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选项符合图示从属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X | 一氧化碳 | 纯净物 | 氢气 | 中子 |
Y | 含碳化合物 | 化合物 | 能溶于水的气体 | 构成物质的微粒 |
A.A
B.B
C.C
D.D
2、采取加压措施,使石油气变成液体装在受压容器内,此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A.分子大小
B.分子质量
C.分子间隔
D.分子数目
3、化学用语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氯酸钾中Cl为+5价
B.两个氦分子:2He2
C.碳酸钠的化学式:NaCO3
D.硫酸根离子:
4、“青团”是我国的一种传统食物。在“青团”制作过程中,需要往糯米粉中添加艾草(或艾草汁)。艾草含有侧柏莲酮芳香油(C10H10O),侧柏莲酮芳香油是一种淡黄色液体,具有香脂香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侧柏莲酮芳香油由三种元素组成
B.侧柏莲翻芳香油中共含有21个原子
C.侧柏莲酮芳香油中氧的质量分数最小
D.侧柏莲酮芳香油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10:1
5、如图所示四个图像对应的变化过程正确的是
A.气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B.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继续加氯化钠固体
C.加热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D.向等质量的Zn、Fe中滴加等浓度等质量的稀盐酸
6、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与合成量子点。ZnS为常见的量子点材料之一,ZnS属于
A.单质
B.化合物
C.氧化物
D.混合物
7、把40g20%的氯化铵溶液与60g30%的氯化铵溶液混合,混合后的溶液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应
A.大于30%
B.小于20%
C.等于25%
D.在20%~30%之间
8、下列叙述及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碳与氧化铜反应 C+2CuOCO2↑+2Cu 分解反应
B.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2KMnO4K2MnO2+ MnO2+O2↑ 分解反应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Fe+2O2Fe 3O4 化合反应
D.镁在空气中燃烧Mg+O2MgO2 化合反应
9、化学实验操作的正确性、规范性是科学探究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过滤
B.倾倒液体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加热液体
10、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成语、诗词、谚语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对相关内容解释不合理的是
A.“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一一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B.“驱遣阳光充炭火,烧干海水变银山”一一海水“晒盐”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一只涉及化学变化
D.“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一一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大
11、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8g碳和8g氧气充分反应能生成16g二氧化碳
B.镁条燃烧后,生成的固体质量应比燃烧前增加
C.5g食盐全部溶解到20g水中,能得到25g食盐水
D.甲物质燃烧有水生成,则甲中一定含有氢、氧元素
12、按氯元素的化合价从低到高顺序排列为:HCl,Cl2,X,HClO2,KClO3,那么X应是下列物质中的
A.NaClO
B.NaCl
C.HClO3
D.KClO2
13、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和稀硫酸。下列物质能区分两瓶溶液的是
A.紫色石蕊试液
B.氧化铜粉末
C.氢氧化钠溶液
D.氯化钡溶液
14、某同学过滤含有泥沙的水,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A.滤纸和漏斗之间有气泡
B.将混合物直接倒入漏斗中
C.玻璃棒紧靠单层滤纸致其破损
D.倾倒液体时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15、磷酸亚铁锂(LiFePO4)可用作新能源汽车中锂电池的电极材料。已知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则磷酸亚铁锂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0
C.+2
D.+3
1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
B.点燃酒精灯
C.加热液体
D.称量固体
17、铷是一种化学元素,因其原子外层电子的超精细跃迁频率,可用于原子钟,卫星导航、计算机通信等,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铷原子的中子数是37
B.铷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
C.x=2
D.铷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18、甲、乙、丙、丁是初中常见的物质,转化关系如下图(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化学阶段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某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甲是H2,则丁可以是Fe
B.若甲是CO2,则丁可以是C或CuO
C.若甲是CaCO3,则乙、丙、丁可以都含氧元素
D.若甲是Fe,则如图转化关系均可以通过置换反应实现
19、某固体粉末是由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这种粉末加足量的水,振荡后呈浑浊,再加足量的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过滤后得无色滤液,取滤液并滴加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对原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含 ,一定不含
B.一定含 一定不含
C.可能含 ,一定含
一定不含
D.可能含 一定含
一定不含
20、使用新能源有助于缓解化石能源危机、减少环境污染,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乙醇汽油
B.地热能
C.太阳能
D.氢能
21、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和“钙”是指
A.单质
B.分子
C.原子
D.元素
22、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给试管加热
C.取用药品
D.铁丝在氧气里燃烧
23、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层建筑物起火立即乘电梯撤离
B.铁锅着火后盖上锅盖的目的是隔绝空气
C.汽车发动机中汽油喷成雾状是为了增大汽油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湿抹布来盖灭
24、下表是鉴别生活中一些物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选项 | 鉴别的物质 | 鉴别的方法 |
A | 锌片和铜片 | 观察颜色 |
B | 汽油和自来水 | 闻气味 |
C | 食盐和白糖 | 加水溶解 |
D | 陈醋和酱油 | 品尝 |
A.A
B.B
C.C
D.D
25、化学学习小组记录了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A.红磷:产生大量白雾
B.硫粉: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镁条:发出耀眼的白光
26、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中既利用了其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有
A.光合作用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灭火
D.制作碳酸饮料
27、(10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A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还需补充的仪器是 。
(2)实验室用B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装置中要改正的是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观察到 ,说明集气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
(3)将上述实验收集的一瓶气体倒扣在燃着的蜡烛上(如图C所示),观察到蜡烛火焰更加明亮,一段时间后逐渐熄灭,则集气瓶中原有的气体是 。
28、下列物质:(1)氧气;(2)人体呼出的气体;(3)液氮;(4)空气中0.94%的稀有气体;(5)二氧化碳;(6)洁净的空气。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_,请选出一种混合物,说明其中的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燃烧与我们的生活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图是燃烧条件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写出燃烧的三个条件: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
30、仔细观察下列结构示意图,按要求填空:
(1)属于原子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阳离子的是__________属于阴离子的是______
(2)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A结构核外有__________个电子层,最外层有__________个电子,易_________电子。A结构所表示的元素属于__________(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1、如图中A、B、C、D是4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x=_____D粒子的符号是_____
(2)A、B两种粒子表示的元素的原子可形成化合物B2A,该化合物(B2A)的化学式______
(3)以上4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________表示的是金属元素的离子(填字母代号)
32、(2分)
看过上述两组物质,你认为更容易记住(1)_______组中的物质,原因是(2)_____________。
33、回答下列问题
(1)在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中,有个实验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定硝酸铵、NaOH、NaCl溶于水后溶液温度的变化,实验完毕某班的同学们将废液都倒入一个废液缸中,结果产生了大量的刺激性气体,让同学们个个眼泪汪汪,尝到了不按规定操作的苦头。请你写出发生的有关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做化学实验时,不小心皮肤上沾上了硝酸银溶液,过一段时间会出现黑色痕迹,很难洗去,这是因为硝酸银见光分解,生成一种金属、一种红棕色气体(NO2)和一种能供给呼吸的气体。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4、如图所示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x=_____。
(2)该元素属于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3)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5、“火立熄”灭火球是一种新型灭火装置,它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将球体内的灭火干粉释放,覆盖在可燃物上,同时释放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其中的灭火材料是纳米级ABC干粉,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铵( NH4H2PO4),磷酸二氢铵在受热时,能够生成氨气、五氧化二磷和一种常见溶剂X,同时吸收大量的热。
(1)磷酸二氢铵受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2)该灭火球灭火过程中蕴含的原理是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磷酸二氢铵还是一种常用的化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A.该化肥属于复合肥料
B.该化肥中不可以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C.运输、储存该化肥时应避免日晒雨淋
D.该化肥在物质分类上属于酸
36、请按要求书写文字表达式。
(1)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
(2)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
37、(12分)小红同学向一定量的纯碱溶液中投入一定量的生石灰,充分反应冷却到常温后,观察到白色不溶物,过滤,得滤液A和白色固体B,上述过程中发生的化合反应方程式为: ①
【问题】:滤液成分是什么?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
猜想 | Ⅰ | Ⅱ | Ⅲ | Ⅳ |
滤液A中的溶质 | NaOH | NaOH、Na2CO3 | NaOH、Ca(OH)2 | NaOH、Ca(OH)2 |
白色固体B的成分 | CaCO3 | CaCO3 | CaCO3 | CaCO3、Ca(OH)2 |
【讨论】:猜想Ⅳ成立的理由: ②
【实验】:小飞针对猜想Ⅱ中的滤液,开展如下验证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滤液A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HCl | 无气泡产生 | 猜想不成立 |
【反思】:请你判断小飞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并解释原因 ③
若要证明猜想Ⅱ中的滤液成分正确,你的操作为: ④ 。
猜想Ⅳ成立时:判断滤液A中含可溶物质一种物理方法是: ⑤ 。
上述实验后的废液应怎样处理后才能倒入下水道? ⑥ 。
38、据图填空。
(1)做电解水的实验时,正极试管内得到的气体是_____,验证方法是_____。
(2)比较图甲和图乙两个实验中水的变化,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其不同点:_____。
39、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
(1)实验时需要将铁丝绕成螺旋状,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
(2)为何要待火柴快燃尽时,再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______________。
(3)在做这个实验时,集气瓶底部应留少量水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
40、初中化学关于研究物质组成的方法有多种,例如:
⑴化合法:适用于由两种单质发生的化合反应。如通过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来研究水的组成,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⑵分解法:如通过电解水研究水的组成。下图装置中与直流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__。运用上述两种方法研究水的组成,可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两种研究方法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⑶燃烧法:很多化合物燃烧有多种生成物,需通过定量研究来确定物质的组成。如:____________(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