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云湖碧波粼粼,尽显白云之美。下列关于湖水处理和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中大颗粒泥沙可通过静置沉降的方法除去
B.过滤可将湖水变成纯净水
C.为使湖水变清澈可将湖水蒸馏冷凝
D.厨房废水滤去固体后可直接排向湖中
2、下列与试管有关的操作或装置(试剂和酒精灯省略)的图示正确的是
A.
B.
C.
D.
3、空气的成分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下列属于氧气的化学性质
A.无色无味
B.难溶于水
C.密度略小于空气
D.支持燃烧
4、下列生活中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
B.食醋
C.干冰
D.加碘食盐
5、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天气里,由空气中过饱和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雾凇形成的微观过程为
A.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B.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水分子的数目变多
D.水分子的形状改变
6、下图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表示钙元素
B.图中x=17,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g
C.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D.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
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为了方便,用嘴吹灭酒精灯
B.取用粉末状药品用镊子
C.做完实验后,将用剩药品倒入垃圾桶内
D.给试管中的固体或液体加热,都要进行预热
8、下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B.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得更旺,b管的气体被点燃
D.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9、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6
B.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
C.该原子的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
D.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易失去2个电子
10、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在含量
B.探究催化的作用
C.验证呼出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D.探究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11、根据如图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所示是四种元素的粒子
B.①所示的粒子是一种阳离子
C.②所示的粒子是一种阳离子
D.④是一种金属元素的原子
12、用工业酒精兑酒饮用会造成中毒是由于
A.工业酒精太浓
B.工业酒精有消毒杀菌作用,也会伤及人体
C.工业酒精中含有少量甲醇,使人失明,乃至死亡
D.工业酒精可作溶剂,会使人体组织受到破坏
13、诗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下列诗词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
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C.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D.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4、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金属锈蚀
B.铜制导线
C.铁矿石炼铁
D.火药爆炸
15、右图是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氯化钙具有吸水性)
A.①中甲、乙、丙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丙
B.①②中使用煮沸的蒸馏水,目的是除去水中的氧气
C.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绝空气,③中氯化钙的作用是作干燥剂
D.试管①③对照可得出结论: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
1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
17、下列图示实验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探究燃烧的条件——温度达到物质的着火点
B.用硝酸钾和水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探究CO2和NaOH能否发生反应
D.验证浓硫酸溶于水放热
18、科学思维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比较:H2O 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故两者的性质相同
B.分类:塑料跳绳和尼龙球网的主要材料均属于合成材料
C.化学反应均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 1gC 与1gO2反应生成2gCO2
D.推理: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故铁条也能在空气中燃烧
19、冰淇淋是人们喜爱的一种美食,制作冰淇淋时,可用来加入水中进行降温的物质是
A.蔗糖
B.硝酸铵
C.氯化钠
D.氢氧化钠
20、密闭容器中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有关数据如下,关于此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 ||||
反应前质量 | 18 | 1 | 2 | 32 |
反应后质量 | 待测 | 26 | 2 | 12 |
A.待测数值是5
B.物质P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参加反应的与
的质量比是
21、珍爱生命,关注安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发现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B.将保险丝换成铜丝
C.在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应该先进行灯火实验
D.发现家里的电器着火,应该立即用水浇灭
22、1783年,拉瓦锡研究水的组成,装置示意图如下,将水加热成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管,一段时间后,在出口处收集到一种可燃性气体。实验后称量发现水的质量减少,铁管质量增加,拉瓦锡研究并判断铁转化为氧化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收集到的可燃性气体可能是氧气
B.铁在该实验起催化作用
C.该实验推翻了“水是单一元素物质”的观点
D.实验中,水蒸气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23、学会妥善应对实验安全问题是进行实验探究的必备素养,下列应对措施不正确的是
A.药液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
B.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C.浓碱液流到实验台上,先加稀硫酸然后用水冲洗,最后用抹布擦干
D.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24、在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中,中药“连花清瘟胶囊”起到了重要作用,连翘的主要成分之一连翘甙的化学式为C27H34O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连翘甙属于氧化物
B.连翘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34g
C.连翘甙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27:34
D.连翘甙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2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
B. 点燃酒精灯
C. 读取液体的体积
D. 向试管中加入铁钉
2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清澈的泉水
B.消毒使用的双氧水
C.洁净的空气
D.冰水混合物
27、现有①高锰酸钾 ②空气 ③铁粉 ④水蒸气 ⑤液态氧,其中属于单质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
28、如图中的①、②是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你回答:
(1)图②中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
(2)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不同。
(3)若图D表示一种元素的原子,则X=_______。
(4)图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填粒子符号);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____。(填序号)
29、(3分)有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按照一定的标准平均分成两类:
(1)选出的一组粒子(填标号)为 ;
(2)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同一周期的原子是(填标号) ________。
30、用作化学符号填空:
大约46亿年前地球形成时,温度很高,大气主要含氢元素__________和氦元素__________,随着地球的冷却,大气中的水蒸气冷凝并以雨水的形式降落到地表,氯化钠(氯化钠中的阴离子__________)、铵盐(铵根离子__________)等盐溶于雨水,雨水充满了地表,海洋由此形成。
31、根据下列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粒子共表示_______种元素;
(2)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3)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______(填序号);
(4)粒子A与粒子D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2、化学可以从微观角度认识世界,请用微粒的观点回答问题。
(1)冰和水都是由_________构成的。
(2)氧气可压缩为液氧储存于钢瓶中,说明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分子是由____________构成的。
(4)硫在氧气中燃烧,没有改变的两种粒子名称是_____________。
33、下面所示(如图)为常见气体制备、干燥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欲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仪器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欲用含少量二氧化碳的一氧化碳气体测定某不纯氧化铁样品的纯度(杂质不参加反应),并验证反应中气体生成物的性质。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D→B→C。
①仪器B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仪器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充分反应后,若D装置减少2.4g,则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_______g。
④通过测量反应前、后B装置的质量变化来计算样品中氧化铁纯度,则计算结果将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影响”其中之一)。
34、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水是常见的溶剂,将下列生活中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 .
A.蔗糖 B.纯碱 C.食盐 D.花生油
(2)“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写出一种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________ .
(3)为了保护水质,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________ .
A.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B.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C.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D.工业“三废”未经处理任意排放
(4)通过电解水实验,可以知道水是由________ 组成.
(5)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 .
(6)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①消毒杀菌 ②过滤 ③蒸馏 ④活性炭吸附 ⑤加明矾吸附沉降.天然水中往往含有许多杂质,要把天然水净化成生活中的自来水,所选用的净化方法按净化过程排序是(填序号)________ .
35、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是学好科学的重要方法.在学习了酸碱的性质后,小红同学总结了稀盐酸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如图),
(1)为了验证氢氧化钙与酸碱指示剂反应,小红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____________色
(2)利用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的性质,可以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少量的氢氧化钙杂质,请写出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稀盐酸的化学性质,可以去除铁锈,请写出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告诉同学们:对于酸和盐的反应,可以用厨房中的常见物品进行实验,其中能发生反应的两种物品是 和 (填名称或俗称)。
(5)工业上采用石灰浆雾滴技术除去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在此对石灰浆进行雾化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在日常生活和实验室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组成角度看:水是由______组成的。a试管收集的是______(填化学式)。
(2)从微粒角度看:水是由______构成的。
(3)水在电解的过程中,可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______。
(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______。
37、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 a 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里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若要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用的________________发生装置是(填字母)。
38、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
(3)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4)实验室若用过氧化氢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还应加入____,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收集装置是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5)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检验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
(6)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水槽内产生_________时,才能收集。收集完气体后应先______,再________。
(7)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小芳同学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她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_。
39、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电解水过程加入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____________;
(2)在CO还原氧化铜这个实验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入CO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
40、如图所示,试管中盛有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和硝酸钾固体.
(1)若向烧杯中的水中加入生石灰,可观察到试管中有什么现象?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若试管内盛放的是饱和石灰水,向烧杯中的水中加入生石灰后,又会产生什么现象?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