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茂名九年级质量检测化学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6题,共 130分)
  • 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为了方便,用嘴吹灭酒精灯

    B.取用粉末状药品用镊子

    C.做完实验后,将用剩药品倒入垃圾桶内

    D.给试管中的固体或液体加热,都要进行预热

  • 2、净水机中加入活性炭,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

    A.难溶于水

    B.稳定性

    C.还原性

    D.吸附性

  • 3、实验室许多药品都需密封保存,下列对药品密封保存原因的解释,错误的是

    A.浓盐酸——防止挥发

    B.NaOH溶液——防止与CO2反应

    C.浓硫酸——防止吸水

    D.生石灰——防止与氧气反应

  •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过滤

    C.    闻药品气味

    D.    检查气密性

  • 5、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 6、树立环保意识,践行环境友好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坚持绿色出行,践行低碳生活

    B.垃圾分类回收,减少资源浪费

    C.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

    D.工业废水直排,降低经济成本

  • 7、戴口罩是阻碍新冠病毒传播的有效措施,为了增强密封性,口罩均放了鼻梁条,有的鼻梁条是铝合金的(如图所示),关于铝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铝合金耐腐蚀性强

    B.铝合金比纯铝硬度高

    C.鼻梁条使用铝合金,利用其密度相对较小的优点

    D.铝合金的熔点比金属铝高

  • 8、拉瓦锡在研究空气成分时,所做实验中涉及的一个化学反应可用下图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

    C.图中生成物的化学式为HgO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 9、碳及其部分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Y表示相应转化中的其他反应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只能是单质

    B.反应物Y可以用来检验CO2

    C.反应①不属于置换反应

    D.打开碳酸饮料瓶盖时发生反应②

  • 10、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B.可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人工吸收二氧化碳

    C.所谓“低碳”,就是较低的碳单质排放

    D.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有利于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 11、下列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的顺序排列的是

    A.空气、水、液氧

    B.二氧化碳、海水、氮气

    C.石油、石灰石、氧化铜

    D.蒸馏水、氧化铁、铜粉

  • 12、物质的用途是由性质决定的,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正确的是

    A.氧气供呼吸——氧化性

    B.氦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通电时能发光

    C.氮气用作食品保护气——没有颜色和气味

    D.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可燃性

  • 13、2023晋江国际马拉松将于12月3日举行,“绿色”是主要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理念的是

    A.鼓励公交车出行

    B.实行垃圾分类回收

    C.赛道附近工厂烟囱加高排放

    D.增加植树造林面积

  • 14、大气中能对地球起到保温作用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 15、下列仪器一般不是由玻璃制成的是

    A.试管

    B.烧杯

    C.蒸发皿

    D.量筒

  • 16、实验室用固体氯化钠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称量氯化钠固体的质量是3.0g

    B.氯化钠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

    C.量取水时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

    D.可直接在量筒中溶解氯化钠固体

  • 17、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电解水产生气体的质量

    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时锰元素的质量分数

    C.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D.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

  • 18、下列关于用微粒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微粒在不停运动

    B.1滴水中含有1.67×1021个H2O分子——微粒是很小的

    C.气体可以压缩——微粒大小可以改变

    D.食盐溶液能导电——溶液中存在能自由移动的离子

  • 19、如图所示,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塞紧胶塞

    B.   过滤粗盐水

    C.       测定待测液pH

    D.   加热液体

  • 20、用分类的方法可以使我们有序地研究物质,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氧化物:二氧化锰、氧化钙、高锰酸钾

    B.酸:碳酸、硫酸氢钠、硝酸

    C.化合物:液氢、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

    D.纯净物:氧气、氢氧化钙、氯化钠

  • 2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有机物:甲烷、二氧化碳

    B.碱:烧碱、纯碱

    C.混合物:生铁、液氧

    D.氧化物:水、氧化铁

  • 2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将废旧电池深埋入土壤中

    B.作物秸秆禁止焚烧

    C.工业污水处理后排放

    D.骑行共享单车,倡导绿色出行

  • 23、下列物质不能与盐酸反应的是

    A.Mg

    B.AgNO3

    C.CuO

    D.BaCl2

  • 24、下列事实所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mL

    分子间存在间隔

    B

    降温能使水结成冰

    低温导致水分子静止不动

    C

    水蒸气液化为水,所占体积减小

    分子间间隔变小

    D

    品红在水中扩散

    分子在不断运动

    A.A

    B.B

    C.C

    D.D

  • 25、“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的主要研究成果是青蒿素(C15H22O5)。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青蒿素由C、H、O三种原子构成

    B.一个青蒿素分子由42个原子构成

    C.青蒿素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1

    D.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26、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活性炭吸附

    B.榨取果汁

    C.咸菜表面有白色晶体出现

    D.自来水消毒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7、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图1)。用激光笔照射燃烧匙内的红磷使之燃烧,一段时间后,得到集气瓶内气压与时间关系图(图2)。

    (1)写出图1实验的现象:_______

    (2)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导致图2中BC段气压变大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

  • 28、氧气是身边的物质,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________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氧气具有可燃性

    D._______________

     

  • 29、回答下列关于实验操作问题

    (1)量取液体药品时,量筒必须放_____,视线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数时,仰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里的药品有的有毒性,有的有腐蚀性,所以,使用药品时,不能用手_____________,不要将鼻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别注意不得__________________

    (3)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试管破裂 C.防止实验误差   D.防止液体溅出

    ①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___________

    ②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__________

    ③多次重复实验是为了_______________

  • 30、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的倡议,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等传入西方,将西方的宝石等带入中国。新鲜茶叶中含维生素C,其化学式是C6H8O6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维生素C____种元素组成,属于____________(混合物纯净物化合物氧化物单质之二)

    (2)维生素C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维生素C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 31、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水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 32、毅鸿、梦凡、诗怡、志强四位同学,学习了教材26页净化天然水的实验探究后,兴趣浓厚。假期的一天她们与几个好朋友去乡村游玩时,用瓶装了一些黄泥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如下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

    2)该实验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3)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该_____(填)于滤纸的边缘;

    4)过滤后若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写一条即可);

    5)该实验能否得到纯水_____?请简述理由:_____

  • 33、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1)两个氟原子______

    (2)硫酸根离子______

    (3)标出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4)氧元素和+3价的铁元素形成的化合物______

  • 34、下列生活实例中,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

    1)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

    2)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

    3)酥脆的饼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

    4)大豆,蚕豆等根部有根瘤菌的豆科植物无需或只需少量施用氮肥,是因为它们能将空气中的_____ 转化为氮肥。

  • 35、化学源于生活,化学改变生活,请利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两者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其原因是构成它们的_________不同。

    (2)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是因为_________

    (3)二氧化碳能够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的性质。

    (4)用武德合金做保险丝,是因为合金比成它的纯金属___________

    (5)不能用铁制容器配置波尔多液(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

  • 36、阴离子X2的核外有18个电子,核内有18个中子,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 10分)
  • 37、下图所示是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几个重要实验,请回答:

    (1)实验1中把同样大小的滤纸和乒乓球碎片分别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先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

    (2)实验2正确操作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由该实验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且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的上述性质,决定了其用途是_____

    (3)实验3中所用蒸馏水要煮沸并迅速冷却,其目的是_____;由A、B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_____是铁生锈的必要条件之一:平时我们对自行车链条采取的防锈措施是_____;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是金属的回收再利用,其好处之一是_____

  • 38、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分子的性质。

    (1)向装置甲的试管 B 中加入 5mL 的蒸馏水,再滴入 1~2 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 观察溶液的颜色______;在 A 试管中加入 5mL 浓氨水,立即用带橡胶塞的导管连 接好,观察到 B 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变红,由此得出的微观结论是______

    (2)其他条件不变,设计装置乙,则设计甲、乙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四、简答题 (共2题,共 10分)
  • 39、如表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H2O2溶液浓度/%

    H2O2溶液体积/mL

    温度/˚C

    MnO2的用量/g

    收集氧气的体积/mL

    反应所需的时间/s

    5

    1

    20

    0.1

    4

    16.75

    15

    1

    20

    0.1

    4

    6.04

    30

    5

    35

     

    2

    49.21

    30

    5

    55

     

    2

    10.76

    (1)通过实验_____和实验_____对比可知(填实验序号),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从实验③和④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______有关。

    (2)用一定量的浓度为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在不影响产生氧气质量的前提下,为了减慢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 40、水和过氧化氢都能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气,对比分析两个反应回答: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18g水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与_______g过氧化氢中含氧元素的质量相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0
题数 40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探究题
四、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