?
33、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分别是那两大军事集团?大战带来了什么灾难性的后果?
34、赏析名人名言,对话名家名著。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1)此名言出自谁之口?他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材料二 “不要希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2)此名言出自谁之口?他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
材料三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3)这是谁的呼喊?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4)通过探究以上材料,我们应该向这些文学艺术大师学习哪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