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金刚石
B.氯化钠
C.氢气
D.甲烷
2、图像能直观体现化学反应中的各种变化关系,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叙述的有
A.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B.等质量的镁与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
C.高温加热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D.向等质量的Zn、Fe中滴加等浓度等质量的稀盐酸
3、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科学,某同学建构了如图所示的物质关系模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表示的物质类别是盐
B.NH3·H2O属于碱
C.纯碱属于碱,但不显碱性
D.所有阴影部分的总和表示的物质类别是纯净物
4、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2S:表示两个硫原子
B.:表示两个硫酸根离子
C.: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D.: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
5、劳动成就梦想。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关联不正确的是
选项 | 劳动项目 | 化学知识 |
A | 用粮食发酵酿醋 | 物质发生缓慢氧化 |
B | 用明矾处理较浑浊的天然水 | 明矾主要起杀菌消毒作用 |
C | 用铅笔芯作简易电池的电极材料 | 铅笔芯成分石墨具有导电性 |
D | 将自行车的链条涂油以防锈 | 使链条与空气和水隔绝 |
A.A
B.B
C.C
D.D
6、利用气体压强的变化是完成实验的重要手段,以下各图装置气密性均良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红磷燃烧过程中弹簧夹未夹紧,则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B.图②加入氧化钙后,玻璃弯管左侧液面降低,石灰水中溶剂质量减小
C.图③滴入稀盐酸后,气球胀大,说明镁和稀盐酸反应一定放出热量
D.图④测量生成的体积,集气瓶中植物油上方的空气对测量结果有影响
7、钕(Nd)等稀土元素是一类有重要用途的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钕原子含60个质子
B.钕属于非金属元素
C.一个钕原子的质量为144.2g
D.三氧化二钕的化学式为O3Nd2
8、学会识图能发展科学思维。下列图像与反应过程的变化趋势对应正确的是
A.①电解水一段时间
B.②向等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镁粉和锌粒
C.③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
D.④氢气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9、在反应M+2N=R+2Q中,3.2g M与N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8.8g R,且反应生成的R和Q的质量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N和Q的质量比是
A.16:11
B.9:6
C.16:9
D.4:9
10、“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玫瑰中大马酮(化学式为)是其香味的来源。下列有关大马酮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分子含有9个
B.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C.属于氧化物
D.分子在不断运动
11、脱氧剂常用于食品保鲜,如表是两种铁系脱氧剂的成分:
铁系脱氧剂 | 成分 |
① | 铁粉、二氧化硅、氯化钠、活性炭、水 |
② | 铁粉、氯化钠、氯化钙、亚硫酸钠、活性炭 |
下列各成分所属类别正确的是
A.铁粉、水——单质
B.二氧化硅、亚硫酸钠——氧化物
C.活性炭、氯化钙——化合物
D.铁系脱氧剂——混合物
12、下列实验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①: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碎蛋壳里含有钙元素
B.实验②:碟子底部变黑,说明蜡烛只由碳元素组成
C.实验③:试管壁发烫,说明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热
D.实验④:瓶内水位降低,说明呼出的气体不溶于水
13、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以下分类错误的是
A.氧化物:水、二氧化锰、干冰
B.混合物:澄清石灰水、冰水混合物、液氧
C.金属:铁、铜、汞
D.清洁能源:太阳能、氢能、风能
14、归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B.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pH一定大于7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那么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1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图所示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药品
B.滴加液体
C.量取液体读数
D.金属与酸反应
16、某无色气体含有CH4、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在足量O2中充分燃烧,生成的CO2与H2O的质量比为11:9,该无色气体不可能是
A.CH4
B.CH4、H2分子数比为1:2的混合气体
C.CO、H2分子数比为1:2的混合气体
D.CH4、CO、H2分子数比为1:1:2的混合气体
1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10 | 0.3 | 4.8 | 2.8 |
反应后质量/g | 3.2 | 待测 | 8 | 6.4 |
A.待测值为0.6
B.此反应可表示为:丙+丁→甲
C.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2
D.若构成丙、丁的元素不同,则甲一定是化合物
18、高氯酸是一种化合物,其化学式为HClO4,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A.+7
B.+3
C.0
D.-1
19、核酸采样管中的红色液体叫做核酸病毒保存液,其中一种物质为盐酸胍(CH6ClN3),盐酸胍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变性剂,它可以破坏病毒表面蛋白外壳,从而暴露待测的核酸。关于盐酸胍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盐酸胍由1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氯原子、3个氮原子构成
B.盐酸胍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6
C.盐酸胍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盐酸胍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5.5
2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
B.读取液体体积
C.加热液体
D.滴加液体
21、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大,但淡水很少
B.活性炭可将硬水软化
C.蒸馏得到的水不一定是软水
D.通过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2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读
B.闻
C.拿
D.滴
23、20℃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20g,分别加入到四个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况如下表所示(温度保持在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 4.2 | 2 | 0 | 9.2 |
A.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溶液中所含溶质最多的为丙
C.升高温度后,甲中溶解的固体一定减少
D.所得四种溶液的质量关系为:丁>甲>乙>丙
24、如图所示是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时做的五个实验(铁钉在不同环境中),图中装置在实验台上放置了一周后观察现象并分析得出结论。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乙中的铁钉表面完好如初,说明铁生锈与氧气和水无直接关系
B.丁、戊中铁钉比丙中铁钉生锈严重,说明氧气浓度高及食盐水存在等因素会加速铁的锈蚀
C.丙中铁钉水面处堆积了一层较厚的铁锈,说明铁在与空气、水同时接触时易生锈
D.分析甲、乙、丙中的现象可得出,将铁制品与氧气或水隔绝能够防止铁生锈
25、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湿衣服在阳光下干得更快 |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
B | 丁香花开,香满鹤城 |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
C | 氧气加压液化可以装入钢瓶中 | 加压后,分子变小 |
D | 温度计水银受热体积膨胀 | 温度升高,汞原子间间隔变大 |
A.A
B.B
C.C
D.D
26、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A.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B.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NaOH和都是碱,两者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D.和
都能与碱溶液反应,所以非金属氧化物一定能与碱溶液反应
27、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
(3)甲烷(CH4)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8、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如图.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该示意图说明了化学变化的实质是_____过程
29、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燃料为丙烷,丙烷化学符号为C3H8,是无色气体,纯品无臭。燃烧的火焰颜色为亮黄色,在强光和日光情况下均可识别和拍摄,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丙烷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化学性质是_________;
(2)请写出丙烷完全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
30、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也有重要应用。常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如下:
(1)解释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硫酸铜溶液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
(2)验证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应选用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金属活动顺序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
31、建筑工人在用生石灰与水混合制熟石灰时,可以看到水剧烈沸腾,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这些现象说明,该反应过程中有大量的 放出.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长期盛放石灰水的烧杯内壁常附着一层白色硬膜,其主要成分是 ;除去白膜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2、(1)某地下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该水属于_____(填“软水”或“硬水”),可以用_____检验。
(2)自然界中的水一般要净化后才能使用,在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水方法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
(3)从海水中提炼出来的重水(化学式为D2O)中重氢原子(D)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则重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
(4)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
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 洗菜、洗衣后的水用来冲洗厕所
C 水通电分解时,水分子的能量没有发生变化 D 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5)将少量某塑料样品在密闭容器中与足量的O2反应,生成了CO2和H2O,由此可知该塑料中一定含有_____元素。
(6)稀土有“工业的维生素”的美誉。稀土元素T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有关Tm的判断错误的是_____(填序号)。
①原子的质子数为69 ②属于金属元素 ③原子的中子数为69 ④相对原子质量为168.9
33、化学在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完成下列填空。
(1)医用碘酒中的溶剂是______;
(2)医疗上检查胃肠疾病时,事先服用钡餐的有效成分是______;
(3)输液用的生理盐水中含有的大量离子是______;
(4)过氧化氢可用于伤口感染消毒,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3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2H2O.反应中每_____________份质量的氢气与____________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份质量的水.
35、牛牛同学把一根生锈的铁钉投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溶液开始由无色慢慢变为黄色,一段时间后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最后溶液变为浅绿色。阅读此信息后,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产生的气体___________;
(2)浅绿色溶液中的金属离子___________;
(3)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4)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6、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产生氧气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
(2)人体缺少__________元素会导致甲状腺疾病。
(3)通常情况下,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其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
(4)________燃烧时只生成水且释放的热量多,因此被看作是理想的“绿色能源”。
37、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A装置还缺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为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反应。
(2)若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实验时,先在锥形瓶中添加二氧化锰,再从长颈漏斗添加过氧化氢溶液,装置B中长颈漏斗要伸入液面下,原因是_______。为了控制反应的速度,获得平稳的氧气流,可以将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换为______。
(3)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小于空气,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装置。若使用装置E收集氨气,结合阅读氨气的材料,气体应从_______(填“c”或“d”)通入。
(4)用装置E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验证氧气已收集满的实验操作是______。
38、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问题,
(1)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为剧烈,说明氧气具有______性: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 化学性质相似,若要证明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硫,可使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
(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___________,因此可用于制作军事照明弹;
(3)写出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进行改进实验时,通常要在集气瓶中留少量水,目的是___________;
(4)上述反应都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从化学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变化分析,氧气在上述反应中具有氧化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9、用符号及数字填空:
(1)两个氢原子____(2)氧离子____(3)铝离子________
(4)汞元素____(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
(6)氯原子_______(7)2个钠离子_______
(8)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_
40、人体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容易导致骨折。补钙保健品“盖中盖”钙片中的有效成分为碳酸钙[CaCO3],试计算:
(1)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
(2)碳酸钙中碳、氧元素质量比;
(3)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4)每片“盖中盖”钙片中含碳酸钙0.5g,成年人每天需要补钙0.4g,他应每天服用多少片“盖中盖”钙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