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方法 |
A | CO2(CO) | 点燃混合气体 |
E | N2(O2) | 通入灼热的铁网 |
C | CuO(C) | 在氧气流中灼烧 |
D | CaO(CaCO3) |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
A.A
B.B
C.C
D.D
2、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客观事实且书写正确的是
A.镁粉用于制照明弹:
B.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
C.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D.氢气是清洁能源:
3、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在同一化合物中,若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B.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因为燃烧需要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破坏这三个条件
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需要进行验纯,所以点燃、
前需要验纯
4、202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与该主题相符的是
A.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B.节约用水用电
C.直接排放工厂废气
D.填埋废旧电池
5、下列行为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A.按需取餐,响应“光盘行动”
B.节约用电,人走关灯
C.方便省事,尽量使用一次性餐具
D.出门购物,自备购物布袋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
B.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产生白雾
C.浓硫酸涂在木棒上,木棒变黑
D.点燃羊毛纤维,闻到烧焦羽毛气味
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D.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溶液变为浅绿色
8、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D.H2O和H2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化学性质相同
9、拉瓦锡在探究空气的成分时,用了如图所示装置。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实验结束汞会被倒吸入曲颈甑中
B.汞的用量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
C.实验用到了火炉,推测汞与氧气的反应需要加热
D.反应结束后,需关闭火炉冷却至室温,才能测量容器中气体的减少量
10、把X、Y、Z三种金属片分别加入稀硫酸中,X、Y表明有气泡产生,Z无变化;把Y加入X的硝酸盐溶液中,Y表面析出X。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A.Y>X>Z
B.X>Y>Z
C.Z>Y>X
D.X>Z>Y
11、关于碳单质及其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C60都由碳原子直接构成
B.CO2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CO2呈酸性
C.CO可用于冶炼金属,是利用其氧化性
D.CO2可用作气体肥料,体现了其化学性质
12、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对应的用途不相符的是
选项 | 性质 | 用途 |
A |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 | 稀有气体用于金属焊接保护气 |
B | 石墨可以导电 | 石墨用于电池的电极材料 |
C |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 炭黑墨汁用于绘画 |
D | 氢气具有可燃性,产物无污染 | 氢气用于北京冬奥会使用火炬的燃料 |
A.A
B.B
C.C
D.D
13、下列方程式的书写及基本反应类型正确的是
A.铁在氧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B.银放入稀盐酸中:;置换反应
C.赤铁矿石冶炼成铁的主要原理:;置换反应
D.氧酸钾分解制氧气:;分解反应
14、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H2O
C.H2SiO3
D.Na2SiO3
15、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证明一氧化碳中是否混有氢气 | 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 |
B | 鉴别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 分别加入等量的硫酸铜溶液 |
C |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 | 点燃气体 |
D | 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 | 分别将燃着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
A.A
B.B
C.C
D.D
16、下列对化学用语含义的解释正确的是
A.———表示1个铝离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
B.2H2O———表示2个水分子
C.2H———表示1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
D.Na+———表示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1”省略不写
17、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动植物呼吸
B.火药爆炸
C.木炭燃烧
D.分离液态空气
18、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取用锌粒
C.加热液体
D.点燃酒精灯
19、如图是某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已知:无水氯化钙可以用来干燥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的无水氯化钙可以用氢氧化钙代替
B.实验中观察到干石蕊花不变色,湿石蕊花变红色
C.该实验不能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D.该实验能得出CO2的密度比空气大的结论
20、腐霉利(C13H11C12NO2)是一种新型杀菌剂,广泛用于蔬菜,水果等作物病害的防治,以下关于腐霉利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腐霉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腐霉利含有五种元素
C.腐霉利中含有1个氧分子
D.腐霉利中碳、氯元素的质量比为3:2
21、第19届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主火炬塔采用绿色、可再生燃料——甲醇(CHx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2)。在-30℃至50℃环境下均能正常燃烧。如图是“绿氢”制备甲醇的流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x=4
B.制备甲醇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H2+CO2→CHxO+H2O
C.捕捉烟气中的CO2制备CHxO,体现了“低碳”理念
D.甲醇未来可能会取代汽油、柴油,成为新一代的燃料
22、下列做法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理念不相符的是
A.植树造林
B.污水治理
C.滥采乱伐
D.垃圾分类
23、属于氧化物的是
A.液氧
B.氧化钙
C.碳酸
D.氯化钙
24、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家乡。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B.生活中,就地焚烧生活垃圾
C.工业上,积极整改污染企业
D.生活中,提倡公共交通出行
25、下列活动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烤肉
B.剪纸
C.酿酒
D.呼吸
26、下列说法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反应与现象 | B.性质与用途 |
①铜片插入稀硫酸——溶液变蓝 ②紫色石蕊滴入稀盐酸——溶液变红 | ①CO炼铁——CO具有还原性 ②铅锑合金作保险丝——合金的熔点高 |
C.能源与环境 | D.化学与生活 |
①太阳能、氢能——新能源 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保护金属资源 | ①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换气扇 ②洗面奶洗脸——利用其乳化功能 |
A.A
B.B
C.C
D.D
27、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1)由试管①的现象能得出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______。
A、 Fe>Cu>Ag B、Fe>Cu C、Cu>Ag
(2)试管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反应的现象是______。
28、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铁燃烧______;
(2)硫燃烧______;
(3)电解水______;
(4)碳充分燃烧______。
29、氧疗能起到较好的呼吸支持作用,特别是今年年初的新冠感染,家庭氧疗更是走入大众的视野。如图便携式氧气罐常用于家庭或高海拔地区的临时供氧。
氧气能被压缩在金属罐中,从分子的角度解释,原因是_______;验证罐内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按压喷气口,______。
30、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将A中仪器连接起来的方法是_______。
(2)采用B图的方法量取液体会导致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__(填“大于”或“小于”) 需要量取的液体体积。
(3)从图C或图D中选择一个指出其中的操作错误_______。
31、(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①3个亚铁离子:_____.
②分析过氧化氢(H2O2)和过氧化纳(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可写出过氧化钙的化学式为_____.
(2)如图,A、B分别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A是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填字母序号).
a.8 b.10 c.11 d.12
②若A中x=13,则A、B所表示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名称为_____.
32、在Cu(NO3)2和Mg(NO3) 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滤渣上滴加稀盐酸时有气泡产生。则反应后所得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反应后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
33、(8分)在学习一氧化碳的性质时,老师做了如下实验:
(1)该实验过程能体现的一氧化碳两条化学性质是 和 。写出C处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进入B处试管中的气体化学式是。
(3)实验结束时,应先撤(填“A”或“C”)的酒精灯,原因是
34、水是生命之源,为了人类健康,我们应该爱护水资源。
(1)如图1是某同学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其中活性炭起到_______作用,属于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小卵石和石英砂起到_______作用。
(2)如图2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根据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宏观上观察:如图2所示,玻璃管a和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
②从微观上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 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 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从符号上表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5、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1)酸溶液中都含有的一种阳离子___________;
(2)炉具清洁剂中的碱___________;
(3)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氧化物是___________;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
36、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氮分子______;
(2)+2价的镁元素______;
(3)2个硫酸根离子______;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
37、(6分)瑶瑶同学在实验室发现有一瓶没有标签的白色粉末,可能含有 、
、
和无水
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白色粉末的成分,取该白色粉末进行以下实验:
【提出问题】这包白色粉末的成分是什么?
【实验探究1】瑶瑶同学取白色粉末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溶解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瑶瑶同学所得能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 ;
【实验探究2】瑶瑶同学取上述所得无色透明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 _________ 的现象,得出结论,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推出一定不含
,请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 .
【实验探究3】为了验证氯化钠是否存在,瑶瑶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原粉末少许于试管中,加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溶解后,再向其中滴加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后当观察到 _________ 现象后,确定白色粉末中还含有氯化钠.
38、用如图所示微型实验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并检验气体产物。
(1)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
(2)检验气体产物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微型实验的优点是_____。
39、实验室通常用锌粒与稀硫酸(溶质为H2SO4)反应制取氢气,同时生成硫酸锌(ZnSO4),如图是某同学在实验室做的一个趣味实验,锥形瓶内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98g,气球内盛有足量锌粒,将锌粒倒入稀硫酸中,至不反应为止。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看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2)该装置反应前后的总质量___________(填“改变”或“不变”之一)
(3)若产生的氢气全部逸出,该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填“是”或“否”)。
(4)求产生氢气的质量___________(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40、2015年12月郑州“上合峰会”期间,政府为了改善大气环境,采取了很多措施;如关停周边电厂和水泥厂,市内车辆限行等.请作答以下问题:
(1)电厂煤不充分燃烧会带来很多污染物,为了使煤充分燃烧,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写出一条即可)
(2)乙醇是一种“绿色能源”,汽车使用乙醇汽油有利于保护环境.请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