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操作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除去中混有的少量
:将气体点燃
B.鉴别和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燥的冷烧杯
C.区分硬水和软水:取样,分别加入等量肥皂水
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和稀硫酸
2、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离不开火。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CO2灭火利用的是CO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不助燃、不可燃
B.控制燃烧的条件可以达到防火、灭火的目的
C.高楼失火时,乘坐电梯逃生
D.将木柴架空有利于促进燃烧,是因为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3、如图是几种净水方法,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①中冷凝水应从b口进,a口出
B.图②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引流
C.图③是生活中对饮用水杀菌消毒的主要方法
D.图①②③④的方法均能降低水的硬度
4、每一年的世界环境日都有一个主题,都是为了保护环境。下列做法不符合环保意识是
A.回收秸秆堆肥发电减少空气中烟尘
B.加高烟囱减少向空气中排放废气量
C.提倡所有人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D.合理化肥和农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5、关于溶液,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B.溶液都具有均一、稳定的性质
C.升高温度,饱和溶液都能变不饱和溶液
D.增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
6、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关于CO2与CO的知识总结错误的是
A.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性质:CO2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于水:CO能溶于水,具有可燃性
C.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作燃料
D.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7、如图所示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8、某金属混合物由Mg、Al、Zn、Fe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3g该金属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得到0.lg氢气,则该金属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
A.Mg和Al
B.Mg和Zn
C.Fe和Mg
D.Fe和Al
9、2023年9月7日,我国利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三号03星送人预定轨道。火箭推进剂由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组成,二者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3N2+4H2O+2X。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X的化学式为CO2
B.火箭推进剂为混合物
C.C2H8N2中氮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C2H8N2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4
10、2021年,西安市生态环境局把保障好全运会期间环境空气质量作为今年生态环境工作的首要任务,专门制定了《西安市“全运蓝”环境空气质量保障方案》。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空气的是
A.使用清洁能源
B.加强大气监测
C.积极植树造林
D.燃放烟花爆竹
11、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石油
B.潮汐能
C.风能
D.太阳能
12、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所以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反应
1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①
14、CaO中钙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2
C.+3
D.+4
15、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
B.干冰升华
C.醋的酿造
D.铁钉生锈
16、布洛芬是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药物,成为近期人们感染新冠病毒后退热的首选药。照片上的这位老者,就是布洛芬发明人:英国化学家——斯图尔特·亚当斯,他放弃了申请专利,让这个药物造福全人类,真的是大好人!他于2019年1月31日去世,享年95岁。布洛芬的分子式是C13H18O2,下列有关布洛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相对分子质量为(12×13+1×18+16×2)g
C.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3):(1×18):(16×2)
D.含有1个氧分子
17、钛和钛的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材料,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抗腐蚀性强、可塑性好、易于加工,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根据钛的上述性质,下列的用途不切合实际的是
A.用于作保险丝
B.用于制造航天器
C.用于制造船舶
D.用于制造人造骨
18、嫦娥五号探测器的热控涂层使用了不锈钢高吸收化学转换热控涂层、锂离子电池等有效载荷。锂离子电池用的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锂离子的符号Li3+
B.锂属于金属元素
C.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6.941
D.锂原子的质子数为3
19、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A.取少量液体
B.检验装置气密性
C.给液体加热
D.短时间存放H2
20、2023年11月24日,2023湖南·郴州蔬果产业博览会在郴州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本届展会以“绿色蔬果、健康生活”为主题,聚焦科技兴农、品牌发展导向,打造以郴州为代表的湖南蔬果亮丽名片。其中亮嘢豆腐制作工艺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浸泡
B.过筛
C.煮浆
D.成型
21、下图表示两种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物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B.生成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D.1个甲分子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22、“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
B.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凡是无色无味的水均可放心饮用
D.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
23、学会识图能发展科学思维。下列图像与反应过程的变化趋势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图像 | ||||
反应过程 | 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 等质量的碳酸钙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 | 足量红磷在密闭容器内燃烧 | 电解一定量的水 |
A.A
B.B
C.C
D.D
24、鸡蛋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化学兴趣小组对鸡蛋壳进行了实验探究,具体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验1中,打开分液漏斗,滴加盐酸,一段时间后,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
B.实验2中,温度计会显示溶液的温度升高
C.实验2中显示的操作都是规范的
D.实验2中左右两边发生的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分别是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
25、如图是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等质量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升高温度可将t2℃时接近饱和的Na2CO3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析出固体的质量:Na2CO3>NaCl
D.北方盐湖中常采用“夏天晒盐(NaCl),冬天捞碱(Na2CO3)”主要利用了Na2CO3的溶解度大,NaCl的溶解度小
26、已知溶液与溶液的化学反应比较快。若在天平两端的托盘上两只相同的小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相等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然后同时向左、右烧杯内加入相等质量的碳酸钙和碳酸氢钠粉末,天平指针可能出现的下列现象正确的是(不考虑其他气体的减少)
A.先偏向左边,最后平衡
B.先偏向左边,最后偏向右边
C.一直偏向左边
D.先偏向右边,最后偏向左边
27、下如图所示的是电解水实验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在两个试管中分别收集到气体a和气体b,请回答:
(1)电解水时,发生的反应符号表达式_____;
(2)气体a为_____ ;其燃烧符号表达式:_____;
(3)实验室检验气体b的方法是_____。
28、中国将采取有力措施,力争在2030年前“碳达峰”,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1)化石燃料的燃烧是CO2排放的主要因素,为节约化石燃料,同时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在汽油中添加适量乙醇(C2H5OH)得到乙醇汽油,写出乙醇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科学家认为,人类不仅要努力减少CO2的排放,更重要的是将CO2转化为有用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将CO2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为达成“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的目标,下列措施可行的有___________(填字母)。
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B.大力植树造林
C.用新能源电动车逐渐取代传统燃油车
D.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29、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填空。
(1)用洗洁精去除油污,是利用洗洁精的_____作用;
(2)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下列物质可用于涂抹以减轻疼痛的是 (填序号);
A.食醋
B.食盐水
C.肥皂水
D.食用油
(3)医生给胃酸过多的病人所开处方中,常包括含Al(OH)3的药物,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治疗原理:_____;
(4)醋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装醋酸的瓶盖,会闻到一股酸味,这是由于分子具有_____的性质,醋酸的pH_____(填“>”“<”或“=”)7。
(5)高速铁路离不开无缝钢轨,不锈钢属于___(选填“单质”“合金”“化合物”)
(6)飞机发动机上的压气机将高密度空气(高压压缩后的空气)压入燃烧室,能促进航空煤油燃烧,使燃油消耗减少16%。说明要使可燃物充分燃烧除了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之外,还需要有_____。
(7)铝比铁活泼,但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_。
30、现有六种物质,选择相应物质的字母填空;
A.活性炭
B.甲烷
C.石墨
D.金刚石
E.干冰
F.酒精
(1)______可用于人工降雨 (2)______是实验室最常用的燃料
(3)______可用作干电池电极 (4)______可用于吸附冰箱内的异味
(5)______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6)______可用作钻探机钻头
31、用化学符号填空:
(1)2个磷原子__________;
(2)标出硫酸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3)3个氨分子___________;
(4)人体缺少_________元素,易患甲状腺疾病。
32、根据下列表格进行填空
(1)请你画出上述图片中空白处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______,该原子在 反应中易 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同一横行原子核外电子递变规律 ______。同一纵行原子核外电子递变规律 ______。
(3)硅元素和碳元素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硅原子和碳原子的 ______相同。
(4)氦(H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2,但却排在最后一列的原因 ______。
(5)一般地说,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稀有气体除外),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逐渐减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原子半径随电子层数的增加而增大。请比较:氧原子、钠原子和硫原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
33、人类生活离不开水,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某自来水厂净化水的大致流程如图:
Ⅰ絮凝反应处理中会使用净水剂处理微小悬浮物,常用的净水剂有_____或氯化铁。
Ⅱ氯化铁放入水中可与水反应生成Fe(OH)3,Fe(OH)3由_____种元素组成,其摩尔质量为______,1molFe(OH)3中约含有_____个铁原子。
Ⅲ消毒处理中常用的消毒剂是_____。
②通过如图两个实验可以验证水的组成:
Ⅰ把水注入图一的水电解器装置中,接通直流电,可以观察到a管中的电极上_____,检验b管中产物的方法是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Ⅱ图二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实验中使用的氢气需要干燥,其目的是_____。
34、化学活动小组利用如图为反应容器,研究“化学变化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1)容器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反应现象是______;
(2)要完成这个研究,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
(3)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种类。
35、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1)衣服上沾有的油污,可用汽油洗去,是因为汽油能______(填“溶解”或“乳化”)油污。
(2)烧开水时,加热不久在锅底出现许多气泡,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的气泡由瓶口逸出,这是因为______。
36、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在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写出具体的化学式,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
37、Na2C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制得的Na2CO3,样品中可能含有NaHCO3和NaCl 中的一种或两种杂质,为了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探究,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和主要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称量D装置质量为200.0g,将10.6g纯碱试样放入锥形瓶中,按上图组装后进行实验操作甲,然后缓缓鼓入一段时间空气;
②再次对活塞进行实验操作,然后加入足量稀硫酸,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再次打开止水夹K1,从导管a处再次缓缓鼓入空气:
③一段时间后再次称量装置D,装置总质量为204.84g。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进行的实验操作甲是______。
A.打开活塞K1和K2,关闭K3
B.打开活塞K1和K3,关闭K2
(2)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
(4)通过计算,可以判断纯碱样品中______含有NaHCO3(填“一定、“一定不或可能”)。
(5)原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
38、根据下列实验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 A 是“探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有什么不同”时的一组实验,根据伸入呼出气体中的小木条先熄灭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2)实验 B 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说明木炭燃烧的剧烈程度与___________有关;
(3)实验 C 所示装置取用固体时,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
(4)实验 D 要证明质量守恒定律,需改进的措施是___________。
39、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___。
(2)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_________________,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3)井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为降低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4)日常生活中如何区分硬水与软水?请简述实验步骤与现象:_______________。
(5)有些科学家预言:“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这句话警示我们应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一是节约用水,二是防止水体污染。请你举两例节约用水的做法:______;_____(合理答案均可)
40、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
(1)实验时需要将铁丝绕成螺旋状,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
(2)为何要待火柴快燃尽时,再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______________。
(3)在做这个实验时,集气瓶底部应留少量水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