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碳和碳的氧化物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B.石墨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所以是一种金属
C.CO2和CO都是碳、氧元素组成,均能用于冶炼金属
D.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C60)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
2、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铁两种金属反应,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产生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关系的是
A.
B.
C.
D.
3、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4、单层石墨称为石墨烯,这种“只有一个碳原子厚的碳薄片”被公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薄、最坚硬、传导电子速度最快的新型材料,下列关于石墨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石墨烯完全燃烧的产物为CO2
B.石墨烯属于单质
C.石墨烯具有导电性
D.石墨烯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5、2023年10月26日我国用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成功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运送到太空,火箭使用的一种燃料是偏二甲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偏二甲肼由碳、氢、氮元素组成
B.偏二甲肼中含有
C.偏二甲肼中、
、
的质量比为1:4:1
D.偏二甲肼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6、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过程正确的是
A. 原料
B. 发生装置
C. 收集装置
D. 验满
7、资源与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下列有关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生活污水随意排放
B.加速开采矿物资源
C.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D.工厂废气排放到大气中
8、2023年7月12日上午,朱雀二号遥二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取得圆满成功,成为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氧是混合物
B.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C.甲烷具有可燃性
D.液氧具有氧化性
9、古人非常重视金属的冶炼,下列关于金属的冶炼说法错误的是
A.古人炼锡时加铅能使锡较易融化,其原因是合金的熔点低于纯金属的熔点
B.古人将铁放在铜的化合物的溶液中制取铜,原因是铜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铁
C.百炼成钢指的是将生铁加热后在空气中捶打,目的是为了使降低铁中碳的含量
D.人类使用更多的是合金而非纯金属,因为合金比纯金属往往具有更优良的性能
10、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
A.NaCl:1个氯化钠分子
B.N2O5:五氧化二氮
C.Cu:金属铜
D.:铵根离子
11、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技术将在北京2022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制冰过程中投入使用。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在跨临界直冷循环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分子的构成没有发生变化
B.二氧化碳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C.二氧化碳分子质量发生了变化
D.二氧化碳分子不再运动
12、某实验小组在跨学科实践课上制作了一台简易“制氧机”,如图所示,制氧机部分配方说明见下表。其中甲剂、乙剂分别是过碳酸钠固体(2Na2CO3·xH2O2)或二氧化锰中的一种。用该制氧机制氧时,加入某配方,制气室内变得浑浊,温度上升;洗气室内有气泡冒出。已知过碳酸钠加水溶解会分解生成Na2CO3和H2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剂 | 乙剂 | 平均供氧量(毫升/分钟) | 供氧时间(分钟) |
配方一 | 1袋 | 1袋 | ≥320 | ≥15 |
配方二 | 1袋 | 2袋 | ≥500 | ≥25 |
配方三 | 2袋 | 3袋 | ≥1000 | ≥15 |
A.甲剂是过碳酸钠,乙剂是二氧化锰
B.洗气室中水的作用是降低氧气的温度和加快氧气的产生速率
C.若甲剂为8.0g,乙剂为188.4g,理论上得到氧气28.8g,则x=3
D.若突发缺氧性疾病,在呼叫救护的同时进行吸氧,应选择的最佳配方是配方一
1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下列传统技术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活字印刷
B.玉石雕琢
C.烧制陶瓷
D.指南针辨别方向
14、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且既具有宏观意义,又具有微观意义的是
选项 | 内容 | 化学用语 |
A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AL |
B | 干冰的化学式 | CO2 |
C | 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 | HgO |
D | 硝酸银溶液中的金属离子 | Ag+ |
A.A
B.B
C.C
D.D
1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
B.洗涤剂
C.加碘盐
D.干冰
16、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滴管取液体
B.量取液体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检验氧气集满
17、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其含量最多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18、下图表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变化。有关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①A表示反应中剩余固体的质量②B表示生成的氯化钾的质量
③C表示生成的氧气的质量④D表示二氧化锰的质量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1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打开盛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口会形成白雾
B.氢氧化铜沉淀,遇到稀盐酸逐渐消失,形成蓝色溶液
C.将铁片放入硫酸锌溶液中,溶液质量逐渐减小
D.用稀硫酸除铁锈时,铁锈逐渐减少,形成浅绿色溶液
20、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21、下列选项中,物质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对应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物质名称 | 氧化钙 | 汞 | 碳酸钙 | 乙醇 |
俗名 | 熟石灰 | 水银 | 生石灰 | 酒精 |
化学式 | CaO | H2O | CaCO3 | C2H5OH |
A.A
B.B
C.C
D.D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书档案起火时,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
B.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火车
C.用明火检查天然气管道是否漏气
D.对发生的火灾,首先要尝试用水灭火,同时考虑其他办法
23、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离子都是带电的微粒,故带电的微粒都是离子
B.化学变化常伴随能量变化,故化学变化一定会有热量放出
C.蜡烛、硫粉、氢气等燃烧有火焰产生,故可燃物燃烧一定产生火焰
D.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24、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利用新型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CH3OH),这不仅可以减少“碳排放”,还将成为理想能源的补充形式,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1:1
B.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C.该反应中元素化合价都没有改变
D.该反应中乙和丁变化的质量比是1:3
25、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二氧化碳制取的发生装置 | B.实验室制取氧气 | C.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D.证明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于空气 |
A.A
B.B
C.C
D.D
26、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所以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就是催化剂
C.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D.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27、在题后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_____.
(2)倾倒细口瓶里的液体试剂时,标签没向着手心_____.
(3)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_____.
(4)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_____.
28、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1)下列净水方法中,通常用于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的是_____,净水程度最高的是____。
A.过滤 B.煮沸 C.蒸馏 D.吸附
(2)自来水厂常用氯气(Cl2)消毒,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
(3)自来水中含有少量Ca(HCO3)2等可溶性化合物,烧水时Ca(HCO3)2发生分解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这就是壶中出现水垢的原因之一。请写出Ca(HC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
29、现有H2O2、H2O、H2、O2四种物质,按要求填空。
(1)H2O2、H2O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一个有O2参与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一个有O2生成的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现有①木炭②硫磺③红磷④蜡烛⑤氧气⑥水蒸气⑦二氧化碳⑧铁丝,八种物质的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___;
(2)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___;
(3)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是___;
(4)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
(5)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气体会污染空气的是___
(6)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___.
(7)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瓶壁和石灰水底部均会出现白色固体,说明空气中含有__.
31、(5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其中A是标有以cm为单位的刻度尺、且在0刻度正上方一圆状缺口处有一圆筒状玻璃容器(带橡皮塞B),C为能自由移动的活塞。
他们操作过程如下: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将两个可自由移动的活塞C分别调整到左右两边刻度的10 cm处;
c.将过量的铜粉平铺在惰性电热板上,塞上橡皮塞B;
d.通电加热铜粉,待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原来的温度,记录两活塞C之间的距离为h;
e.根据数据h列出公式,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注:A容器内的固态物质、惰性电热板、活塞部分所占体积忽略不计,活塞与玻璃容器之间的摩擦力也忽略不计)
(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分别移动两活塞C到左右两边刻度为10 cm处,塞紧橡皮塞B,双手将两活塞C向里推,使活塞之间的距离缩小,然后松手,活塞向外移动,直到两活塞C的距离为 cm时停止移动,说明装置气密性好。
(2)b~d的实验步骤中两活塞之间的距离h具体变化情况是 。
(3)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计算公式(含字母h)为 。
(4)如果在操作d中惰性电热板没有冷却到原来温度,则e操作中计算出的实验结果比理论值偏 (“大”或“小”)。
(5)该装置和下图比,优点是 。
32、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1)5个氧原子___________ 。
(2)3个铁离子___________ 。
(3)两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_____ 。
33、用化学符号填空。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地壳中含量居第一位的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
34、在做铁丝燃烧实验时,铁丝下面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_____,预先在集气 瓶底放少量水,其目的是_____.
35、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新鲜的苹果切开后因亚铁离子被氧化会很快变黄,亚铁离子的符号是_____;
(2)工业盐因含亚硝酸钠(NaNO2)而有毒,标出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
36、莆田木雕是福建省传统民间雕刻艺术之一。莆田木雕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素以“精微透雕”著称。
(1)将木材隔绝空气加热,可以得到活性木炭,活性木炭经雕刻成为工艺品,摆在工作、居住场所可以净化空气中的异味,这是利用活性木炭具有______的性质。
(2)光裕坊是莆田市区目前仅存的木坊明代古建筑。建造之时,埋入地层木材要先用火使其表面碳化方可保存久远,原因是______。
(3)烧制的木炭还可以用来还原氧化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除木雕外,莆田铜雕也展现了高超的技艺。如图是铜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铜原子核外电子数为______;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5)金刚石和石墨也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它们的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______,写出石墨的一种用途:______。
37、如图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A实验中集气瓶内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
(2)B实验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质量守恒定律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分子种类 ③原子数目 ④分子质量 ⑤分子数目 ⑥原子质量
(3)C实验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
38、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再认识。
【你知道吗】
(1)利用图1实验装置测定了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_________(填序号);
A.门捷列夫
B.阿伏加德罗
C.拉瓦锡
D.道尔顿
【实验回顾】
(2)常用图2所示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小文发现利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时,在集气瓶外点燃红磷,一方面会造成空气污染,另一方面伸进集气瓶速度慢了会使测定结果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原理应用】兴趣小组同学用家用制氧机(如图3)制取并收集了一袋气体,带到实验室对其研究。该方法制得的氧气浓度如何?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4所示装置来测定氧气含量。
实验步骤:①检查气密性
②加入药品,将装置连接固定
③打开止水夹a和b,向A中缓慢鼓入一定量气体至露出白磷,关闭止水夹a和b。此时,A中水进入到B中,测得B中水的体积为V1mL
④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⑤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b,B中的水倒吸入A中,测得此时B中水的体积变为V2mL
⑥计算小组同学所带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3)经测定V1=220ml,V2=50ml,小组同学所带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精确到0.1%);
【拓展延伸】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测定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老师利用传感器技术定时测定了实验装置(如图5)内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三条曲线变化趋势如图6所示。
(4)X曲线表示压强变化趋势,Y曲线表示__________的变化趋势;
(5)造成CD段变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后,集气瓶中气压恢复到原来状态。
【问题提出】有实验资料表明: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时,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得结果与理论值误差较大。
【实验改进】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利用该装置测出空气中氧气含量为19.6%。
(说明:装置中饱和食盐水、活性炭起加速铁生锈的作用)
(6)改进后的实验结果比课本实验准确度更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答两点)。
39、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中都用到了水,但是作用却不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实验中还可以用细沙代替水,该实验中水或细沙的作用是什么?
(2)乙实验中不能用细沙代替水,其原因是什么?
40、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 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 列出求解该样品中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x) 的比例式____________;
(3) 生成的氯化钙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4) 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5) 用这种石灰石125t 制取含杂质的生石灰的质量为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