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中卫九年级质量检测化学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6题,共 130分)
  • 1、化学为生活服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用于制造卫星天线的形状记忆合金属于复合材料

    C.研制、生产可降解塑料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 2、2023年9月杭州亚运会首次使用“零碳甲醇燃料”助力“碳中和”,已知甲醇燃烧反应可表示为:甲醇+氧气二氧化碳+水,由此推知甲醇

    A.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B.一定含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

    C.一定含碳、氢、氧元素

    D.无法确定

  • 3、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氧化镁MgO2

    B.氯化锌ZnCl3

    C.碳酸钾 K2CO3

    D.氧化铁 FeO

  • 4、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性质相同

    B.铜丝可作为导线,所以铜具有导电性

    C.燃烧会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D.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 5、汽车尾气中含有NO和CO有毒气体,在排气管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将NO和CO转化为无毒气体,减少空气污染。下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

    B.碳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

    C.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丁是形成酸雨的气体之一

  • 6、青岛地处沿海,气候适宜,盛产茶叶。为方便泡茶,很多人使用茶水分离杯(如图),可以将茶水和茶叶分离。下列实验操作与这种分离方法原理相似的是

    A.溶解

    B.蒸发

    C.过滤

    D.蒸馏

  • 7、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劳动人民创造和使用的许多技术彰显了中华智慧。下列技术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用竹制作笔杆

    B.   古代湿法炼铜技术

    C.   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D.   选石磨光成砚

  • 8、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粗盐中混有的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B

    除去铁丝表面的铁锈

    将生锈的铁丝浸泡在适量的稀盐酸中

    C

    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

    比较Zn、Cu、Ag的金属活动性

    把锌片、银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 9、下面是某同学用连线的方式对某一主题内容进行归纳的情况,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化学与安全知识

    B.环境保护与物质使用

    进入深井—先做“灯火试验”

    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验纯

    使用燃煤炉子取暖—注意室内通风

    减少水污染—使用无磷洗衣粉

    减少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使用乙醇汽油

    减少酸雨的发生—使用新型能源

    C.微观粒子与物质的构成

    D.元素与物质的组成

    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

    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组成水的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铝元素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氮元素

    A.A

    B.B

    C.C

    D.D

  • 10、实验室有四个药品橱,已存放如表药品,现新购进的纯碱(Na2CO3),应将它存放在

    药品橱

    甲橱

    乙橱

    丙橱

    丁橱

    药品

    盐酸、硫酸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氯化钠、硫酸钠

    铜、锌

    A.甲橱

    B.乙橱

    C.丙橱

    D.丁橱

  • 11、认识物质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A.空气

    B.蒸馏水

    C.金刚石

    D.大理石

  • 12、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和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焦炭有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

    B.木炭有吸附性,可用来吸附一些工业产品中的色素

    C.干冰升华时吸热,可用做制冷剂

    D.液态氧具有助燃性,可用作火箭燃料

  • 13、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B.档案资料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

    C.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高层楼房失火时,要乘电梯迅速撤离

  • 14、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红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1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甲烷和氢气

    点燃分别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

    B

    区分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气体

    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

    C

    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一氧化碳气体

    将混合气体在空气中点燃除去

    D

    除去氧化钙固体中的碳酸钙

    将固体混合物高温煅烧

    A.A

    B.B

    C.C

    D.D

  • 16、电影《长安三万里》的古诗词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两岸猿声蹄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17、空气的成分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下列属于氧气的化学性质

    A.无色无味

    B.难溶于水

    C.密度略小于空气

    D.支持燃烧

  • 18、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40g

    B.将t1℃时A、B、C的饱和溶液升温至出t2℃,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

    C.要将C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降温的方法

    D.要使A从其浓溶液中析出,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 19、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不带电的微粒一定都是分子、原子

    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一定是氧化物

    C.化合物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则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发光放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 20、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滴加液体

    C.过滤长江水

    D.添加锌粒

  • 2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向矿泉水中滴加肥皂水充分振荡,产生大量泡沫和少量浮渣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放热

  • 22、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一书,介绍了“火法炼锌”的方法,把炉甘石(ZnCO3)和煤炭饼装入炼锌罐,如图所示,泥封、“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定毁罐取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炉甘石(ZnCO3)加入炼锌罐之前,将其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

    B.反应区中发生的反应之一:,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C.“冷定毁罐取出”的目的是防止锌在较高温度下再次被还原

    D.“火法炼锌”符合低碳发展理念

  • 23、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下列古诗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B.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24、属于纯净物的是

    A.牛奶

    B.蒸馏水

    C.冰红茶

    D.米醋

  • 25、利用氧化镁分解氯化铵制氨气,其物质转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制得的氨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该方案便于NH3和HCl的分离

    C.理论上每生成1.7gNH3,需补充4gMgO

    D.理论上分解5.35gNH4C1,可获得7.3gHCl

  • 26、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生成了两种单质

    B.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C.反应过程中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D.x=3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7、打火机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点火工具。其主要工作原理是:打火时,按一下打火机,带动齿轮摩擦火石,火石里的金属镧和铈就开始燃烧,迸射出火花,与此同时,保存在打火机里的液体(主要是丁烷)在室温下被汽化释放出来,遇到镧、铈产生的火花燃烧起来,从而完成点火。

    (1)根据上述材料判断,金属镧和铈的着火点都______(“较高”或“较低”)。

    (2)丁烷室温下被汽化从微观角度解释是因为______

  • 28、如图表示几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1)反应①有利于维持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基本稳定,绿色植物实现转化①的过程发生了_____(填标号)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燃烧反应

    (2)写出反应②中的另一种反应物_____

    (3)若反应③是分解反应,从物质的组成上分析,X中一定含有_____元素.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反应⑤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经常用做照明弹,其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

     

  • 29、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如图为铁的价类图,请分析该图后填写:

    (1)A点表示的物质类别是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2)B点表示的物质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 30、根据化学知识回答:

    (1)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费俊龙、邓清明、张陆三名航天员顺利进入太空。11月30日7时33分,翘盼已久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亲人入驻“天宫”。两个航天员乘组实现了“胜利会师”。

    ①长征二号F遥十五采用四氧化二氮(N2O4)和偏二甲肼(C2H8N2)作为推进剂,二者混合后剧烈反应,放出巨大的能量,并生成水、二氧化碳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N2O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价。四氧化二氮常温下能转化成二氧化氮(NO2),NO2与N2O4比较,不同点是______(填选项序号之一)。

    A.氮元素的化合价                      B.1个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目

    C.物质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D.组成元素

    ③航天员在空间站里如何获得氧气呢?据科研人员介绍,我国在空间站核心舱中使用了制氧机,其工作原理是:由空间站的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电力,通过电解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神舟十五号三位航天员计划在空间站工作生活6个月,每日大约需要消耗氧气2.4 kg,通过电解水的方法制取2.4 kg氧气,理论上至少需要电解水的质量是______kg(结果精确至0.1 kg)。

    (2)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以食盐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碱。生产过程中,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氨气,再通二氧化碳,涉及的反应原理如下:NaCl+NH3+CO2+H2O=NaHCO3+NH4Cl;2NaHCO3Na2CO3+CO2↑+H2O。

    碳酸氢钠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30℃时,将10 gNaHCO3加入80 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______90 g(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

    ②10℃时,NaH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NH4C1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等于”“无法判断”之一)。

    ③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从溶解度角度分析,______首先结晶析出(填“碳酸氢钠”“氯化铵”之一)。

    ④30℃时280 g NH4Cl饱和溶液中含有______g NH4Cl。

  • 31、化学用语

    (1)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

    氢元素

    硫元素

    元素符号

    Cl

    Na

    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化学式

    物质名称

    二氧化碳

    化学式

    NH3

    O2

    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⑧________

    (3)化学方程式(或文字表达式)

    ⑨铁丝燃烧___________

    ⑩镁带燃烧___________

    加热铜绿___________

    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___________

    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___________

  • 32、若直接使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收集CO2,则CO2_________口进入。若在装置中装满水,则O2___________口进入。

  • 33、化学用语是一种信息丰富、国际通用且比较简明的化学用语,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亚铁离子   4个乙醇分子   2OH-表示的是  

    (2)在H.O.NA.S.Fe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要求的化学用语.

    产量最高的金属单质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3价铁形成的化合物是  

    一个置换反应的方程式    

     

  • 34、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简易电解水装置,进行家庭小实验。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注: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A、B 管内液面均高于图中 D 线。)

    (1)闭合开关后观察到 A、B 管内的现象是______

    (2)电解水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B 管内产生的气体为______(填化学式)。

    (3)A、B 管内生成的气体聚集在上部的原因是______

    (4)若检验 A 管内生成的气体,应该用______

  • 35、A、B、C、W、X、Y、Z分别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物质.已知A、B、C是单质,W、X、Y、Z是化合物,且X和Y的组成元素相同,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

    (1)分别写出A、Z的化学式:

    A _________ ,Z _________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_________ 反应.

     

  • 36、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__

    ②2个氢分子____________

    ③标出氯化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④烧碱________

    (2)符号”中数字的含义:“4”表示________;“2”表示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 10分)
  • 37、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金属的性质后,在实验室找到的一种银白色金属R做如下探究:

    1)将金属R投入稀盐酸中,金属表面有气泡冒出.则该金属R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的   (选填前面后面)。

    2)为了比较金属R与铁的活动性强弱,兴趣小组设计下列方案进行实验,请完成下表:

    你的一种猜想

     

    验证方法

     

    现象

     

    结论

     

    金属R的活动性比铁

     

    将金属R投入  溶液中

     

    金属R表面有黑色的物质析出

     

    猜想  (选填正确错误

     

     

    3)请根据上述的信息,标出金属FeRCu在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相应位置。

  • 38、根据下列三种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有很多,上图中乙装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理由是_______

    (2)你认为甲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

    (3)利用丙装置进行实验,白磷在热水加热的条件下会着火燃烧,实验开始时,活塞向_____移(填“左”或“右”),充分冷却后活塞应停留在刻度_____处。

四、简答题 (共2题,共 10分)
  • 39、用“”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下图是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B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2)此变化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___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结合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化学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

  • 40、我们看到过高大的铁架支撑着一根根高压电缆,这些电缆主要由铝组成。

    (1)通过对上述资料的分析,说明高压电缆用铝制而不用铜制的原因:_______

    (2)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但铝制的高压电缆却很耐腐蚀,其原因是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0
题数 40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探究题
四、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