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兴趣小组进行铜绿受热分解的实验探究,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查气密性
B.加入铜绿
C.加热铜绿
D.检验气体
2、下列行为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坚持绿色出行
B.使用节能电器
C.商品过度包装
D.垃圾分类回收
3、2023年3月27日是第28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安全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发现CO中毒者,迅速将其移到室外通风处
B.档案室着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通电的电热毯着火时,用水浇灭
D.厨房天然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
4、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酒精燃烧
B.蔗糖溶于水
C.炸药爆炸
D.铁钉生锈
5、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胶头滴管中的水滴入生石灰一段时间后,试管内的白磷开始燃烧,待白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试管中的细沙可防止试管炸裂
B.注射器中的水最终减少了10mL
C.胶头滴管中的水和注射器中的水作用相同
D.实验结束后,试管内气体的主要成分为氮气
6、各种元素在地壳的含量(质量分数)如下图,其中占48.60%的是
A.铁元素
B.铝元素
C.氧元素
D.硅元素
7、欲鉴别H2、O2、CO2、CH4四种气体,现有一盒火柴,还需要用到下列实验用品中的
A.装有蒸馏水的烧杯
B.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C.装有无色酚酞的烧杯
D.冷而干燥的烧杯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2、H2均是由分子构成的,所以单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He、Ne化学性质均很稳定,是因为它们对应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8
C.K、Ca、Na属于不同种元素,是因为它们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
D.O变成O2-时电子层数未发生改变,所以Na变成Na+时电子层数也不变
9、实验操作是实践探究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粉末状药品
B.读取液体体积
C.滴加液体
D.倾倒液体
1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闻药品气味
B.加热固体
C.过滤泥水
D.熄灭酒精灯
11、航天员饮用的小分子团水与普通水相比,具有水溶性强,密度高,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B.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是静止的
C.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D.小分子团水的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
12、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升高温度,C物质的不饱和的溶液会变得饱和
B.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 C中含溶剂剂量多
C.如果 A 中混有少量B,可经过降温结晶法提纯A
D.T₂℃时,A 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2:3
13、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匹配的是
A.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
B.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可用于制铅笔芯
C.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电光源
D.干冰升华需吸收热量,可用于人工降雨
1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就形成了溶液
B.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
C.溶质不一定都是固体,溶剂也不一定是水
D.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15、铒是一种稀土元素,可应用于现代通信领域。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铒的原子序数为68
B.铒是金属元素
C.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7.3g
D.铒的元素符号是Er
16、检验一瓶气体是氧气,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A.观察气体颜色
B.闻气体的气味
C.插入带火星的木条
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17、色氨酸(C11H12N2O2)在人体内含量太低会影响睡眠质量,一般可通过食用牛奶、核桃、黑芝麻等加以补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色氨酸属于混合物
B.色氨酸由27个原子构成
C.色氨酸分子中含有氧分子
D.色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8、截止到2023年12月29日,临临高速公路沂源中庄至临淄金山段已全部贯通。临临高速公路修建了多个隧道,全长27.45公里,是目前中国最长的公路隧道之一。修建隧道时需要使用大量钢材,钢属于
A.合成材料
B.陶瓷材料
C.金属材料
D.复合材料
19、我国在先进高温合金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青铜
B.氧化铁
C.不锈钢
D.硬铝
20、杭州亚运会上采用了碲化镉发电玻璃,碲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碲原子的中子数为52
B.碲的元素符号为Te
C.碲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6
D.碲属于非金属元素
21、下列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汽油和洗涤剂除油污的原理是相同的
C.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D.饱和溶液降温时,其浓度不一定改变
22、科学严谨的态度、安全规范的操作是成功进行化学实验的保障,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称量固体
C.过滤黄泥水
D.闻气味
23、下列事实所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mL | 分子间存在间隔 |
B | 降温能使水结成冰 | 低温导致水分子静止不动 |
C | 水蒸气液化为水,所占体积减小 | 分子间间隔变小 |
D | 品红在水中扩散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A.A
B.B
C.C
D.D
24、如图是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主要步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把过滤池和吸附池的位置顺倒
B.加入的X试剂为活性炭
C.过滤池能除去水中溶解的色素和异味
D.到达用户的水是纯净物
25、下列图像与对应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等质量的镁、铝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B.足量的镁、铁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
C.分别向等质量的铁和锌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
D.分别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加入锌、铁
26、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学习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单质
B.氧化物都是含有氧元素的纯净物,则含有氧元素的纯净物都是氧化物
C.阴离子带负电荷,则带负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阴离子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27、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铜制导线主要是利用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___________性;
(2)防止校园周边的铁制栏杆锈蚀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
(3)油渍可用洗涤剂洗去,这是利用了洗涤剂的___________作用。
28、下图是氢气和氮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C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______。
(2)A到B变化的微观实质是______。
(3)某元素比氮元素多一个周期多一个族,写出该元素的离子符号______。
29、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可能用到的装置。
(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选用A装置制取CO2,加入药品前应先 。加入药品时,首先向锥形瓶内加入的物质是 ,锥形瓶内液体的液面应到 (填“a”或“b”)处。A中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是: 。
(3)用KClO3和MnO2制取O2,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演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收集氧气最好选用的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
(4)用如图装置收集并测量产生O2的体积,所测定的O2体积比理论计算值小,其原因是 。若用如图装置测量产生CO2的体积,应在水面上加上一层植物油,据此猜测CO2具有的一点性质是 放入量筒的导管应该和 端(填“a”或“b”)相连。若读数是俯视读数值是30ml,则收集的气体体积 30ml。
30、水和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1)把湿衣服晾在阳光下或通风的地方,可以干得更快。试从微观角度解释这一现象______。
(2)洗衣服时发现肥皂不易产生泡沫且易起浮渣,说明所用的水是______(选填“硬水”或“软水”)。
(3)“84 消毒液”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起到重要作用。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所示。
若测得该“84 消毒液”的 pH=12,则该消毒液显______(选填 “酸性”、“碱性”或“中性”);一瓶“84 消毒液”中 NaClO 的质量至少为______g。
(4)如图,在木块上滴几滴水,将装有某种固体的大烧杯放置于木块上,向大烧杯中加入水搅拌,结果木块上的水结冰了。则大烧杯内的固体可能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氯化钠
B.氢氧化钠
C.硝酸铵
D.蔗糖
(5)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①现有 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这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到 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
②为了将接近饱和的丙的溶液变为它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任填一种)。
31、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预先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细沙,细沙的作用是_________。
32、某同学将收集满CO2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紫色石蕊试液里(如图)并轻轻震荡试管:
(1)描述产生的现象:______;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3、实验是化学学习必不可少的部分,能够准确的描述实验现象和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实验应具有的能力要求。有一种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是用硫酸铝与碳酸氢钠(NaHCO3)反应生成硫酸钠、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请写出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4、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
(1)用图1所示的自制简易净水器对学校附近的水样进行了处理。其中小卵石和石英砂起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作用,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____性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2)小组同学用图2所示的简易装置对净水器里得到的水进行蒸馏。
①在制取过程中发生的是______________变化。
②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结露法空气取水器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可用于野外获取淡水。可以用_______________检验集水器里收集的淡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35、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安全,下列有关做法错误的是_____。
A 用50mL的量筒,量取47.25mL水
B 实验室中的药品经确认无毒无害的,可以品尝一下以感受其味道
C 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时,烧杯下面必须垫石棉网
D 加热制取氧气完成后,应马上清洗试管
E 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一有气泡冒出马上收集,以免造成浪费
F 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36、下图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
(2)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
(3)A、B、C三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
(4)A、B、C三种粒子中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的微粒是_______
(5)A、B、C三种粒子中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
37、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占集气瓶容积的70%.
(1)图中A仪器的名称是_____,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的原因是_____.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_____%.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含氮气.
(发现问题)氮气是怎么减少的呢?
(假设一)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
(假设二)_____.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固体.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镁条还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写出其文字表达式_____.
(3)通过以上研究,你对燃烧的有关知识有了什么新的认识:_____.
38、铁和氧化铜的粉末均为黑色,从外观上不易鉴别,请设计实验鉴别(写出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39、氟化钠是某些牙膏的添加剂,能有效预防龋齿。
(1)如图Ⅰ是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相关信息,则氟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如图Ⅱ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可获取的一条信息是_________。
(2)氟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氟离子,钠离子与氟离子结合成氟化钠。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钠单质 __________;②氟离子 __________; ③氟化钠 ____________。
(3)氟化钠是由氟元素和钠元素组成的,氟元素与钠元素的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不同。
(4)下列关于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过量补钙以预防骨质疏松 b. 食用合格“碘盐”,可预防某种甲状腺疾病
c. 缺少铁元素不会引起缺贫血 d..为防止龋齿,应在牙膏中添加大量的氟元素
40、“药金”实为铜锌合金,它的外观与黄金相似,有些不法商贩用来冒充黄金谋取暴利。某同学为了研究“药金”的成分,取“药金”50g放入装有200g稀硫酸溶液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最后发现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比反应前(“药金”与稀硫酸溶液的总质量)减少了0.2g。
求:(1)药金中含锌多少克?
(2)药金中锌的质量分数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