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气体的是
A.铁丝
B.硫粉
C.红磷
D.镁条
2、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检验化学科学知识真理性的标准。下列实验设计或操作正确的是
A.比较纯金属及合金的硬度
B.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C.分离蔗糖溶液中的蔗糖
D.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氯化钠溶液
3、CH4与C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得到合成气(CO和H2),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表面还同时存在积碳反应和消碳反应,原理如图1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消碳反应的产物“”是CO
B.积碳反应为分解反应
C.为减少催化剂表面的积碳,可在原料气中加入适量二氧化碳
D.图2中温度高于600℃,催化剂表面积碳量减少的原因是生成的碳多于消耗的碳
4、汽车尾气中含有NO和CO有毒气体,在排气管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将NO和CO转化为无毒气体,减少空气污染。下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
B.碳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
C.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丁是形成酸雨的气体之一
5、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实验研究CO2的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和3处纸花都会变红,且2处先变红
B.1和3处纸花都会变红,且3处先变红
C.燃着的木条会熄灭,说明CO2不燃烧且不支持燃烧
D.该实验的证明CO2和水发生反应
6、善于用化学的眼光看世界,能够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下列有关化学学科观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量观:火力发电厂利用煤燃烧进行发电
B.守恒观:铜丝在空气中加热,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相等
C.转化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结构观: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A.(
)——通入氧气后点燃。
B.铜粉(木炭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固体混合物
C.溶液(
)——加入过量的铝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D.固体(
)——加水充分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8、超氧化钾又称为“化学氧自救器”,主要用于煤矿井下救急,其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KO2+2CO2=2X+3O2,该反应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是
A.KO2
B.O2
C.K2CO3
D.CO2
9、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氧气和液氧
B.木炭和焦炭
C.金刚石和碳60
D.冰和干冰
10、下列过程中没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A.酒精消毒
B.火箭发射
C.绿叶变黄
D.云消雾散
11、下列厨房中常见的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苏打
B.牛奶
C.植物油
D.淀粉
12、安徽淮南的八公山豆腐名扬海内外,是经过选豆→泡豆→磨浆→滤渣→煮浆→凝浆等工艺制成,下列制作步骤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泡豆
B.磨浆
C.滤渣
D.煮浆
13、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A.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可燃物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 B.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 C. 探 究 CO2能 否与水发生反应 | D.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
A.A
B.B
C.C
D.D
14、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银元素的信息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银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7
B.银原子的中子数为47
C.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7.9
D.银元素的元素符号为Ag
15、如图所示,当胶头滴管内的液体滴入到锥形瓶中时,会引起气球膨胀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胶头滴管内液体 | 水 | 水 | 稀硫酸(H2SO4) | 水 |
锥形瓶内固体 | 蔗糖 | 氢氧化钠 | 锌粒 | 硝酸铵(NH4NO3) |
A.A
B.B
C.C
D.D
16、中国航天员做了一个乙酸钠的“冰球”实验,下图是乙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乙酸钠属于易溶性物质
C.20℃时,乙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6.5%
D.饱和乙酸钠溶液降温结晶可形成“冰球”
17、下列物质的鉴别或除杂不正确的是
A.除去CO2中少量CO:用点燃方法
B.鉴别黄铜(铜锌合金)和真金:用稀硫酸
C.鉴别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
D.除去溶液中少量
: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18、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B.档案资料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
C.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高层楼房失火时,要乘电梯迅速撤离
19、机制炭(如图)常用作烧烤燃料,引燃它可以使用固体酒精,盖灭炭火可以使用燃烧后产生的炭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机制炭做成空心增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B.炭灰可以盖灭炭火是因为隔绝了空气
C.烧烤应该在空气流通的地方进行
D.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机制炭的着火点
20、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B | 鉴别硬水和软水 | 加肥皂水振荡 |
C | 除去O2中混有的少量CO2 |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
D | 比较Fe、Cu、Ag的金属活动性 | 将铁片和银片分别插入硫酸铜溶液中 |
A.A
B.B
C.C
D.D
21、乙硫醇(化学式为C2H6S)易挥发,有蒜臭味,人对该气味极其敏感,下列有关乙硫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硫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2
B.在管道煤气中添加微量乙硫醇,目的是及时发现煤气泄漏
C.乙硫醇中C、H、S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2:6:1
D.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00%
22、下列涉及化学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微粒观:Co是由大量C原子构成
B.能量观:缓慢氧化不会伴随能量变化
C.转化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
D.结构观: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单质,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23、有关实验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B.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几乎不变
C.研磨氯化铵与熟石灰粉末,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
24、请听厨房中几种物质的“谈话”,其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盘子:我摔碎了
B.煤气:我燃烧了
C.菜刀:我生锈了
D.蔬菜:我腐烂了
25、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多少
B.比较白磷和红磷着火点的高低
C.除去水中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
D.验证石蜡中含有碳元素
26、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如下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 ① | ② | ③ | ④ |
X | 水 | 水 | 水 | 双氧水 |
Y | 氯化钠 | 氢氧化钠 | 硝酸铵 | 二氧化锰 |
A.①
B.③
C.②③
D.②④
27、已知某无色溶液中含有硫酸,则该溶液中还可能含有的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A 硫酸铜;B 氧化钙;C 硫酸锌;D 氢氧化铜)上述物质不能存在于某无色溶液中的原因,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的,请写出化学方程式:(1)______; (2) ______.
28、(4分) 用化学用语表示:
(1)2个氢气分子 ;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
(2)碳酸 ;硝酸钙中的原子团 。
29、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____Cu+___O2___CuO
(2)____Al2(SO4)3+____NaOH==____Al(OH)3↓+____Na2SO4
(3)____Cu2(OH)2CO3___CuO+___H2O+___CO2
30、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氮原子_____ ;
(2)三个氢分子___________;
(3)硫酸根离子______;
(4)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
31、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受热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并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D在农业生产中的用途是 ;写出Cu2(OH)2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D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2、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7个钾原子______。
(2)两个硝酸根离子______。
(3)氖气______。
(4)铜离子______。
(5)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______。
(6)氧化亚铁中铁元素显+2价______。
33、目前,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① 酒精灯使用的燃料_____;②最清洁的燃料_____ ;
(2)2017年5月我国海域可燃冰开采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等物质。可燃冰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若甲烷大量泄漏到空气中,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是_____,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化石燃料燃烧会造成空气污染,应合理开发和利用。下列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的是_____(填序号)。
A 二氧化硫 B 氮气 C 二氧化氮 D 一氧化碳
34、(1)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2个氧原子 ,3个钠离子 .
(2)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Mg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2个电子.
35、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欲收集一瓶二氧化碳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检验二氧化碳已集满的方法是 。
36、水和水溶液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
①在天然水净化处理中,加活性炭的作用是 ⑻ ,很多自来水厂用二氧化氯替代氯气对水进行杀菌消毒。工业上用Cl2和NaClO2来制取二氧化氯(ClO2),请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⑼: Cl2+ NaClO2→ 2NaCl+ ClO2。
②我们用“电解水”和“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两个探究实验来证明水的组成元素。依据下图实验回答问题:
Ⅰ.上述探究水的组成的理论依据是 ⑽ 。
Ⅱ.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⑾ ,检验正极上气体的方法是 ⑿ 。
Ⅲ.上图步骤③中集气瓶里观察到的现象是 ⒀ 。
37、将淀粉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产生了大量气泡。对于此现象,小辉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淀粉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作出猜想】淀粉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 现象 | 结论 |
先在A试管中加入mg淀粉,然后在A、B试管中分别加入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 A木条复燃 B无明显变化 | 淀粉__ |
①A试管中反应停止后,低温蒸发水分,称量得到的固体。 ②把①得到固体放入试管中,然后加入____,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 ①质量为mg ②木条复燃 | 淀粉的__和质量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 |
【实验结论】淀粉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写出淀粉催化过氧化氢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
【实验拓展】结合初中课本,以下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物质有__(填字母)。
A.二氧化锰 B.水 C.硫酸铜
38、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m的名称是 ______ 搭建B装置时,酒精灯应在固定仪器m之 ________ (选填“前”或“后”)放置。写出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2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过程,依次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填序号)
(3)注射器A可用于检查装置C的气密性,步骤如下:
①向锥形瓶中加水浸没长颈漏斗口
②将注射器A连接到装置C的导管口处
③缓慢向右拉动注射器A 的活塞
若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则表示装置 C的气密性良好。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填编号),若想控制反应速率,可以将装置中的一种仪器替换为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39、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试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
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
(2)除去水中难溶性固体杂质常用的操作是_______,其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玻璃棒。为了净化水,某同学制作了图2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其中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
(3)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___。请你说出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一种常用方法__。
40、写出有水生成的三个化学反应
(1)(置换反应)___________;
(2)(分解反应)___________;
(3)(化合反应)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