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
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D.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2、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则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3、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向灼热的CuO粉末中通入足量的CO,红色粉末变黑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电解水时,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2:1
D.硫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4、《本草纲目》记载:“三七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三七中止血的活性成分主要是田七氨酸(C5H8N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田七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6g
B.田七氨酸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C.田七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5:8:2:5
D.田七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5、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
|
|
A.取用固体粉末 | B.溶解固体 | C.气密性检验 | D.CO2验满 |
A.A
B.B
C.C
D.D
6、“天宫课堂”是中国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的太空科普课,太空教师王亚平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把泡腾片放进水球中,产生了许多欢乐的小气泡。如图是某“泡腾片”的标签,该气体最不可能是
A.O2
B.CO2
C.N2
D.CH4
7、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选项 | 劳动项目 | 化学知识 |
A | 用活性炭自制简易净水器 | 活性炭具有还原性 |
B | 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 | 降低油的着火点 |
C | 用管道天然气炒菜、做饭 | 天然气具有可燃性 |
D | 清理家中鱼缸并通入空气 | 空气中的氧气极易溶于水 |
A.A
B.B
C.C
D.D
8、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区分铁粉和炭粉 | 用磁铁吸引 |
B | 区分硬水和软水 | 加入适量盐水,搅拌,观察产生泡沫的多少 |
C |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 点燃 |
D | 鉴别氢气和甲烷 |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 |
A.A
B.B
C.C
D.D
9、小红对某无色溶液所含溶质的记录合理的是
A.CuSO4 H2SO4 NaCl
B.NaOH Na2CO3 NaCl
C.KNO3 NaCl FeCl3
D.HCl NaOH NaCl
10、下列关于数字“2”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A.H2O2表示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表示1个碳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C.2Cu表示2个铜元素
D.表示氯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
11、天文学家发现一颗奇特的行星,在温度高达300℃的表面,水竟然呈固态俗称“热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冰”和的化学性质相同
B.“热冰”融化后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C.“热冰”融化时分子间隔发生改变
D.“热冰”融化质量不变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2、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液氮冷冻机
C.钛合金做人造骨
D.食盐配置生理盐水
13、最近,“镉大米”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据了解,含镉的大米对人的肝肾损害比较大。镉(Cd)的原子序数为48,中子数为6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镉原子的质子数为48
B.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
C.镉是金属元素
D.镉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4
14、“嫦娥四号”探测到月幔中含橄榄石(主要成分Mg2SiO4),计算Mg2SiO4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A.-4
B.0
C.+2
D.+4
15、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下列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或做法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A.鸟千达建设卡鲁玛水电站
B.巴基斯坦建设恰希玛核电工程
C.匈牙利建设考波什堡光伏电站乎
D.雅万高铁建设时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16、归纳和推理是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B.同一温度下,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17、下列装置操作图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
A.
B.
C.
D.
18、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相等
B.t2℃时,100ga的饱和溶液中含物质a的质量是50g
C.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时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a>c
D.若c中混有少量a,可以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c
19、C和CO分别与CuO反应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反应都必须达到高温条件才能进行
B.实验可证明木炭和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
C.两个实验的相关反应中,只有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D.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0、铬(Cr)在钢铁、医疗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其金属活动性介于锌和铁之间。下列对铬的性质预测不合理的是
A.能导电
B.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C.能与稀硫酸反应
D.能与氯化钠溶液反应
21、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是
A.C
B.CO
C.H2
D.CO2
22、螃蟹作为美食已进入千家万户,蟹肉中的砷(As)元素以有机砷()的形式少量存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78 g
B.中有一个氧分子
C.一个分子由 19 个原子构成
D.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5:11
23、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
A.H2
B.H2O2
C.H2SO4
D.N2H4
24、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或方法 |
A | 除去氮气中混有的少量氧气 |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
B | 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uCl2 | 加入足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
C | 鉴别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 取样,分别加入二氧化锰,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
D | 鉴别CH4和CO |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
A.A
B.B
C.C
D.D
25、下列由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编号 | 事实 | 结论 |
A | 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 该气体一定不含氧气 |
B | 做某物质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留少量水 | 该物质一定是铁丝 |
C | 某元素的粒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 | 该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
D | 某粒子中质子总数不等于电子总数 | 该粒子一定带电 |
A.A
B.B
C.C
D.D
2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A.用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
C.充分加热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D.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
27、金属资源在自然界中储量有限,必须加以保护,除了防止金属腐蚀外,再说出一种保护金属的有效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 。
28、充分燃烧4.6g有机物,可以得到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该纯净物中含有_________元素(填元素名称)
29、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或粒子的化学符号。
钙___________; 铝离子___________; 氦_________。
30、(6分)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并填写相关的空格:
①碳酸氢铵受热易“失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镁带在空气中在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
上述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用序号填写)
31、今天天气晴朗,空气质量优良。
(1)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N2 B. CO2 C. PM2.5 D. SO2
(2)医疗急救时需要用到纯氧,这利用了氧气的性质是____________。
32、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也常常看到它的身影。请回答下列关于水的相关问题。
(1)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为了除去水中色素和异味,常用物质______。(填名称)
(2)小红外出郊游带回一瓶泉水,加入肥皂水后检验是硬水,对应现象为______;若要将其变成软水,实验室常采用______的方法。
(3)在完成硫燃烧的实验时,常在集气瓶底留水,水的作用为______。
33、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金刚石 ②氢气 ③氧气 ④二氧化碳 ⑤氮气
(1)最清洁的燃料:_____。
(2)会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_____。
(3)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物质:_____。
(4)充入灯泡能延长使用寿命的物质:_____。
34、塑料制品为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问题。科研人员为此提出多种解决方案。
(1)塑料的回收再利用意义重大。下列属于回收标志的是_____(填标号)。
A.
B.
C.
D.
(2)科学家用纤维素、甲壳素等材料硏制出能完全降解的保鲜膜,这一发明有望缓解的环境问题是_____(写一点)。
(3)回收的保鲜膜可转化为甲烷等燃料,在化学变化中甲烷分子可分为_____、_____,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焚烧回收的保鲜膜,生成的CO2可用来生产化工产品乙酸(CH3COOH),转化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该反应过程中,保持不变的微粒是_____(填“分子”或“原子”),反应物CO2与产物CH3COOH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
35、化学在防疫的灭菌与消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使用免洗手凝胶消毒剂时,会闻到酒精的气味,说明分子____________。
(2)公共场所佩戴口罩已成为防疫常态。生产医用口罩的过程中常用环氧乙烷(C2H4O)灭菌,环氧乙烷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3)二氧化氯(ClO2)是日常消杀措施中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制取的一种原理是:,则X是由__________构成(用离子符号填空)。
(4)戊二醛(相对分子质量为100)也是一种高效的消毒剂,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注“—”、 碳原子氧原子、“||”表示原子之间相互连接)。试计算:
①戊二醛分子中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
②____g戊二醛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30 g。
36、“84消毒液”可用于灾区防疫.制备其主要成分次氯酸钠(NaClO)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l2═NaClO+NaCl+X,则X的化学式为___.
37、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兴趣小组同学分别进行了下列三个实验。
(1)根据甲图所示实验,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用乙图所示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钟罩内体积进行6等分,实验前液面停留在刻度“1”处)。
①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燃烧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冷却至室温,钟罩内液面高度低于刻度“2”,可能的原因是____(写一条)。
(3)根据丙图所示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止水夹a、b关闭,容器中的药品足量)先打开a、b,通入空气,当液面下降至燃烧匙_______(填“以上”或“以下”),关闭a、b,测得进入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1;用强光照射引燃白磷;待白磷熄灭后冷却室温;打开b,观察的现象是_______,测得量筒内水的体积为V2.通过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用含V1、V2的式子表示)_______。
38、下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常用装置。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装置B与A相比,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
(3)用C图收集CO2气体,请写出验满的方法__________。
39、下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和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实验中,最终集气瓶中的进水量低于刻度1,试分析原因______。(任答一点)
(2)分析图2中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______。
40、完成下列小题
(1)进入久未打开的菜窖前应先做_______实验;
(2)给物质加热前应先_________;
(3)制取气体组装仪器前应先_________;
(4)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应先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