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观念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利用化学反应可以改变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B.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含溶质更多
C.物质的结构决定其性质,性质决定其用途
D.不同元素种类之间的本质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2、正确使用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二个氮原子:N2
B.硅的元素符号:SI
C.一个钠离子:Na+
D.氧化铁的化学式:FeO
3、金属钠(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能与冷水反应,应保存在煤油中、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4、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C.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氧原子
D.硬水软化常用肥皂水
5、有X、Y、Z三种金属:把它们投入稀盐酸中,只有Z表面有气泡冒出,把Y投入到X的硝酸盐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X>Y>Z
B.Y>X>Z
C.Z>Y>X
D.Z>X>Y
6、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石墨做电极
B.金刚石切割玻璃
C.煤做燃料
D.铁做钉子
7、以CO2和H2为原料合成CH4是综合利用二氧化碳、实现"碳中和"的研究热点。相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1:1
B.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4
C.反应物和生成物共涉及三种氧化物
D.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8、“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合理施用化肥农药
B.超市大量使用塑料袋
C.工业污水用于灌溉农田
D.露天焚烧枯枝落叶
9、下列常见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水
B.二氧化碳
C.氯化钠
D.汞
10、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C.生成物丙和丁都属于氧化物
D.参加化学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11、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因此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B.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但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
C.一定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不能再继续溶解硝酸钾,但可以继续溶解其他物质
D.铝表面的氧化薄膜能起到保护作用,所以铁表面的铁锈也能起到保护作用
13、2023年10月26日我国用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成功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运送到太空,火箭使用的一种燃料是偏二甲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偏二甲肼由碳、氢、氮元素组成
B.偏二甲肼中含有
C.偏二甲肼中、
、
的质量比为1:4:1
D.偏二甲肼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4、西安市最近频发家庭火灾,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木柴架空燃烧,是为了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B.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
C.煤炉生火时,利用木材引燃煤炭,是为了降低煤炭的着火点
D.室内起火时,应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15、2023年11月26日渠县举办了首届半程马拉松暨“跑遍四川”渠县站赛事活动,以“跑宕渠故国,游阙里寳都”为主题,让来自全国及海外5000余名参赛选手用双脚丈量渠县“四山守望、两江润城”山水路线,感受优良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文化魅力。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渠江的是
A.城市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渠江
B.铸石厂的废水无害化处理后排放
C.农业生产中随意大量施用农药化肥
D.城市生活垃圾倾倒入河道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里氧气、氮气等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B.道尔顿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
C.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其中氧气21%、氮气78%、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
D.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不能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7、一种药物的分子式为C27H35N6O8P,下列有关该药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药物属于无机物
B.该药物由五种元素组成
C.该药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2g
D.该药物中含有35个氢原子
18、人类文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家的贡献。下列有关科学家贡献的说法错误的是
A.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B.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
C.张青莲提出了分子学说
D.拉瓦锡通过定量方法研究空气成分
19、图一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图,图二是过滤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图一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图一中a试管内收集的气体具有助燃性
C.图二过滤操作中,液面只要低于漏斗边缘即可
D.图二过滤后的液体可以是有颜色的硬水
20、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石墨能导电——可作电极
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用于急救病人
C.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作保护气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吸附水中的色素、异味
21、牛奶中富含的维生素D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这里说的钙是指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22、“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之一。下列做法与此理念不相符的是
A.积极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
B.使用一次性碗筷,方便快捷
C.减少使用化石燃料,提倡绿色出行
D.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23、锂电池是新型的高能电池,因其质量轻、电容量大,颇受手机、手提电脑等用户的青睐。锂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Li+MnO2=LiMnO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反应前后Mn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②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③LiMnO2为氧化物 ④LiMnO2是由三个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24、了解物质的分类可使我们更好的学习化学。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A.净化后的自来水 空气
B.石灰水 二氧化碳
C.冰水混合物 液氧
D.氮气 煤
25、硼氢化钠(NaBH4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是一种安全车载氢源。有关硼氢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含2个氢分子
B.硼元素的化合价为﹣5
C.只含一种非金属元素
D.Na、B、H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4
26、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蜡炬成灰
B.磨杵成针
C.木已成舟
D.披荆斩棘
27、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
(2)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_______
(3)铁在常温常压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_______
28、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CO2”“释放CO2”,实现碳循环,如图所示:
(1)步骤中可循环的物质除CO2外还有_____________。
(2)为确定步骤2中的碳酸钙是否完全分解,设计的实验步骤及现象_____________则分解不完全。
(3)CO2是宝贵的碳氧资源。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可直接化合成甲酸(HCOOH),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4)通过以上探究,小组同学认为科学家的设想在反应原理上是可行的。上述设想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填字母)。
A原料易得
B充分利用太阳能
C释放出的CO2可作为重要资源加以利用
29、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装药品 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 ⑥熄灭酒精灯 ⑦连接仪器。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
30、写出下列反应的表达式,并注明(1)(2)反应的基本类型。
(1)硫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
(2)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制取氧气:______、______。
(3)镁带在空气中燃烧______。
31、(1)到2022年,元素周期表已经诞生153周年,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是由___(填字母序号)绘制完成的。
a.道尔顿 b.侯德榜 c.拉瓦锡 d.门捷列夫
请依据H、O、Cl、Na、Fe、Cu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2)写出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
(3)用一种物质就能把Na2CO3、KOH、AgNO3三种无色溶液区分开,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
(4)写出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
(5)甲、乙、丙、丁是由上述元素组成的不同类别的物质,"—一"表示相邻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能发生反应。若甲为铁,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乙可能是 CuCl2
b.丙一定是碱
c.丁一定是HCl
d.丙与乙、丙与丁之间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32、欲除去下列物质溶液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写出相应的试剂:
(1)HNO3(HCl)_____。
(2)NaNO3(Na2SO4)_____。
33、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
从宏观角度:水是由_______组成的;
从微观角度:下列图示可以表示构成水的微粒是___
填序号
;
从变化角度:
水通电可发生分解反应,电解一定量的水,负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当负极产生的气体为10mL时,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为______mL;
随着净水技术的发展,一种净水机可以将水厂原水直接净化为饮用水,其中处理流程如图所示:
步骤①对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步骤③对应的作用是_________,超滤膜可起到过滤不溶性杂质的作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漏斗、________和___________ ,过滤后滤液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写两种
34、选用“物理性质”、“物理变化”、“化学性质”和“化学变化”中的一种填写下列空白:
(1)水沸腾变成水蒸气__________;
(2)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____;
(3)木材燃烧_____________;
(4)煤能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
(5)酒精易挥发__________;
(6)食盐溶于水___________;
(7)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____________。
35、现有①铁粉;②液态空气;③水;④二氧化硫;⑤过氧化氢;⑥浑浊的泥水;⑦红磷;⑧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完全反应的剩余固体,其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
36、(1)自然界中的水要经过净化处理才能供给人类使用。我们可以用_____来区分洞庭湖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下列有关净化水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
A 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有异味的物质
B 洞庭湖水经过静置、明矾的吸附沉淀、过滤可变成纯水
C 利用活性炭可以将硬水变成软水
D 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2)如图为简易水电解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有_____填字母序号
。
A 管a中的气体的化学式为
B 由该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
C 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D 由实验现象可以推知,氢气和氧气都容易溶于水
37、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①为探究、CuO、
对氯酸钾分解速度的影响,甲设计以下对比实验:
Ⅰ将2.45g
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
Ⅱ将2.45g
与1.0g
均匀混合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
Ⅲ将xg
与
CuO均匀混合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
Ⅳ将2.45g
与
均匀混合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
在相同温度下加热至完全反应,比较四组实验产生的多少及快慢,记录如下:
| 反应时间 | 收到 |
Ⅰ | 6000s | |
Ⅱ | 60s | |
Ⅲ | 180s | |
Ⅳ | 70s |
Ⅱ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______ ;Ⅲ中x的值应为 ______ .
②从Ⅱ反应后的产物中回收已知两种固体剩余物中只有
不溶于水
,其步骤是:溶解、 ______ 、洗涤干燥.
③Ⅳ中除了氯酸钾分解速度比较快其产生氧气的量也比较多,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产生氧气多出的原因是: ______ .
分解速度比较快的原因是: ______
填序号
A 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分解生成的
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④中,Mn元素的化合价是 ______ .
38、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___________b___________ ;
(2)写出铁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化学学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_____(填序号);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___作用。
(4)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序号);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填序号);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为___________;
(5)用 E 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__________,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
(6)实验室里,常用氯化铵晶体跟氢氧化钙粉末混合加热制取氨气。它是一种无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密度比空气小,而溶于水且能跟水反应生成氨水的气体,制取氨气过程中还有氯化钙和水生成。
①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___________,收集氨气可选用___________。
39、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木炭、硫等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没有在氧气中剧烈。由此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
(2)请设计实验,检验木炭燃烧的产物(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______。
(3)化学反应有多种类型,氧化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氧化反应又分为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两种。请你举出一个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缓慢氧化的事例_____。
40、用湿润的pH试纸测得某Na2CO3溶液的pH(偏高、不变、偏低)_____;简述稀释浓硫酸的实验操作方法___;鉴别石灰水、稀盐酸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可选用两种试剂为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