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将树叶放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中煮沸,叶肉变黄时取出,洗刷干净后制成叶脉书签,如图甲所示,回答下列问题。下列与制作叶脉书签项目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NaOH溶液可以腐蚀叶肉
B.制作过程涉及化学变化
C.制作完成后废液需回收处理
D.NaOH固体存放处应张贴如图乙所示标志
2、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
B.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所以一个O2-内含有两个电子
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因此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3、“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其中含有70%的N2、20%以上的O2、还有CO2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造空气”是化合物
B.燃着的蜡烛在“人造空气”中会立即熄灭
C.可以利用反应2Cu+O22CuO,测定“人造空气”中O2的含量
D.“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
4、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纯净水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白色污染”是指白色物质造成的污染
C.废电池应该集中回收处理
D.“绿色食品”是指颜色一定为绿色的食品
5、一定条件下,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2 | 27 | 4 | 8 |
反应后质量/g | 10.5 | 2.5 | 待测 | 8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1:5
C.丁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反应后丙物质的质量为20g
6、水煤气中的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该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可以再分
B.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增加
C.生成物丁的化学式为CO2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3
7、“嫦娥四号”探测到月幔中含橄榄石(主要成分Mg2SiO4),计算Mg2SiO4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A.-4
B.0
C.+2
D.+4
8、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净水剂。K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A.+2
B.+4
C.+6
D.-2
9、加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其中碘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元素是金属元素
B.碘原子的中子数是53
C.碘原子在反应中一般较易得到电子
D.图中n的值为5
10、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实现的是
A.
B.
C.
D.
11、梅花的清香在较远的地方都能闻到,从分子角度解释正确的是
A.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体积很小
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分子质量很小
12、某水库中氮、磷含量升高,其中的“氮”“磷”指的是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13、金属钠能够与乙醇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钠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保持乙醇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乙醇分子
D.X 的化学式为 H2O
14、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红磷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B.向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D.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
15、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利用新型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CH3OH),这不仅可以减少“碳排放”,还将成为理想能源的补充形式,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1:1
B.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C.该反应中元素化合价都没有改变
D.该反应中乙和丁变化的质量比是1:3
16、能形成溶液的一组物质是
A.冰和水
B.牛奶和水
C.泥土和水
D.食盐和水
17、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水用于制冰块
B.干冰用作制冷剂
C.液氢用作火箭燃料
D.金刚石用来裁玻璃
18、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一定伴随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反应
B.某物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C.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点燃,所以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D.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19、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A.2H2
B.2H
C.H
D.2H2O
20、鉴别是进行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 灼烧闻气味 |
B | 鉴别BaSO4和CaCO3两种白色固体 | 分别取少量样品,加适量稀盐酸,观察现象 |
C | 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 分别加适量的水,用手触摸容器外壁 |
D | 鉴别NH4Cl和(NH4)2SO4固体 | 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
A.A
B.B
C.C
D.D
2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B.冰块和水混合得到混合物
C.活性炭可用于降低水的硬度
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22、通常用于制造防毒面具填料的是
A.炭黑
B.木炭
C.焦炭
D.活性炭
23、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微粒观:氢氧化钠是由氢氧化钠分子构成的
B.转化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C.结构观:稀盐酸和稀硫酸阳离子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D.守恒观:20mL40%的硫酸加20mL水,成为20%稀硫酸
24、下列事实所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mL | 分子间存在间隔 |
B | 降温能使水结成冰 | 低温导致水分子静止不动 |
C | 水蒸气液化为水,所占体积减小 | 分子间间隔变小 |
D | 品红在水中扩散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A.A
B.B
C.C
D.D
25、下列各组两个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酒精燃烧
B.蜡烛受热熔化,蜡烛燃烧
C.食物腐烂,钢锭轧成钢材
D.镁条燃烧,钢铁生锈
26、下列有关X、Y表示的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包含”关系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概念 | X | 氧化物 | 碱性溶液 | 饱和溶液 | 化合反应 |
Y | 化合物 | 碱溶液 | 不饱和溶液 | 氧化反应 |
A.A
B.B
C.C
D.D
27、如图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
(2)A、B、C、D共表示_____种元素。
(3)B所示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A与D元素的化学性质_____(填“相似”或“不同”),它们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28、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1)从宏观和微观上分析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 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 每个水分子是由1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2)用如图甲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某同学自制如图乙所示简易净水器,图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制净水器所得的水是硬水,其危害大,生活中可采用_________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5)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①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 ②硫酸厂污水直接排放
③禁止使用化肥农药 ④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6)水参加植物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 6O2+X,则X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 。
29、小雪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并定时对其进行酸碱性强弱的测定,发现其pH均小于且逐渐减小,直至稳定在pH=5.由此得出的结论是:雨水酸性逐渐_____(填写“增强”、“减弱”或“不变”)。该地区的西瓜适宜在pH为6.0-7.0的土壤环境中生长,此雨水对西瓜产量的影响是_____。
30、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
A 铁制水龙头
B 铜制火锅
C 铝制易拉罐
(1)铝、铁、铜是常见金属。上述金属制品,主要利用其导热性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2)铁制品在沙漠地区不易锈蚀的原因是_____。
(3)铜也容易生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4)将铜锌合金与铜片相互刻画,在铜片表面留下明显划痕,说明铜锌合金的硬度_____铜的硬度(填“大于”或“小于”)。
(5)高炉是工业炼铁的主要设备。把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焦炭与石灰石一起加入高炉,从下方通入热空气,焦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与焦炭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跟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根据上述材料写出高炉炼铁过程中发生反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_____。
31、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有关反应的原理。
(1)生活中用天然气作燃料。_______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______
32、201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某车间因意外,发生连续爆炸,排放物对附近的河流造成了污染.
(1)分析当地最初的水样,发现主要污染物是苯和硝基苯,它们在水中能明显分层(如图),请总结出硝基苯的两条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
(2)专家建议,用活性炭就可以有效的除去苯和硝基苯等污染物,该过程属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若欲完全除去水中的各种杂质,需对水进行________.
33、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铝制品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的原因是 ,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 .
3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__________。
(2)乙醇(C2H5OH)完全燃烧_________。
35、在去除粗盐中泥沙的实验中,
(1)实验的主要步骤依次为溶解、过滤、蒸发,过滤操作中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
(2)制作过滤器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其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填序号)。
(3)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4)列举出一个生活中应用过滤原理的实例:______。
36、归纳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小芳在复习盐酸的性质时,归纳出盐酸的五条化学性质(如图1所示,连线表示相互反应);小明为表示反应实质绘制图2。
(1)图1中:A所表示的物质类别为____ 。根据性质③可用盐酸除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
(2)图2描述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 ,图中A、C处应填入的微粒符号分别为____、____。
(3)为证明⑤发生可选用下列 (填序号)。
A.氢氧化铜固体
B.硝酸银溶液
C.碳酸钠溶液
D.硫酸钠溶液
(4)酸具有相似的性质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____(写符号),但不同酸性质也存在差异。稀盐酸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而稀硫酸却能与其反应,从物质构成的角度分析,原因为____。
37、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它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请写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收集氢气,则气体应从_____端通入(选填“m”、“n”)。
(3)小明选用块状的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请回答有关实验问题:
①下图是小明实验时的主要步骤,这些步骤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标号,下同)_______,其中操作有误的是_________。
②加热固体碳酸氢钠和固体碳酸氢铵都能产生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NH4HCO3NH3↑+H2O+CO2↑;2NaHCO3
Na2CO3+H2O+CO2↑。小明利用加热碳酸氢钠的方法制取CO2,而不选用碳酸氢铵制取CO2的理由是_____。
38、在实验室里,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组装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填写字母标号,下同),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用混合过氧化氢溶液和硫酸铜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为了便于控制反应,组装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硫酸铜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
(3)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组装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__上述装置中,能用于收集甲烷的是________。
(4)制备二氧化碳的下列发生装置中,能控制“反应随时发生与停止”的是_____。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③
上述装置①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节约药品。使反应停止的操作是________。写出①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9、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医护人员佩戴N95口罩预防病毒的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______操作。
(2)日常生活中,可采用_______的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3)养鱼时,鱼缸里可加装一个输送氧气的装置,输送氧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4)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_________。
40、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烧得更旺,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