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木炭用作燃料
B.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
C.金刚石用来切割大理石
D.铜用于制作电线
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的微观粒子,带电的微观粒子都是离子
B.同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质子数相同的原子都属于同种元素
C.燃烧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伴随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属于化合物
3、“生命可贵,安全第一”。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中正确的是
A.厨房天然气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
B.室内着火应立即打开门窗
C.在火炉上放一壶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D.进入煤矿井前,先做灯火实验
4、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完全正确的是( )
A.P+O2P2O5
B.C+2O CO2
C.Mg2+O2MgO
D.3Fe+2O2Fe3O4
5、“第四类新材料”玉米塑料是由乳酸(C3H6O3)合成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乳酸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2:1
B.乳酸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乳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乳酸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6、工业上用石英砂、焦炭为原料制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中SiO2失去氧,发生氧化反应
B.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C.在该反应里,焦炭具有还原性
D.参加反应的SiO2与C的质量比为5:2
7、下列关于空气各成分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氧气可用作燃料
B.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
C.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D.稀有气体可用作电光源
8、下列跨学科实践活动涉及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选项 | 实践活动 | 化学知识 |
A | 用自制简易净水器净化雨水 | 净化后得到纯水 |
B | 给大棚蔬菜施加气体肥料CO2 | 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
C | 用微型空气质量检测仪测 SO2含量 | SO2属于空气污染物 |
D | 用橡皮泥制作氨分子的结构模型 | 氨分子由氮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
A.A
B.B
C.C
D.D
9、2023年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已成功首飞,制造该飞机使用了铝锂合金等多种合金。下列有关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铝锂合金硬度比纯铝大
B.合金不是金属材料
C.铝锂合金的抗腐蚀性能非常差
D.铝锂合金的密度很大
10、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方法 |
A | N2 | O2 | 将气体缓缓地通过灼热的碳粉 |
B | FeCl2溶液 | CuCl2 | 往溶液中加入足量镁粉,搅拌,过滤 |
C | CO2 | CO | 将气体点燃 |
D | Ca(OH)2溶液 | CaCO3 | 将混合物过滤 |
A.A
B.B
C.C
D.D
11、采取加压措施,使石油气变成液体装在受压容器内,此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A.分子大小
B.分子质量
C.分子间隔
D.分子数目
12、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设计 | ||||
实验目的 | 证明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证明二氧化碳一般不可燃、不助燃、密度大于空气 | 证明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 | 证明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
A.A
B.B
C.C
D.D
1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粉末状固体
B.滴加液体
C.点燃酒精灯
D.检查装置气密性
14、下图是甲转化为丁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化中原子种类、个数不变
B.转化①是实现碳中和的一种途径
C.转化②是化合反应
D.丁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6:1:8
15、下列宏观事实,其中用分子观点解释错误的是
A.闻到花香——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氧分子的体积变小
C.一滴水中大约含有个水分子——水分子很小
D.物质热胀冷缩——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
16、粗盐提纯实验需经过下列操作,其中操作不规范的是
A.称量
B.溶解
C.过滤
D.蒸发结晶
17、将等质量的NaOH固体和NH4NO3固体分别同时加入2个盛有100mL水的烧杯中,下列“温度-时间”曲线正确的是
A.
B.
C.
D.
18、下列与金属材料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根据金属与稀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可以初步比较一些金属的活动性
B. 是说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C.沙漠地区的铁制品锈蚀较慢
D.口罩中的鼻梁条使用铝合金,是利用其硬度大、抗腐蚀性好的优点
19、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硫粉在空气中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放热
B.木炭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C.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D.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其表面有银白色固体生成
20、描述物质变化的成语有:①滴水成冰;②死灰复燃;③木已成舟;④火烧赤壁;⑤沙里淘金;⑥火上浇油;⑦百炼成钢;⑧花香四溢;⑨玉石俱焚,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②③④⑤⑥⑦
B.②④⑤⑥⑦⑨
C.①③④⑤⑧⑨
D.②④⑥⑦⑨
2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春节,燃放鞭炮
B.夏天,菜地锄草
C.秋天,沙雅的胡杨树叶飘落
D.冬季,塔里木河水结冰
22、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读数为4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3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A.等于10mL
B.大于10mL
C.小于10mL
D.无法判断
23、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A.甲的化学式为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5:16
24、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工艺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棉纱织布
B.伐木造船
C.烧制陶瓷
D.甘蔗榨汁
25、2023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我国的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B.生活中节约用水
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
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26、下列对氧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氧气既能燃烧又能支持燃烧
B.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C.氧气能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
D.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7、下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钾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
(1)钾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
(2)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填序号);D图中X=_______;
(3)下图是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①该反应中甲和乙的分子数目比为______,丙和丁的质量比为_________;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说明,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回答下列问题
(1)在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中,有个实验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定硝酸铵、NaOH、NaCl溶于水后溶液温度的变化,实验完毕某班的同学们将废液都倒入一个废液缸中,结果产生了大量的刺激性气体,让同学们个个眼泪汪汪,尝到了不按规定操作的苦头。请你写出发生的有关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做化学实验时,不小心皮肤上沾上了硝酸银溶液,过一段时间会出现黑色痕迹,很难洗去,这是因为硝酸银见光分解,生成一种金属、一种红棕色气体(NO2)和一种能供给呼吸的气体。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9、为了庆祝元素周期表建立150周年,联合国宣布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请用合适的化学符号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
(2) 由氧和铝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_;
(3)两个氮气分子_____;
(4)2个亚铁离子_____;
(5)1个铵根离子_____;
(6)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_____。
30、按照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____;
(2)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的化合反应:____;
(3)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反应:____;
(4)生成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的分解反应:____;
(5)生成蓝色沉淀的反应:___。
31、居里夫人,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放射化学家,一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她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了分离放射性同位素的技术,以及发现两种新元素钋(Po)和镭(Ra)。其中镭(Ra)是核电荷数为88,对原子质量为226的原子,该原子内质子数为___,中子数为____,核外电子数为___。
32、完成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按要求填空。
(1)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_____,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
(2)燃烧红磷制造烟幕弹:_____。
(3)加热碱式碳酸铜:_____,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_____。
(4)镁条在空气中燃烧:_____。
33、某物质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四种,它们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序号 | 甲 | 乙 | 丙 | 丁 | |
微观示意图 | |||||
反应前质量/g | 68 | 100 | l | 0 | |
反应后质量/g | 0 | x | y | z |
(1)表中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填化学式)
(2)一位同学在计算数值的过程中,列出了以下等式,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x+y+z=169
B.y+z=168
C.(100-x):z=32:64
D.(100-x):(y-1)=8:3
(3)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______。
34、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氧分子___________;
(2)氖气___________;
(3)4个亚铁离子___________;
(4)硝酸铵中显+5价的氮元素___________。
35、“酒香不怕巷子深”蕴含着什么化学道理?用所学过的知识解释_______.
36、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氮元素_______。
(2)两个钾原子__________。
(3)三个氢分子________。
(4)镁离子________。
37、某兴趣小组开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探究实验。
【实验1】按图1所示装置,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2】按图2所示装置,在集气瓶内壁用水均匀涂附铁粉除氧剂(其中辅助成分不干扰实验),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的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实验1中,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是______,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K,水能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______。
(2)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以上两个实验都需要注意的事项是______(写一点)。
(3)实验过程中,连接数字传感器,测得实验1、实验2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3、图4所示。依据图3、图4信息,______(填“实验1”或“实验2”)的测定方法更准确,判断依据是______。
(4)结合你的学习经验,若要寻找红磷或铁粉除氧剂的替代物。用图1或图2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该替代物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至少写一点)。
38、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装置B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则需要做出的改进是______。
(2)现要在常温下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发生与收集装置组合为______(填字母),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3)若用F装置收集一瓶氧气,则验满的方法为______。
(4)氨气(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收集氨气时只能用D或F装置,而不能用C、E装置,说明氨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39、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实验小组从某河道取了水样,观察到:A.水样呈黄色,有异味;B.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倾倒出少量上层清液,向其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同学们想知道所得澄清液体中是否溶解了某些物质,可对液体进行____(填操作方法)。实验室现有下列仪器和用品,要进行该步操作,必须用到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试管 ②铁架台(带铁圈) ③烧杯 ④酒精灯 ⑤玻璃棒 ⑥滤纸 ⑦蒸发皿 ⑧量筒
(3)如何将河水净化成生活用水,常见的净水操作有:①过滤、②加明矾吸附、③蒸馏、④消毒杀菌。应选用的净化顺序为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
D.①③④
40、在庆典场合,经常看到漂浮在空中的气球,如果填充气球的气体是氢气,会存在一定危险。2019年广州商学院门口发生汽车爆炸事故,爆炸原因是车内装载了氢气球和氢气打气瓶,并且发生了气体泄漏,当用车钥匙遥控(通电)开车门时发生爆炸。
(1)请解释爆炸的原因____。
(2)现在一般用氦气来代替氢气填充气球,这一“替代”说明氦气具有哪些性质: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