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真细致地观察和分析实验,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体会科学的分析方法。下面对于相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 | 镁条燃烧 |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 探究 CO2的溶解性 | 探究分子运动的现象 |
实验操作 | ||||
实验分析 | 该实验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 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5 | 软塑料瓶变瘪,说明CO2气体能溶于水 | A 中溶液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
A.A
B.B
C.C
D.D
2、如图,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下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 ① | ② | ③ | ④ |
X | 双氧水 | 水 | 水 | 水 |
Y | 二氧化锰 | 氯化钠 | 氢氧化钠 | 硝酸铵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3、市售加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A.+5
B.-1
C.-5
D.0
4、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锰的质量为bg
B.N点时,反应刚开始
C.M点时有两种固体
D.M、N、P三点时,固体物质中元素种类不变
5、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加热高锰酸钾
B.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
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D.电解水
6、下列有关钛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素符号为Ti
B.原子序数是22
C.属于非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
7、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家务劳动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 家务劳动 | 化学知识 |
A | 用醋做凉拌菜时闻到醋酸味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B |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
C | 用烘干机热风烘干潮湿的衣服 | 温度升高时水分子变大 |
D | 用真空塑封机将食物抽真空并密封保存 | 降低氧气的浓度,以延缓食物氧化 |
A.A
B.B
C.C
D.D
8、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编制元素周期表的俄国科学家是
A.拉瓦锡
B.侯德榜
C.道尔顿
D.门捷列夫
9、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用途对应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电光源
B.氮气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
C.氧气广泛用于炼钢、气焊等领域,利用了氧气的可燃性
D.石灰水能够检验二氧化碳是由于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干冰用作制冷剂
B.焦炭用于炼铁
C.氧气用于炼钢
D.乙醇用作燃料
11、科学的进步源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了达到目的,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鉴别O2、CO | 放入燃着的木条 |
B | 鉴别NaOH和NH4NO3两种固体 | 取样,分别加水溶解,触摸烧杯外壁 |
C |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 点燃 |
D | 除去FeCl2溶液含有少量的CuCl2 | 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
A.A
B.B
C.C
D.D
1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催化作用。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B.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
C.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D.所有反应都有催化作用
13、如图为某考试时所使用的条形码。条形码背面的胶黏剂主要成分为丙烯酸(C3H4O2),下列关于丙烯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氧分子
B.相对分子质量为(12+1+16)
C.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8
D.由3个碳元素、4个氢元素和2个氧元素构成
14、N(NO2)3是一种新型的火箭燃料。下列有关N(NO2)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3种元素组成
B.N、O原子的个数比为1:2
C.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氧元素
D.1个N(NO2)3中含有3个氧分子
15、总结是化学学科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知识内容的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环境 | B.化学与能源 |
①“碳达峰”、“碳中和”的碳指的是CO2,它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②导致空气污染的物质有:CO、CO2、SO2等 ③推广新能源公交车,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 | ①煤的综合利用属于化学变化 ②沼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都是不可再生资源 ③氢能源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能源 |
C.化学与生活 | D.化学与安全 |
①炒菜时油锅着火,不能用水浇灭 ②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切割玻璃 ③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 ①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立即开灯寻找泄漏源 ②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③进入山洞、地窖、煤矿等时,需要点火把照明 |
A.A
B.B
C.C
D.D
16、2022年4月28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催化》上发表了我国的一项研究成果,实现了将二氧化碳合成为葡萄糖和油脂。合成过程中第一步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没有改变
C.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改变
D.反应生成的乙、丙分子个数比为1:1
17、图中甲装置可作为实验室制取 的发生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指仪器的名称是广口瓶
B.仪器 插入双孔橡胶塞的先后顺序是先
后
C.甲装置可以用作实验室制氧气的发生装置
D.将甲中仪器 换成仪器乙,优点是能控制反应随时停止和进行
18、已知反应,且A与B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4:3,若反应后生成C和D共2.8g,则消耗的反应物B的质量为
A.1.6g
B.1.2g
C.0.3g
D.0.9g
19、染发时常用到的着色剂﹣﹣对苯二胺是一种有毒的化学药品,其化学式为C6H8N2.下列有关对苯二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苯二胺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对苯二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
C.对苯二胺中含有两个氮原子
D.对苯二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4:1
20、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方法正确的是
序号 | 物质 | 杂质 | 试剂和方法 |
A | Cu | CuO | 空气中加热 |
B | CO2 | CO | 点燃混合气体 |
C | FeCl3溶液 | CuCl2溶液 | 加足量铁粉,过滤 |
D | CaO | CaCO3 | 高温煅烧 |
A.A
B.B
C.C
D.D
21、 大国重器彰显中国实力,化学助力科学成果转化应用。歼-20是高态势感知、高机动性的隐形战斗机。其中隐身材料的合成原料之一为间苯二胺(C6H8N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间苯二胺属于有机化合物
B.间苯二胺由碳、氢、氮元素组成
C.1个间苯二胺分子由16个原子构成
D.间苯二胺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4
22、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浓硫酸沾到手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B.制糖工业上常用焦炭脱色制得白糖
C.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着火,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
D.用pH试纸测得唾液的pH为7.35~7.45
23、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充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的值是12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7
C.丁可能是单质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24、苯甲酸(化学符号为C6H5COOH)可用作食品防腐剂,能抑制食物中细菌的生长,延长食品的保存期。下列有关苯甲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苯甲酸是由C、H、O三个元素组成的
B.苯甲酸添加到食品中越多越好
C.苯甲酸分子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7:6:2
D.苯甲酸是由大量苯甲酸分子构成的一种混合物
25、下列实验方案设计错误的是
A.探究分子在运动 | B.探究可燃物燃烧 的条件 | C.探究CO2与水反应 | D.探究O2浓度对燃烧的影响 |
A.A
B.B
C.C
D.D
26、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原子构成的一组是
A.臭氧、干冰
B.铜、氦气
C.碳酸钙、C60
D.硫酸铜、氯酸钾
27、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图 1 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图 2 是这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SeO2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
②图 2 中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元素种类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③画出 O2﹣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_。
(2)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在“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和 Ni 基催化剂”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如图 3 是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①在框内补充 C 的微观模型图____________。
②该反应利用两种温室气体,兼具环保和经济价值:反应难点之一是破坏甲烷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的稳定结构,分为_____________(填微粒名称)并重新组合。
③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8、回答问题。
发现规律:
在每一周期中______________是相同的。在同一周期内,质子数按照________________排列,最外层电子数__________________ 在同一族当中,____________________是相同的,电子层多一层,所以化学性质是相似的。
29、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及反应相应信息:
(1)溶解于水的部分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基本反应类型为 反应。
(2)宇宙飞船上利用氢气、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作燃料电池: ,在该装置中化学能可以直接转变为 能。
(3)加热碱式碳酸铜 ;
(4)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 ;
30、按照要求写出下列化学用语:
(1)高锰酸钾中钾元素的化合价_____;
(2)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_____;
(3)溶于水吸热的化合物中的阴离子_____;
(4)5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
31、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1)在使用酒精灯加热时,应该用酒精灯的______焰加热。
(2)某同学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固体时,发现试管破裂了。请你帮助这位同学分析一下造成试管破裂的可能原因。(答两个原因即可)①______;②______。
3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认真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族 周期 | IA | IIA | IIIA | IVA | VA | VIA | VIIA | O |
2 | 3 Li 锂 6.941 | 4 Be 铍 9.012 | 5 B 硼10.81 | 6 C 碳12.01 | 7 N 氮14.01 | 8 O 氧16.00 | 9 F 氟 19.00 | 10 Ne 氖 20.18 |
3 | 11 Na 钠 22.99 | 12 Mg 镁 24.31 | 13 Al铝26.98 | 14 Si硅28.09 | 15 P磷30.97 | 16 S 硫32.06 | 17 Cl 氯 35.45 | 18 Ar 氩 39.95 |
请根据相关信息与知识回答:
(1)从表中查出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写出原子序数为8和13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3)表中与氯(Cl)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 。
(4)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通过分析,同一周期元素之间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如:(填字母序号) 。
A、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B、从左到右,各元素的化学性质都相似
C、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3、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最不活泼的金属是_____
(2)2个硫酸根离子_____
(3)由240个碳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_____
(4)标出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_____
34、按照下列要求,完成计算。
(1)若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Ag/L,空气的密度为Bg/L。
据此计算_________L的空气中含有Ag氧气(用整数表示);
(2)若要收集含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80%的气体。如图在集气瓶里装满水,塞紧胶塞并 打开活塞通入氧气,当量筒内的水达到设定的体积V后立即通入空气,当量筒中水的体积达到100ml时,立即关闭活塞。则设定的体积V约是________mL(请写出简明的计算过程)。
35、去除粗盐中的泥沙。
(1)实验的主要步骤依次是溶解、过滤、_________。
(2)制作过滤器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其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_(填序号)。
(3)举出一个生活中应用过滤原理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4分)在高温条件下,甲、乙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四种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填序号)。
(2)在该反应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属于置换反应 B.实验室常用此反应制取物质丁
C.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D.氢元素的化合价改变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7、仿照拉瓦锡研究空气组成实验,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这些水约占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_______,如果红磷过少,会造成测量结果_______(偏大、偏小),已知镁单质能在空气中燃烧,和氧气生成固体氧化镁,和氮气生成固体氮化镁,该实验能否用镁替换红磷_______。
38、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装置A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该装置还需要进行的改进是___________。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所起的是___________作用。若用装置E收集的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将制得的二氧化碳通入装置F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39、小军根据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认为可用木炭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盛有足量红热木炭的燃烧匙迅速伸入广口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热的木炭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就打开弹簧夹,并未发现倒吸现象。经过认真分析,小军发现实验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军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和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是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点)
(3)小明对课本中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进了改进,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时行实验。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并装入药品后,用酒精灯将白磷点燃后将酒精灯移开,此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答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该装置和课本上的实验装置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1)铜块可以制成铜丝是利用了铜的_____性;
(2)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
(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从含有Al2(SO4)3、CuSO4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Ⅰ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Ⅱ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