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氧化钛(TiO2)可制作用于家装的白色涂料,其中Ti的化合价是
A.+1
B.+2
C.+3
D.+4
2、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木炭
B.红磷
C.硫粉
D.铁丝
3、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图四个实验。实验I、Ⅳ中小花变红,实验Ⅱ、Ⅲ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
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
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D.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不一定相同
B.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一定相同
C.不同的单质可以由同一种元素组成
D.不同的单质可以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食盐
B.收集氧气
C.加热固体
D.过滤
6、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和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污水处理至无色无味即可直接排放
B.将自来水蒸馏净化后饮用更佳
C.明矾可吸附水中可溶性的钙镁离子
D.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可溶性色素与异味
7、某食品包装袋中脱氧剂的成分可能含有铁粉、碳粉、碳酸钠、氯化钠、氧化铁中的几种,兴趣小组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固体A的化学式为Fe
B.黄色溶液b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Fe3+、H+
C.操作I的名称是过滤
D.该脱氧剂中只含有的成分是铁粉、氧化铁和碳粉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做助燃剂
B.氢气做火箭推进剂
C.氦气填充飞艇
D.氮气做保护气
9、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粉末状固体
B.滴加液体
C.点燃酒精灯
D.检查装置气密性
10、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B.氮气经压缩能储存在钢瓶中—氮气分子体积变小了
C.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水分子很小
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11、2023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以下关于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入明矾能促进黄河水中悬浮杂质沉降
B.可用肥皂水检验黄河水是否为硬水
C.活性炭吸附可除去黄河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D.黄河水经过沉降、过滤和灭菌操作可得到纯净的水
12、下列试剂瓶的标签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B.
C.
D.
13、“中国高铁,世界第一”,高铁列车车体材料使用了含镍不锈钢,工业上火法炼镍的原理是:C+2NiO2Ni+C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该不锈钢中还含有铁和碳
C.该不锈钢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铁
D.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14、中国芯片蚀刻技术国际领先。如图为蚀刻时NF3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B.保持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氮原子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2
15、化学实验中常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现象或结果,下列各项对相关异常情况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细铁丝在纯氧中燃烧未见火星四射现象可能是铁丝生锈了
B.过滤操作中滤液浑浊的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
C.利用红磷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测得结果偏小可能是红磷量不足
D.一定质量的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后质量减小可能是因为氧气参与反应
16、化学学习小组记录了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A.红磷:产生大量白雾
B.硫粉: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镁条:发出耀眼的白光
17、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灭火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
B.隔绝氧气
C.降低着火点
D.产生二氧化碳
18、葡萄糖注射液中的溶质是葡萄糖(C6H12O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B.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g
C.葡萄糖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D.每个葡萄糖分子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19、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A.Fe2+——铁离子
B.2H——2个氢元素
C.N2——2个氮原子
D.2SO2——2个二氧化硫分子
20、延安是中国的革命圣地。小明参加学校组织的延安红色研学之旅,他体验的下列项目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稻草编鞋
B.粗布裁衣
C.竹子制筒
D.砍柴烧火
21、碳元素与氧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核外电子数不同
C.核电荷数不同
D.中子数不同
22、下列化合物中,铁元素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A.Fe3O4
B.Fe2O3
C.FeO
D.FeS
2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
|
A.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 B.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 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制氧气 | D.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
A.A
B.B
C.C
D.D
24、下列应用符合题意,且符号表达式书写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B.硫粉的燃烧 氧化反应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化合反应
D.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原理 分解反应
25、化学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饮用运动饮料补充钠、钾等元素
B.服用补铁剂治疗骨质疏松症
C.不吃霉变或超过保质期的食物
D.用甲醛浸泡过的食物不能食用
26、劳动教育是中学生的必修课,承担下列家务劳动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 家务劳动 | 化学知识 |
A | 在厨灶上方安装天然气报警器 | 天然气易燃且密度大于空气 |
B | 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调大灶具进风口 | 增加空气的进入量,使燃气燃烧更充分 |
C | 在清水中加入洗涤剂,清洗餐具 | 洗涤剂对油脂具有乳化作用 |
D | 清理生抽用完的玻璃瓶,放入可回收垃圾桶中 | 垃圾分类,再回收利用 |
A.A
B.B
C.C
D.D
27、________叫物理变化,________叫化学变化,也叫________.
28、按要求用正确的化学符号回答。
(1)氮分子___________ (2)2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_ (3)碳酸钠____________________
29、SO2在工业中经常用来生产硫酸(H2SO4)。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Ⅰ、硫的氧化物
(1)含有硫(S)的煤大量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有害气体,产生该气体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大量的二氧化硫排放会导致酸雨,另外一种导致酸雨的气体为_____。
(2)S的常见氧化物有SO2和SO3,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Ⅱ、硫酸
(3)工业生产的浓硫酸通常浓度在98%,它是一种_____(填“纯净物”,“混合物”)。
(4)硫酸中氢、氧、硫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最简整数比)。
(5)现有196g硫酸,期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0、身边处处有化学,它与我们的生活、学习密切相关。请你从H、C、O、Na、Cl、Ca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物质按要求填空(写化学式):
(1)常用作发酵粉和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____________;
(2)可用作补钙剂的是_____________;
(3)胃液中所含酸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
(4)医疗上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是_____________;
(5)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_____________。
31、酒后驾驶分两种: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20mg/100mL但不足80mg/100mL,属于饮酒驾驶;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80mg/100mL,属于醉酒驾驶。回答下列问题。
(1)某人饮酒后驾车,被交警发现。经测定其每100mL血液中酒精含量为98mg,属于______驾驶;
(2)酒精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根据酒精的燃烧产物,判断酒精的元素组成情况为______。
32、补齐连线。A或B中任选一个作答,若均作答,按A计分__________。
A物质一俗称 | B物质一用途 |
Na2CO3 火碱 Ca(OH)2 纯碱 NaOH 消石灰 | 浓硫酸 制冷剂 碳酸钙 干燥剂 干冰 补钙剂 |
33、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元素为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4、碳粉和铜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发现质量未发生改变,请问原混合物中,碳粉和铜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已知碳和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种氧化物,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5、把下列符合要求的序号填在横线上:a氧气 b二氧化硫 c硫 d五氧化二磷 e木炭 f高锰酸钾
(1)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气体的是_____。
(2)是黑色固体的是_____。
(3)是白色固体的是_____。
(4)有刺激性气味,且污染空气的气体是_____。
36、下列是小明同学从网上收集到二氧化碳性质和用途,以及防止火灾,减少火灾带来的破坏和灾难的部分信息。请你共同参与下列讨论。
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支持燃烧。如果让二氧化碳气体覆盖在燃烧的物体上,就能使物体停止燃烧,下图是消防员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1)干冰物理性质是______,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是它的______性质(填“化学”或“物理”)。
(2)上图二氧化碳分子在三种状态下空隙比较的“卡通画”。分析为什么气体容易压缩,而固体、液体难压缩呢?答:______。
(3)上图消防员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是根据______的原理灭火;在山林密布的野外活动时,为了防止山火,禁止带“火种”进入山林,是根据______的原理。
37、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根据装置图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
(3)写出实验室用装置C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只写一种);
(4)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如何判断氧气已经收集满___________;若发现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只写一种);
(5)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避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如果用装置G收集乙炔,气体应从___________(填“e”或“f”)端通入。
38、学习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后,小李同学对集气瓶内压强的变化产生极大的兴趣,他利用物理兴趣小组的压强传感设备(如图1)将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精确地记录下来。图2、图3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压强﹣时间关系图。
根据所学知识和关系图回答以下问题:
(1)最终小李确定可以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为保证实验成功,小李应注意的问题有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通过图3可知,不能使用木炭的原因是___________;如何改进,实验也能成功?___________。
(3)小红同学观察关系图后发现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原因是___________。小红建议燃烧前集气瓶内装少量的水,目的是___________。小红想到化学实验也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为响应2022年北京办成绿色冬奥会的号召,我们在化学实验中要注意哪些问题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9、请根据硝酸铵(NH4NO3)的化学式进行计算:
(1)计算NH4NO3的相对分子质量
(2)计算NH4NO3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
(3)计算氮、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40、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我国古代就已经掌握零炼铁技术,古人将木炭与铁矿石堆入炉内。利用生成的CO将Fe2O3转化为铁单质,为保护炉内高温,需要不断拉动风箱,鼓入空气。
(1)请写出生成铁单质的化学方程式。
(2)请从燃烧的角度简述不断拉动风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